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破裂的家庭

换源: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尽管强子和小日本看似水火不容,但强子毕竟年轻,重感情。小日本虽然打不过强子,但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强子更有经验。两人关系的转变源于强子的一次感冒。在牢房里,尽管牢头对强子不错,但那只是利用强子的武力,并非真正的关心。而小日本则采取了更为温和的策略。

在强子感冒期间,小日本不仅为他倒水、从管教那里拿药,还用毛巾帮他敷额头。这些行为没有丝毫的奉承或讨好,完全是出于兄长对弟弟的关怀。他的举动自然而又充满温情,强子深受感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一份真诚的关怀比中大奖还要难得。然而,这一切其实是小日本的策略。尽管遭受了打击,小日本并未向牢头透露实情。他相信强子本质上并不坏,因此有意接近他,希望与强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小日本明白自己无法离开这里,但对家人和孩子的牵挂让他想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来托付。显然,他看中了强子。

强子也逐渐被小日本的善意所打动。在这个地方,他从未感受到如此真切的关怀。因此,强子开始对小日本表现出更多的友好,不再刻意为难他。小日本也感到自己没有看错人,加上担心调换牢房后可能再也遇不到合适的人选,便打算找机会向强子坦白一切。机会很快就来了。

那天恰逢提审牢头,小日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将强子拉到前铺。其他犯人不敢靠近前铺,因此他们可以较为自由地交谈。现在牢头不在,强子就成了这个牢房里的领头人物。于是,小日本向强子透露了事情的真相。实际上,小日本并非没有能力打开保险柜,他这次入狱也并非因为偷窃保险柜。小日本原本是一名锁匠,在城里靠配钥匙等手艺谋生。

他入狱的真正原因是替人顶罪。原来,小日本有一个好友,因卷入一桩大案而被捕,面临极重的刑罚。好友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一旦他入狱,整个家庭将陷入困境。小日本出于义气,决定替好友承担罪责,自愿入狱。他深知这一去便是数年,甚至可能更久,但出于对朋友的忠诚,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他告诉强子,保险柜的案子其实是警方设下的一个局,目的是为了引出背后更大的犯罪团伙。而小日本,成为了这个局中的一枚棋子。小日本,一个容易记忆的名字,名叫王力,他于70年代出生在云贵高原的群山之中,具体属于哪个山系则不得而知。那是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王力在15岁之前从未踏出过大山,像他这样在15岁前未曾离开过山村的孩子比比皆是。尽管地处偏远,山里也有一所学校,老一辈人更喜欢称之为学堂。这所学校是由一位未曾踏足山区的慈善人士捐资兴建的。学校仅设有小学部,若想继续接受中学教育,则需前往镇上的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位老师,而且教师更换得相当频繁。

王力在山里的学校是出了名的好学生,学习勤奋刻苦。尽管老师不断更替,但每位老师都对王力青睐有加,因为这个孩子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学习态度极为认真。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王力无疑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命运总是难以捉摸,就在王力考入中学的那个假期,家中突遭变故,正是这次不幸的事件导致王力不得不辍学,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王力的家中有两个年龄仅比他稍大的姐姐。尽管姐姐们与王力是同母异父,随着母亲再婚而来的,与王力并无血缘关系,但孩子们的纯真心灵是无法被任何事物所阻隔的。两位姐姐对王力十分关爱,而王力也常常将父母私下给予他的美食与姐姐们分享。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拮据,加上地处偏远,王力的父亲能够迎娶一位已婚女性,实属不易。村中还有许多男性尚未婚配。由于大山里的居民与外界几乎隔绝,他们对政策和法律知之甚少,因此一些传统观念在他们看来,就如同法律一样必须遵守。

例如,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娶进门的媳妇地位低下,甚至不能与家人同桌用餐,更遑论其他权利。王力的母亲正是因为连续生下两个女儿,才被前夫遗弃。姐姐们在家中本就缺乏地位,自然也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她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照顾王力,因为父母对这个家中唯一的男孩宠爱有加,视他为骄傲和希望。

