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黎明就要来了!

换源:

  “超英说怕他爸妈知道了,到时又打电视的主意。”

黄玲说道。

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主要是庄超英嫌这电视是黑白的,尺寸也小,看起来太不得劲了。

还是小木屋的液晶电视看着更舒服。

更主要的是,有了电视,鹏飞肯定是天天想着看,都不记得学习了。

既然他们的好邻居要买电视,让孩子们偶尔去蹭蹭就好了。

既不用花钱,也可以看到电视,何乐而不为?

听黄玲这样说,宋莹瞬间没了负担。

高高兴兴的拉着林武峰就去买电视。

年前一星期,买电视的人很多,她们一连排了两天队才买到电视。

两家人都高兴的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

新闻里刚好播放邓访日、访美的新闻。

庄超英语重心长的跟孩子们说道:

“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就是英语。”

“中美建交后,它将更为重要,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

林武峰听了表示赞同跟感谢:

“我们以前学的是俄语,现在我们厂进口了一批机器,说明书都是英文的。”

“这我们哪看得懂,没办法大家临时去买了一本英汉字典,一边查字典一边看说明书,有时候我还会去请教庄老师。”

“庄老师真的是非常谢谢你,有先见之明教了孩子们英语。我对你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宋莹一直觉得沾了庄老师不少光。

包括买电视的钱,他们家都占了一半了,虽然是要还的。

但她还是觉得欠了他们天大的人情。

现在可以用电视学英语,她们总算能还点人情了。

便高兴的说道:

“以后周六周日的少儿英语,孩子们都来我们家学习。”

自从有了电视,栋哲跟鹏飞两个天天围着电视看。

庄超英想起原剧里鹏飞看电视的经典场面:

宋莹都睡觉了,他还津津有味的看着。

林武峰怕吵着宋莹睡觉,但又不好说鹏飞,便跟栋哲说道:

“栋哲,你看你妈都累得打呼噜了。”

谁知鹏飞不在意的说道:

“没事,我们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点,宋姨就吵不到我们了。”

这话把宋莹都整无语了。

所以庄超英就规定,只有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才能上宋莹家看电视。

...

1980年的春节前,国家在各大城市敞开了供应猪肉,无需肉票就可以随意购买猪肉。

过去十几年间陆续关停的老字号美食店铺,仿佛也在一夜之间开了起来。

巷口跟农贸市场都有了很多私人小摊贩。

庄超英看着突然多出来的店铺,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找到正在到处摆摊卖袜子的一鸣。

(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一鸣找他补过课,虽然没考上大学,但他对庄超英很是感激。)

开门见山的说道:

“一鸣,我这有一批保质保量的肉类、蔬菜等,你有没有兴趣去摆摊来卖?”

一鸣一听,当然很感兴趣。

他虽然读书不行,但对于赚钱还是很敏感的。

现在正是过年,肉类跟蔬菜可比他的袜子畅销多了。

“庄老师,你有多少货?什么价位?”

“我给你批发价,比市场上的价低于0.2元一斤。每天给你供应200斤猪肉、200斤牛肉、还有鸡鸭各20只。还有一些外地的蔬菜。”

一鸣一听,一合计,现在过年,几百斤肉一天不难卖。

特别是牛肉更是稀缺,光是猪肉跟牛肉他一天就能赚80块。

这样一想,一鸣顿时激动了,这可比他买袜子好赚多了,这生意可以搞。

但关键的是,他手上没这么多现金拿货。

他在想着该找谁借钱好。

庄超英见他思虑的样子,便问道:

“一鸣你有什么顾虑的吗?”

“庄老师不瞒你说,我手里,一下没有那么多的本钱。”

“没事,钱你每天把菜卖了再给我都行。卖不完的菜再退给我也可以。”

庄超英想的是,反正小木屋储藏室的东西每天都会更新。

这要卖不完他再放进小木屋去也没什么损失。

这对一鸣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他立马没了后顾之忧,赶紧去踩点看在哪摆摊。

找来找去他决定还是去农贸市场附近摆摊,毕竟那里人流量大,并且大家都是奔着买菜去的。

庄超英跟一鸣约好,每天早上六点,一鸣就来小巷口这里拿货,不能早,也不能晚。

并且不能跟任何人透露是他供的货。

庄超英之所以自己不去卖,是觉得身为老师,出去卖菜多少有点不妥。

更何况好不容易放寒假,他要好好休息一下。

想来想去他就想着让一鸣来帮他卖。

一鸣这小伙还是不错的,可以培养一下。

一鸣知道庄老师不方便出面,便也没多问他这货是哪里来的。

第二天六点,他准时出现在小巷口。

他借了一辆三轮车。

庄超英的身边是用竹框装着肉、鸡鸭,还有一些本地没有的蔬菜。

不管是肉还是蔬菜看起来都很鲜嫩,让人很有购买欲望。

“一鸣,这里猪肉200斤、牛肉200斤、鸡鸭各100斤......你称一下。”

“不用,庄老师我赶时间去抢个好摊位,我信你。”

一鸣二话不说就往三轮车上搬,三轮车被装得满满当当的。

看着消失在黎明中的一鸣。

庄超英觉得,属于他的黎明马上就要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