宣传部的宣传工作依旧如火如荼,钱多多也依旧被百姓的热情折磨的直呼受不了,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一天天悄然流逝中,一封来自圣人村的信再次引起皇帝内心的波澜。
激动的皇帝又想上朝和大臣们分享这件好事,但他知道不能,自古改革都是一件最难办的事情,何况还是科举改革和官员改革等,皇帝知道这件事大臣们根本不会同意,甚至全体抵抗自己,谁也不想自己身边多出无数皇帝的监视者,所以皇帝要徐徐图之。可是,皇帝又不想这样慢怎么办啊!他想尽快实施下去,他想快一点按照王力的思路走下去。如果他按照王力设想的方法走下去,他的大景帝国绝对会超越以前的所有国家,虽说他不敢保证自己帝国能矗立多久,但一定比周围和以前所有的国家时间长,并打破三百年甚至六百年的魔咒。还有通过军人给百姓传达皇室心里一直有百姓,呵呵,百姓肯定拥护这样的皇家吧!只要后世皇帝不作死。
科举现在还不到时间,现在也先准备起来吧,先加入一个科目,就加农业,毕竟这几年大景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和农业有关,加入科考内容百官也更容易接受。皇帝想着百官可能出现的反应,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国家和百姓需要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其他的东西虽然现在无法加入到科举里,但自己可以让人开始向着那些方向思考,那个方向做,比如王力提到一天几千里一个来回,比如很远的距离实现通话,比如几千里外杀人等,有了方向,接下来就是动员人员向这些方向努力,
而不是向以前那样想着让百姓过好日子,也想增加国库收入,只天天喊口号不见动静,偶尔出现一个方法还是剥削底层百姓,现在好了,方向有了,如果再实现不了那些目标,干脆让所有的官下岗好了。
官员的违法行为和官员在地方上是否想着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件事,也不能拿到朝堂上说,他只能暗地里一点点开始操作起来了,希望等百官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那些改变。至于怎么做,皇上也考虑好了,建立监察部监视天下官员和民间信息采集部收集百姓对各地方官员治理地方的满意程度,本来王力的建议是一起的,但是皇帝想把它分成两个部门且没有任何联系,这样哪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另外一个只要还起到作用,就能立即通过信息归纳部分析出官员和其中一个部门出现了问题,然后再派调查部调查。前面所有情报都放在暗地,如果是信息采集部或监察部出问题,他们内部处理,如果是官员出问题,把资料移交给大理寺或刑部就行,至于怎么移交,肯定简单了。剩下的就是考虑用谁比较合适,让军部的人肯定不行,容易打击报复文官,用统领胡军肯定也不行,他虽然对自己很忠心,但是这么多年暗卫生涯让别人对他有了防范,而且可能还有某些关系网,最近分出去的眼线首领倒是可以用,不过也要试探一番,看看他是否可当此重任,不然这个新命名的部门就要换新领导了。信息归纳部要分为两个,一个放在宫外,归纳总结过后认为有问题的都交到宫里,再做进一步分析,然后确实有问题的,呵呵,希望问题不大,不然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当官呢,对了,还要制定一个制度,犯错也要分等级,庸碌的,收刮民脂民膏的,枉顾百姓性命的等等。
官员和科举的事情思量完毕,皇帝接着又看了一遍王力理解的军人是什么样的,皇帝认为王力有句话说的很对,军人帮助百姓,获得百姓的感激和夸赞,容易培养军人的荣誉感,自豪感,让军人体会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没错,反过来军人帮助百姓,可以让百姓更认可军人和国家,更愿意为这样的国家送他们的儿郎进入军队,国家是谁的,皇家的,也就是说百姓认可皇家,如果出现动乱,百姓也会站在皇家这一边,而不会看着皇室倒台,所以这样的皇家还不长久什么样的皇家长久?思考明白后,皇帝就想怎样让军队保护百姓,然后皇帝最先想到的是各个城的驻军,就给他们下个命令吧,如果地方发生紧急事件,必须无条件第一时间加入救助百姓的行列中,不过这个命令好像之前有过,现在再下一遍,怎么感觉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所以现在是监督各个地方军队执行能力,而不是再下一遍圣旨,嗯,这个事情还要落到民间信息采集部和官员监察部头上,然后还要有皇家机动部队处理各种危机,最好有军人的刚正不阿和文人的一心为民,也建立两个部门吧,相互制约和监督。
全部事情考虑完后,已经一个小时过去,皇帝匆匆让人传了晚膳,还没放下碗筷就让人一一通知所有他想到建立什么部门用到的什么人,接着就是皇帝一个个约谈,然后一个个让他们放手去做,当然皇帝对每个人都下达了一定要保证内部干净,不然后果自负的话。
皇帝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已经是月亮高挂了,他没去后宫,直接在偏殿休息,在临睡前皇帝才有时间想王力这个农圣,想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开始以为他只会做农具,是个天生的农圣,然而后来他做起了美食,一举拿下食神称号,目前是大景乃至周边各国唯一的一位以“神”为称号的人,其他人同原来的某某圣一样觉得配不上这个字,当觉得农圣就这样的时候,不但预知海外高产神物和杂交水稻,又提出了适应不同需求的军人,现在更是对文官的东西也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他真的是天上的圣人或神人吗,大景能出现这样一个人,自己是何其荣幸啊。如果以前皇帝还担心这个农圣以后会对皇室危险过大的话,他这两次的言谈彻底让皇帝放心下来,这个农圣是个为国为民的人,想的也是为国为民的事,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治国之策,而且每一条都直击皇帝的心田。很巧合的是,自己这个皇帝也是为国为民的,他没理由造自己的反。
不过那家伙今年十三还是十四岁了,这么点年纪知道这么多,好像还是个不爱学习的家伙,却对上战场情有独钟,呵呵,我会让你如愿的,不过也只能感受感受了,
说起来那家伙快成为自己的女婿了吧,不知道赵凤影和他爹娘谈的怎么样了。
还有,民间正在提议圣人村改圣王村,西王村圣王村,这是上天的安排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