因此,父母将王力送入学校深造,同时也寄予了厚望,将所有的期待托付给了年轻的王力。人们常常习惯于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于下一代,尤其是农村家庭,他们更渴望家中能有人摆脱农耕生活。在那个时代,农村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教育,而王力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业成绩一直优异。尽管家庭经济拮据,但为了支持王力的学业,母亲会积攒鸡蛋,定期让父亲带着它们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换取金钱。他们甚至穷得养不起一头猪,因为没有资金购买猪崽。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仅靠母亲养的几只鸡,以及姐姐们在山上采集的药材所卖得的微薄收入,整个家庭都在为支持王力的教育而努力。

王力深知父母和姐姐们的艰辛,更加刻苦地学习,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回报家人的付出。每当夜深人静时,王力总是挑灯夜读,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学校的老师对王力也格外关照,不仅在课堂上耐心指导,还在课后为他补习,希望他能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王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每当学校颁发奖状或表彰优秀学生时,王力的名字总是赫然在列。这不仅为他自己赢得了荣誉,也让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每当王力将奖状带回家时,父母和姐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所有的辛劳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他们那个小村庄位于群山深处,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村民们若想前往镇上,通常会用自己的山货换取一些日用品。这些任务一般由家中的年轻人承担,因为村子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由天然藤条编织成的梯子和蜿蜒数十里的羊肠小道。山上的藤条因潮湿而变得非常滑,雨后情况更是严重。这些所谓的梯子,实际上只是个名称而已,根本无法提供正常的攀登条件,小孩和体力较弱的人根本无法爬上去。村民们出山时,通常会结伴而行,主要是为了相互照应,因为羊肠小道和藤条梯子是事故易发之地。

王力的父亲在王力考入初中的时候,为了筹集学费,不顾王力母亲的劝阻,背着背篓,冒着雨就出发了。他不仅需要卖掉鸡蛋,还打算在镇上的信用社贷款。王力即将上初中,这与小学不同,各方面条件要求更高,学费也相应增加。学校的同学自然更多,可能会出现攀比现象,若处理不当,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因此,他打算为王力购置两件体面的衣服——毕竟人靠衣装。然而,这一切美好愿景都因一条藤条梯子而破灭。在攀爬梯子的过程中,王力的父亲因不断移动身体,导致背篓倾斜。他担心鸡蛋会掉落——那可是王力的学费,于是腾出一只手去整理背篓,结果失去了平衡,从梯子上摔落。虽然只有4米的高度,但地上的石头却夺走了他的生命。或许,上天认为让这位可怜人继续受苦是不公的。由于那天下雨,没有人经过那个地方,直到后来被发现时,他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王力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得这个本已风雨飘摇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王力的大姐已经出嫁,家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在匆匆安葬父亲后,她便离开了,她还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母亲在连续哭泣三天后,被娘家人接走。二姐虽然依依不舍,紧紧拉着王力哭泣,但在大人的坚持下,最终还是被带走了。一夜之间,王力成了孤儿。年幼的他坚信母亲会回来,于是决定留在家中,自己照顾自己,等待母亲和二姐的归来。

纯真的王力对成人世界的复杂心思一无所知,他既缺乏自理能力,也一直依赖父母和姐姐的照料。如今,孤身一人的他,从未下厨的王力,饥饿难耐之下,不得不尝试自己动手做饭。由于缺乏烹饪经验,他在生火时手足无措,不慎点燃了灶台旁的柴火。起初,他试图扑灭火焰,但很快意识到自己力不从心,于是呼救求助。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王力无意中引发了火灾,烧毁了自己的家。村里的居民纷纷劝说王力去寻找他的母亲,而王力,别无选择,只能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她成了他唯一的亲人。

从未踏出家门的王力开始了他的旅程,这个对外界险恶一无所知的少年,独自一人开始了寻亲之旅。或许是命运的安排,王力在一个岔路口走错了方向,毕竟他只去过母亲的娘家一次。

