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谁都没想到,顾清源居然如此直接,上来就切入众人最关心的话题。
霎时间,天武书阁轰动了。
“仙法?真的有仙法?真要讲仙法?!”
“大概是了!都到现在这个地步了,也没必要撒谎骗人吧?”
“天呐,这是我一个小角色能听的吗?”
“小角色怎么了?移花公子可是说了,这门无主仙法,人人皆有机会修炼。”
“嗯,万分之一的机会,那也是有机会。”
“好了别说了,爱听不听,别唧唧歪歪,吵到顾先生。”
众人窃窃私语了几句,忽然间,又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闭上嘴巴,竖起耳朵,等着听顾清源接下来的话。
“长生仙法吗?有意思,我都心动了。”
陆小凤坐回了原位,心里同样生出一丝期待。
此刻的他,和千余人一起挤坐在一楼大厅中。
虽然以他的修为,可入第五楼房间,但他就是喜欢待在下面。
人多,热闹,亲切。
……
看着众人翘首以盼的样子,顾清源暗暗点头。
虽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继而推广自己的话本。
但话本的事,可以放在最后说。
现在,众人都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如果再啰嗦,反而会惹人反感。
先曝秘,确立自己的权威,再推书,事半功倍。
顾清源在高台上的太师椅上坐下,靠着椅背,手里把玩着“碧血照丹青”。
剑柄方向在右手,剑鞘小幅度轻轻拍打着左手掌心。
如果有人想搞事,他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
这一幕,落在众人眼中,也没让人多想。
只当顾清源是随便抓点东西,免得一双手无处安放。
就像有些人,天气分明也不热,却喜欢拿着一把没打开的折扇在手里把完。
终于,在一双双热切的目光注视下,顾清源朗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天武书阁。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各位,可识得这首五言诗?”
顾清源话音刚落,底下就有人应道:“认识,这是千年前春秋诗仙李白的《侠客行》!”
紧跟着,又是一片附和声。
顾清源点点头:“李白诗篇万口传,至今仍有无数人仰慕诗仙文采。”
“而在八百年前,便有一位道人,尤喜这首《侠客行》,便取最后一句中的‘太玄’二字为道号,自号太玄真人。”
“太玄真人天资绝顶,其三十岁才接触武学,三十三岁即成大宗师,三十六岁入天人,四十二岁成武皇。”
“六十岁时,已是元神境巅峰!”
“为了晋升法相境,太玄真人开始梳理一生所学,并集一千二百九十六个门派武功之所长,将之融会贯通。”
“十年后,一门惊天动地的绝学横空出世!”
“太玄真人将其命名为……《太玄经》!”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十年间,太玄真人钻研各派武功之所长,借以反思自身所学,有了无穷感悟。”
“终于,在经成的那一刻,他也如愿以偿地凝聚出法相,成为驻世地仙!”
……
随着顾清源话音落下,满座皆惊,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无他,只因这位太玄真人,太过恐怖!
在场的江湖豪客,谁不知道,学武最好是从少年时期开始?
而这位太玄真人,却到了而立之年,才接触到武学。
可人家的修行速度却丝毫不慢,反而快得不可思议。
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人敌国的武皇,仅仅用了十二年!
再十八年,元神境巅峰。
又十年,竟纳千家之长,创绝学奇经,成为传说中能轻易颠覆一大皇朝的驻世地仙!
而整个过程,也只有四十年而已!
恐怖如斯!
这一刻,所有人都有种要窒息的感觉。
陆小凤摩挲两撇小胡须的大拇指一顿,不由想起了自己。
他从十二岁开始学武,今年二十四岁,刚好学了十二年,修为大宗师后期。
而人家的十二年,却从零到了武皇!
果然,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都要大。
想起自己平时自诩为天才,饶是以陆小凤的厚脸皮,也感觉面上发热。
这也太尴尬了。
陆小凤使劲揉了揉脸,而后起身,高声道:“移花公子,你说的那门无主仙法,就是这《太玄经》吧?”
顾清源点点头:“不错,这门《太玄经》,纳千家之长,包罗万象。”
“剑法、掌法、内功、轻功等诸多玄妙,应有尽有。”
“练成后,真气沛如江海,诸法皆合而为一,从此万千武学,俯拾可用。”
“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
“举手投足,可以是掌劲,也可以是拳罡,还可以是剑气。”
“除此之外,它还能大大延长人的寿命。”
“具体能延长多久,尚是未知之数。”
“但那太玄真人,却已然打破驻世地仙五百年寿限,存活至今。”
“因此,这门《太玄经》,可称长生仙法!”
陆小凤一拱手,又问:“我有一事不明。请问,太玄真人既然长生至今,这《太玄经》又何谓无主呢?”
顾清源微微一笑:“太玄真人成为驻世地仙后,便想收几个徒弟,传授所学。”
“但他性情自由洒脱,只喜欢云游天下,不喜欢花时间去考察徒弟品性,再耗费精力去亲自教授。”
“于是在出海探索无边汪洋前,他将《太玄经》的精髓,用蝌蚪文,书入《侠客行》这首诗中,留刻在了一座海岛的石壁之上。”
“凡入此岛见此经者,皆为有缘人,皆可修习。”
“凡能真正参透此经者,便为太玄真人亲传弟子。”
“此外,太玄真人在书写时,还在石壁诗文图解上留下了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能让真正参透《太玄经》的人,一步登天,直入元神境,立地成皇!”
“这,就是他给亲传弟子留下的馈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