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你会后悔的,我才是一家之主

换源:

  “不能迁,我在老家还有两亩田呢!户口一迁,那田就没了。”张翠花着急地说。

在张翠花眼里,村里的两亩田重要。

“我懒得和你多说,说了你也不懂,听我的就行了。”贾福贵没好气地说。

贾福贵也可以找找借口,例如张翠花如果是城里户口,对他以后升职有帮助,但关系到迁户口,张翠花也不是容易糊弄的。

所以,贾福贵也就懒得多说。

“你现在让我迁户口,以后肯定会后悔的。”张翠花生着气。

“这个家我说了算,我才是一家之主。”贾福贵冷着脸,语气也重了起来。

而张翠花则是黑着脸,站起身来,摔门就出去了。

这让贾福贵的脸色更不好了。

贾东旭也醒了,被吵醒的。

并且,贾东旭听到他爸要他妈迁户口。

贾东旭有点无奈,他爸昨晚是认真的?

“爸,为什么一定要让妈迁户口?”贾东旭还是问了出来。

“你只要知道这对咱们家有好处就行了。”贾福贵冷着脸说。

“可是妈……”

“今天她要是不回老家去开证明,我锤她。”贾福贵说。

贾东旭苦着脸,他打算好好劝劝他妈。

在贾东旭看来,就为了农村两亩田,闹的家里不愉快,这不值得。

再说了,就是在农村起早贪黑的种田,一年才几个钱?

他妈也不会回农村种田,只能把田给亲戚种,一年就分了那么点粮食。

既然张翠花不做早饭,贾福贵也就出去吃。

……

贾家。

“妈,你还是听爸的,爸可是说了,你要是不肯迁户口,那就回农村去种田去,你既然有两亩田,那就自己种……”贾东旭吓唬着他妈。

张翠花还真被吓到了。

回农村去种田?

嫁给贾福贵之前,张翠花在农村种过田,当时是给地主家种田,她家可没田,却是体会过种田的辛苦。

再让张翠花回农村去种田,她说什么也不能答应。

相比之下,迁一下户口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而张翠花也没想到贾东旭骗她。

“那我今天就回老家一趟。”张翠花说。

一听这话,贾东旭也暗暗松了口气。

因为张翠花没做早饭,贾东旭也打算去外面吃。

然而,还没等贾东旭走出大院,易中海却就叫住了他。

一大早看出贾福贵和张翠花闹矛盾,易中海和他媳妇聊了聊,分析出是贾福贵要张翠花迁户口的事。

一般的事,张翠花也不会这么抗拒。

易中海也有点不理解,农村户口有什么不好?

现在贾家三个人,两个人是城里户口,就一定要都是城里户口?

不过,这是贾家的家事,易中海也管不着。

张翠花没做早饭,贾东旭肯定是要去外面吃。

易中海叫住贾东旭,是让贾东旭来他家吃早饭。

虽说易家也没多少余粮,但请贾东旭吃一顿不算什么。

贾东旭也没拒绝。

至于张翠花,却是饿着肚子,她现在也没什么胃口。

收拾了下,张翠花锁好门。

“大嫂子,你这是要出远门?”看到张翠花拿着行李,院里的人都是诧异。

“回一下老家。”张翠花说。

等到张翠花走了,院子里的众人也是谈论着。

“还没过年呢!东旭他妈怎么就急着回老家?”

“张翠花好像和贾福贵一大早吵架了。”

“为了什么事?”

“似乎是贾福贵要张翠花把户口迁到城里来。”

“这就不奇怪了,这就不奇怪了。”

……

院里没多少秘密,加上贾家也没刻意遮掩。

所以,很快院里就都知道了。

有人觉得贾福贵一拍脑门。

毕竟农村户口有什么不好?

年前还整的不愉快,有必要吗?

还有人打算把城里户口迁到农村呢!

不管别人怎么看,贾福贵有他的考虑。

也有了解贾福贵的人不由深思。

贾福贵忽然让张翠花迁户口,是不是知道什么?

所以,有人想找贾福贵打听打听。

至于说无脑的直接学贾福贵,却是没人这么干。

过去,贾福贵的决定也并非就都是正确的,有时候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但总的来说,贾福贵过去的决定大部分都是正确。

这次贾福贵让张翠花迁户口,是否正确还不好说。

……

刘家。

刘海中两口子在家里谈着。

“要我说,贾福贵是没事找事。”刘海中撇了撇嘴。

“我还想把户口迁到农村呢!”二大妈说。

二大妈没瞎说,她是真的想把户口迁到农村,只是一直没成功。

现在,农村户口要迁到城里容易,但城里户口要迁到农村,却就要难不少。

二大妈想把户口迁农村,刘家还找了些关系,结果都没迁成功。

所以,得知贾福贵竟然让张翠花把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二大妈就觉得贾福贵犯傻了。

“张翠花的户口迁到城里容易,以后再想迁回农村就难喽。”刘海中说着。

“就是。”

……

出了四合院,贾福贵来到路边,就看到了一些早点摊。

有卖肉包子的,也有卖烧饼的,还有焦圈和豆汁等。

贾福贵买了个肉包子,又买了个烧饼,再来了碗豆腐脑。

加起来不太便宜,一般家庭不可能天天这么吃。

但对贾福贵来说,就算天天在外面吃早饭也没问题,更别说偶尔了。

虽然贾福贵也能进入随身商场里吃早饭,但商场里的物资越来越少,能省就省点吧!

现在也不是没钱。

贾福贵还考虑着多买些物资放到随身商场。

以后买什么都要票,再想多买点物资就难了。

所以,在票证时代之前多囤点物资还是有必要的。

随身商场也需要充分利用起来,要不然太浪费了。

其实,贾福贵要是搞运输,凭着随身商场,效率绝对惊人。

可惜年代限制了贾福贵。

在这年代,不能太飘,需要低调一些。

但随身商场还是要好好用起来的。

对了,这年代的古董都很便宜,可以多买一些,放家里不安全,但放在随身商场里就很安全。

多买些古董,以后拿出来转手一卖,也能轻松财富自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