天色渐晚,王力在陌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他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但想到母亲,他又鼓起了勇气。沿途,他询问过路的行人,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母亲下落的线索。然而,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们往往对别人的家事知之甚少。王力失望地继续前行,每到一处,他都会打听母亲的消息,尽管每次都带着失望而归,但他从未放弃。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王力偶遇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老奶奶见王力孤苦伶仃,便询问他的遭遇。王力将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奶奶,老奶奶听后心生怜悯,决定收留王力一晚。在老奶奶的家中,王力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老奶奶还告诉王力,她曾听说过类似他母亲的情况,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王力听后,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感激地看着老奶奶,心中充满了感激。

就这样,王力偶然地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跛脚锁匠。王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见到母亲,让她知道他已经多日未能好好进食,夜晚也难以安睡,总是被噩梦所困扰。

疲惫不堪、口渴难耐的王力遇到了跛脚锁匠,锁匠看到王力时,就像饿狼见到猎物,王力的疲惫和口渴被锁匠看在眼里。

跛子锁匠与王力同属于一个小镇的管辖范围。尽管他聪明过人,擅长修锁和配制钥匙,但因小毛病不断,村民们对他颇为厌烦。在这种情况下,他难以在家中久留,一年四季几乎都在外流浪。然而,凭借高超的手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愁生计。由于个人原因,他一直未能成家,而了解他的人也不愿意将女儿许配给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男子。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流浪生活让人感到乏味,跛子萌生了收徒的念头。但是,由于跛子名声不佳,十里八乡的居民都不愿意将孩子托付给他。尽管心中郁闷,跛子却无法改变人们的看法。当他遇见王力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或许能够实现。凭借丰富的社会经验,跛子判断王力显然是个孤儿,这样的孩子跟随他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代价不会太高,甚至可能只需提供食物。因此,跛子主动向王力打招呼,并询问他是否要去走亲戚,王力点头表示肯定。

跛子一瞥王力的神情,便觉察出机会来了。他凑近王力,亲切地问道:“小兄弟,你要去哪里?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这一带我了如指掌,没有我找不到的地方。”王力毫无戒心,坦诚地告诉了跛子自己的目的地,以及寻找母亲的计划。毕竟,王力还是个孩子,对跛子的询问没有丝毫怀疑。跛子听后,对王力说:“你要去的地方我知道,而且我对那里很熟悉。不过,我这两天还有些事情要处理。这样吧,你先跟着我,吃住我全包了。等我忙完手头的事,我们再一起去寻你妈妈。”

跛子的话音刚落,王力略作思考便点头同意了。对他来说,只要有食物和住处,晚几天去找妈妈也无妨。然而,王力对方向毫无概念,只能日复一日地跟随跛子。跛子是个贪吃之人,因此饮食方面从不亏待自己。尽管当时开设饭店的远不如现在普遍,但跛子总能找到餐馆。王力跟随跛子,几乎每餐都在饭店享用。王力觉得跛子人很好,对自己也照顾有加,每天都能吃到在山里从未尝试过的美食,因此他便听从了跛子的安排。跛子对王力确实不错,至少王力本人是这么认为的。因此,王力也主动帮跛子做些杂活。跛子这样的人几乎没什么朋友,王力的到来让跛子不再感到孤单。不知不觉中,王力已经跟随跛子两个多月了。

尽管王力曾提及寻找母亲的念头,而跛子总是建议再等待几天,实际上跛子是在等待王力适应当前的生活方式。经过两个月的共同生活,跛子相信自己有能力让王力继续跟随自己,因此他主动提出带王力去寻找他的母亲。王力自然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两人便踏上了旅程。当他们抵达王力母亲的娘家时,才得知王力的母亲已经再婚,她的家人甚至不愿意见王力,连跛子也看不下去,忍不住对王力的外公说了几句。

对方自然不愿接受指责,随即爆发了争吵,最终演变成肢体冲突。跛子显然不是对手。王力哭泣着,一边拖拽着跛子离开了外公家。在离开的路上,王力一边扶着跛子一边擦拭着眼泪,而跛子则是第一次对王力发火。他大声斥责道:“哭什么哭!虽然你还年轻,但别忘了你是个男人。不要动不动就流泪,无论多痛都要学会忍耐。哭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再哭也不会有人认你这个外孙。未来的路还很长,既然他们不愿认你,就没有什么值得伤心的。伤心是换不来你所渴望的东西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