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绝不服输

换源:

  “易师傅晕倒了……”

易中海气急攻心,当场晕了过去。

旁边的工友七手八脚将人抬起来,送往厂医务室。

郭昆连看都没看一眼,像平时一样开始工作。

两个小徒弟就待在身边,一板一眼地学习技术。

一会儿帮忙端个茶,一会儿帮忙倒个水。

日子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管走到那里,身边都有人专门伺候。

这就是师徒制的特点,想学本事就得先把师父给伺候好。

平时在厂子里,要有眼力见的端茶送水。

没事的时候,还要去师父家里帮忙干活。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师傅都有这待遇。

起码得是七级工,才有这种资格。

像郭昆已经被默认的八级钳工,架子肯定比一般的钳工师傅大。

因为在他这里能学到真本事。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为什么很多青工非得拜郭昆当师父?

无非是为了学一身真本事。

强将手下无弱兵。

只要真心教,八级钳工怎么着也能教出个中级技工。

中级技工不管是收入还是地位,都可以拿的出手。

所以有真本事的师父,一个比一个架子大。

就连傻柱这样的八级厨师,在徒弟面前也是吆五喝六。

躺在那里一伸手,茶水就得递到手里。

而且,水温还得热度适中。

论享受,傻柱也算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徒弟就这么用心伺候着,到最后都没学到真本事。

不光是傻柱,易中海也是一样。

老东西平时满嘴的仁义道德,做事也有模有样。

可他在外面的名声也不太好。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肯把真本事教给徒弟。

这么多年了,一个高级工徒弟都没教出来。

拜师最早,技术最好的那个徒弟,现在才是个四级工。

相比之下,刘海中在这方面就厚道多了。

自己是七级锻工,却教出了几个五级徒弟。

易中海和傻柱都秉承着一个观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这也是旧时代的习气,师傅害怕徒弟超过自己。

所以说,找个好师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意义之大,类似于现在改变命运的高考。

当然了,两者不能简单划等号。

但郭昆这个新晋大师傅,确实是很多人眼里的香饽饽。

想要找他拜师的人,那可不是一两个。

未来他在技术上的成就,肯定要比易中海高得多。

一个年轻的技术天才,走到那里都是焦点。

就连易中海躺在医务室里,都有人过来打听郭昆。

“易师傅,听说你们车间出了个技术天才,三十不到就是八级工了?”

刚清醒过来的易中海,差点没再次气晕过去。

郭昆,已经成了他的梦魇。

只要有人提起,心头就会腾地窜出一股邪火。

易中海半眯着眼睛,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眼角的余光,还在人群中搜寻了一圈。

很可惜,他没有看到最想看到的身影。

“师傅,小秦也想跟来照顾您,可那个郭昆不让她脱岗。”

旁边有个贴心的徒弟,附在耳边小声地解释了一句。

有些心思隐瞒的再好,也能让身边人给瞧出来。

旁人都觉得易中海对徒弟好,连徒弟媳妇也一起照顾。

可身边的徒弟,却能看出一些猫腻。

这那是什么好心,分明是缺德扒灰。

易中海要是真心照顾,秦淮茹也不至于一直拿27块5的学徒工资。

做人做事关键在做,而不是在说。

老东西但凡帮帮忙,也能让秦淮茹定个一级工。

但他就是要让贾家保持困难的状态,这样才好一步步拿捏。

以前,他送个米面都得晚上单独让秦淮茹来拿。

为这事,一大妈没少吃醋。

“师傅,气大伤身,您别和姓郭的一般见识了。”

来医务室照顾易中海的徒弟,真不希望自家师傅和郭昆打擂台。

神仙打架,遭殃的可是凡人。

刚才在车间里,三个师弟就被郭昆当众骂的狗血淋头。

以后他们要是犯在郭昆手里,估计下场也好不到那去。

两位八级大师傅就应该各守一亩三分地,井水不犯河水。

“没大没小的畜生,我早早晚晚和他算账……”

易中海不可能服软。

郭昆是不怕他,但他也不怕郭昆。

至于徒弟门以后在车间里难做,他哪管这些。

老东西都躺在病床上了,心里还琢磨着怎么收拾郭昆。

不管是在轧钢厂,还是在四合院,有郭无易,有易无郭。

易中海牟足了劲,一定要和郭昆分出个公母来。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秦淮茹,更是为了易中海自己的面子。

旁边的徒弟们眼看着师傅油盐不进,不由得叹气连连。

看样子,以后在车间里要夹起尾巴做人。

万一被抓住短处,可就麻烦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