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速度就是力量

换源: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

很快,就又是一周过去了。

这一周时间里面,除了练习基础剑术外,楚子明倒是又有所收获。

在解锁了风鹰铠甲之后,一直位于他体内的五行光影石,发生了异动。

木之光影石,被激活了。

属于木属性的力量,被激活了!

一道绿色的能量光柱,以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呈现出来。

木的运行形态,是由内向外透出、自下向上升起,对于木的运行形态。

《春秋元命苞》认为,“木”的意思是触碰,木触碰地面而生。

《说文解字》认为,“木”的意思是冒出,指的是从地面上冒出来。

“木”字的篆文部分,写作为上半部分从“中”,“屮”音chè,意为草木初生的样子,下半部分像草木的根。

如果把“木”字的一横,看作地的标志,那么“木字就非常像一颗种子,从土地中向上发芽生长的过程。

植物的种子发芽之后,生出细小的根系,这就形成了“木”的下半部分。

种子生根之后,向上生长,必然要触碰到地表,从地表冒出头来,这就在地表之上形成了一个小尖。

“木”字中的一竖,象征了这一生长变化的过程。

《礼记》说“春”的意思是“蠢”,是万物萌生的时节。

“蠢”的本义,是指虫类从蛰眠中苏醒过来后蠕动的样子。

春天来临,成千上万虫子都从冬眠苏醒过来,一起蠕动,急于将自己的头从大地中探出。

这种景象,与木由内向外透出、自下向上升起的运动形态极其吻合。

所以说,木在四时节令中,与春季结合。

象征着生机盎然。

给予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唰!

只见正穿着睡衣的楚子明,双目紧闭,盘腿坐在床中央。

他的双手置于膝盖,身上持续散发绿光的同时,蓝色的风鹰铠甲,以一秒钟闪现一次的频率,不断的浮现消失。

于恍惚间,楚子明的意识,来到一片充斥着柔和绿光的空间。

在他的面前,则是浮现出五颗散发不同颜色光芒的光影石。

分别是白光的金,绿光的木,蓝光的水,红光的火,以及黄光的土。

楚子明的意识,则是仿佛化作一根触手,不断在五颗光影石之间徘徊。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五副铠甲各有侧重,不分高下。

单从剧中表现看,炎龙铠甲的表现力无疑最强,但那主要是忻南本身的天赋强大。

还是那句话,铠甲的威力能发挥多少,还得看召唤者是谁。

五行铠甲的能量指数均为1,但是五行村铠甲召唤人的水平有高有低。

纵观铠甲勇士第一部里面,达到五行铠甲能量指数1的只有欣南,张健,西钊,北淼,殿南,北凯,方中。

其余五行铠甲召唤人的能量,则是大概在0.7-0.85左右。

当然了,表现能量和实际能量是俩回事,就像普通帝皇和终极帝皇,都是帝皇铠甲却也是俩回事一样。

而五副铠甲,又可以从各自属性之地获得增幅。

此时,楚子明就得到了来自木属性的增幅。

哗啦啦啦!

一刹那,眼前绿光大盛,隐约间他看见其他四颗光影石四周,所散发的光芒,急速黯淡。

直至消失隐没,最终只剩木行光影石,大放豪光,将一切给遮蔽。

同时,一股庞大且温和的力量,缓缓融入了楚子明的体内,逐渐的开始改造他的身体。

这个时候,如果有旁人在房间里,就能发现盘坐床上的楚子明,周身都在散发夺目的绿色。

并且,这些绿光,仿佛有生命一般不停的流动着,源源不断的渗入他的身体。

这种感觉,很是柔和、舒适。

楚子明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就像是陷进一团软软糯糯的棉花糖中,又仿佛重新回归了生命的原初。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一个小时。

再度苏醒的楚子明,只觉得自己精神抖擞,精气神更是无比充足。

除此之外,他还能够非常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身手变得灵敏,身体越来越充满了活力,身躯更加轻盈。

嗖!

下床之后,试着一脚踢出。

当即,就有一道不小的破风声陡然响起,出腿的速度,比之前更快,更迅猛!

他的速度,大幅度提升了!

这是一种很直观的变强。

速度,就是力量!

