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北极基地的实验室里,那套神秘的基因公式早已成为人类科研的核心课题。在顾辰的带领下,科学家们日夜钻研,虽然距离实现人类与海洋生物的基因共生仍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每一次突破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此同时,地球周围的基因能量膜愈发璀璨,那些由人类善意选择点亮的光点,已然编织成复杂而绚丽的图案,仿佛在向宇宙诉说着文明的故事。
这一天,SETI机构再次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一组特殊的信号,不同于以往任何已知的宇宙波动,其频率与地球基因能量膜的共振频率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密钥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全息投影会议室里,各国代表神色凝重,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经过初步分析,这组信号来自于一颗气态行星。”首席天文学家凯瑟琳的投影出现在会议室中央,她推了推眼镜,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更令人震惊的是,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显示,发送者是一种以能量形态存在的生命——外星共生体。”
顾辰握紧了拳头,三年前那些神秘的经历在脑海中闪过:林夏带来的基因公式、时间胶囊引发的时空波动、还有“方舟号”飞船失联前的诡异现象。难道这一切,都在为今天的接触埋下伏笔?
经过漫长的准备,人类首次尝试与外星共生体建立联系。一艘装备了最先进量子通讯设备的飞船,承载着全人类的期待,朝着信号源进发。当飞船靠近那颗气态行星时,舷窗外的景象让所有船员屏住了呼吸——整个行星被绚丽多彩的能量风暴笼罩,在风暴的漩涡中心,一团团发光的能量体正有规律地律动,宛如宇宙中跳动的心脏。
“我们是地球人类,怀着和平与探索的愿望而来。”船长通过通讯设备发出问候。短暂的沉默后,那些能量体开始聚集,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矩阵,一道柔和的光芒从中射出,直接投射在飞船的主控室里。
“人类,我们感知到了你们的存在。”一个没有明显语调起伏,却充满智慧与包容的声音在船员们的脑海中响起,“在你们的密钥信号中,我们看到了宇宙最珍贵的东西——允许不同可能性共存的勇气。”
船员们面面相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顾辰通过实时通讯,密切关注着这场跨星际的对话。他意识到,这里所说的“密钥信号”,很可能与地球的基因能量膜、甚至初代密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外星共生体继续传递信息:“宇宙中存在着无数文明,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进化道路。但在漫长的岁月里,许多文明因恐惧差异、追求单一的强大而走向毁灭。而你们,在经历了无数危机后,选择了共生的道路,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随着交流的深入,人类了解到,这些外星共生体生活在气态行星的能量风暴中,他们通过基因共振的方式交流、繁衍,早已摒弃了个体的界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生。他们监测宇宙中各个文明的信号,寻找那些秉持共生理念的伙伴,而地球的基因能量膜,就像是黑暗宇宙中的一座灯塔,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我们愿意与你们分享知识,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外星共生体的话语让整个地球为之沸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量关于宇宙能量运用、跨维度通讯的先进知识,通过基因共振的方式传递到地球。人类的科技迎来了飞跃式的发展,“曙光号”飞船的建造难题也在这些知识的帮助下迎刃而解。
然而,在一片欢庆声中,顾辰却始终保持着警惕。他注意到,在与外星共生体交流的过程中,对方似乎对地球上曾经出现的发光植物、时间胶囊,以及林夏留下的基因公式格外关注。更诡异的是,当提及“方舟号”飞船时,外星共生体的能量矩阵出现了短暂的紊乱,传递的信息也变得模糊不清。
就在人类沉浸在与外星共生体接触的喜悦中时,北极基地的量子监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顾辰赶到实验室,看到监测屏幕上显示,地球与气态行星之间的空间,出现了异常的量子波动。而在波动的中心,隐约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过——那身白色的衣裙,飘逸的长发,像极了林夏。这神秘的波动意味着什么?外星共生体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林夏的身影再次出现,又预示着怎样的危机或转机?在这看似美好的宇宙共生背后,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