就像很多拳迷,都喜欢看重量级的比赛,可能因为绝对力量和高击倒率,所带来的刺激感,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

也许,这同样也是人们对力量的迷恋的原因。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初学者,总是不由自主地屈服于力量,甚至忽略技术和速度,而去追求它。

但力量不是一切。

如果要是能够有惊人的速度,是可以击败一个比自己更强壮的对手。

那些速度快的拳手,往往是能打出更多拳的:比对方快的明显好处是,你有更多的机会打出更多的拳。

这个时候,仍然需要保证准确度,但通过更快和更多的出拳,就会希望命中更多,并增加了击倒的可能性。

因为,不是每场比赛,都要以KO来结束,很多比赛是通过点数取胜,尤其在业余拳击当中。

但是,若通过点数获胜,谁会赢得比赛?

是那个命中数多拳手,还是那个移动出拳缓慢的拳手?

速度快的,能够如幽灵一般速度快到让你看不见,你根本打不中他。

如果能用自己的反应速度,成为一个回避型的拳手,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难以被击中的目标。

当跟回避型选手对峙时,往往会很头痛,因为需要不断地追着他们,不断地控制距离来接近他们并出拳。

所以,快速的步法,对于调整击打范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场完美比赛的体现,包括迅速地逃脱出对手的击打范围。

或者当对手出拳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摇臂,躲闪,消耗他的体力,使他的弱侧暴露出来。

减少伤害,即使受到打击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将使人能在毫秒间,迅速过渡负面的影响。

例如:当腹部被击中的瞬间,通过呼吸和收紧腹部肌肉一类的小动作,能把自己从呼吸困难,或是喘不过气中拯救出来。

又或者,当在下巴挨打之前,收紧自己的下巴,并收紧自己的颈部肌肉,就会更好地准备好应对这种打击。

所以,快速反应的拳手,在他们被击中之前,几乎都会执行这些小防御动作。

速度,能够带动力量。

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人的速度,会增加出拳威力。

力量,或是拳头的力量,取决于一个人所打出的的拳头有多快,以及一拳下来可以打出多少自身体重。

就像练习泰拳的人,成为一个瘦小,平均身材的战斗机器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打造体重,增加质量,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因此,能以最高收益来增加每一拳的力量的,就是通过增加自己的速度。

简单地说:速度越快,拳头越重。

如果能够快速地甩出自身的身体重量,并且保证有致命的精准度,洞悉对手的弱点,就会拥有解决对手的力量。

不要把精力过分放在力量上,便会发现它自然而然就来了。

所以真正意义上,提高战斗素养的优先级的顺序,应该是技术,然后速度,最后才是力量。

这其实算得上是一个物理问题。

当一个人有力气的时候,他的力气会抵消掉一部分外界的力道,真正落到他筋骨肌肉上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

详细的方程,会有专门的物理运动专家列出。

而当一个人没有力气的时候,去抵消外界力道的就变成了他的骨头,那个时候需要靠的,就是它的物理坚固程度了。

所以,那种站着举重的时候,把自己的腿压断的情况。

原因往往在于举重者的力气,并不足以支撑杠铃的重量。

于是,在撤掉了力气之后,试图用身体的结构去支撑杠铃,从而被杠铃压垮。

楚子明他如今的状态,要比之前的速度提升了近十倍!

这种速度提升十倍的效果,绝对是要远超出力量提升十倍的强悍。

因为,正常情况下来说,在同一个物种种群内,不同的正常成年个体之间,力量差距10倍,算是正常范围的情况。

但是,速度差距到了10倍,正常情况下是绝不可能。

就好比世界上,深蹲超过500公斤的还是有一大把。

而深蹲50公斤的普通成年男性同样有不少。

差不多就是10倍的差距。

普通成年男性打一拳,差不多是30~50公斤。

重量级拳王打一拳300~400kg,差不多也是10倍的差距。

但是,哪怕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博尔特,他跑完100米也要9.58s,而随便找一个腿没瘸的普通男性,9.58秒跑完50米轻轻松松。

只能说,提升10倍力量,和提升10倍速度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速度提升10倍,还是不是碳基的生物结构都是一个问题,因为体内的基本元素还是不是碳氢氧,都有待商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