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公子带着秦全忠,走过一段廊檐,再转了个弯,便到了一处幽静的小阁。全忠道:“人间天堂,还有如此优美的雅室”。
“当初造园子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一处空间,便请人做了个阁子设计”,周公子道,“算不上雅间,只是相对私密些”。
“大隐隐于市的,你这阁儿,不会又是金屋藏娇吧”,全忠笑道,然后回视四周,假山楼阁、小桥人家、流水潺潺,再加上夜色如俨,明白半墙,令人浮想联翩,端的是:二十四桥月明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莫非秦哥又想吹箫了”,周公子笑道,“金屋藏娇还不是为你秦哥准备的”,这个公子哥儿,说话总会点到实处,丝毫不隐讳人家的需求。
秦全忠亦笑道:“莫非公子不爱吹箫么”,言罢,便跟着周公子进入了阁子。此时阁子里,新民乐正演奏,这可是B市有名的女子十二坊。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公子已经将十二乐坊的姑娘收到人间天堂里来了。
姑娘们穿着仿古的衣服,据说搞服装设计的同志,采用了敦煌飞天的图案,尽量让衣服薄起来,少起来,该露的露,不该露的地方,便用个特别的东西,遮盖起来,除了多加些涂料,还特别标明了隐私的部位,故意让人们晓得,俺就是想欲盖弥彰,你拿俺咋办。
秦全忠倒是很喜欢这些欲盖弥彰的东西的,此时十二乐坊又换了一个节目,正是全忠喜欢的吹箫,只见这十二位姑娘,一人含起一把洞箫,表情各异又含情脉脉地吹了起来。
这个吹箫的节目,可不是随便乱吹,原来是有典故的。在俺们这个文化非常丰富的国度,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根有据,没有根据的事,便是没了规矩。
有道是,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话是当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一位吹箫的道士。俺以前只知道,和尚和道士,他们这些六根清净的家伙,应该是没得情啊欲了的,可一翻历史,才发现,早期这和尚和道士,都是可以男欢女爱的。
否则没了这男女的组合,那小和尚小道士可到哪里去寻啊。岂不是革命事业后继无人,一时没有人继承,断了一庙一观的香火。
呵呵,其实俺是多心又多虑了,那个时候天下最富的人,不是僧侣就是道人,这里有言证曰:好你个牛鼻子老道。
说的便是,你这个大鼻子的老道士啊。因为从相书上看,鼻子代表的可是人生的财帛宫啊,拥有一个硕大的鼻子,那可是钱财滚滚进,宝贝多得不得了的呀。
且说这弄玉爱上道士后,也学会了吹箫,便日日地吹,一日不吹,便若有所失,像丢了魂似的,这景况,就有点像新婚的夫妻,自从掌握了爱的密码后,便一日不见不吹的,便如隔了三秋一样。
后来道士飞身成仙,弄玉想思成痴,日日吹箫不止。道士得知后,亦是日日思念,实在不行,便凤凰迎接弄玉,二个人一起飞天上,从此双宿双飞,一起吹箫。
后来人间的男女,被弄玉与道士美丽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也开始吹起箫来。有段时间,人间的竹子都几乎被砍光了,因为大家要吹箫,竹子是做箫的好材料,所以一时之间,天下的竹子,难逃劫难。
好了,说到这里,别耽误大家吹箫吧。十二乐坊的姑娘们,勇敢地拿起洞箫来,对了对了,就这样朱唇未启,吹起来。
且说这秦市长,素来对喜欢的东西,都是无师自通的,尤其箫这种东西,他可是特别的着迷,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坐下来吹一个曲子,续一段情谊。
此刻,这阁儿里,有他喜欢的东西,就好比当年俞伯牙与钟子期,所以他一定要亲自聆听,毕竟知音难觅的呀,哥们。
他正要停下来仔细欣赏,这时一边的周公子催道:“箫,俺们可有大把的时间吹的呢”。你个鸟毛的,有俺们人间天堂在,怕还没得个人帮你吹箫,得闲的时候,姑娘们可以排着对帮你秦大人吹呢,到时不晓得你老兄可否吃得消呢,周公子想。
好了好了,女子十二坊的姑娘们,俺老秦这里可是要先走一步了。全忠十分不舍地打完招呼,便跟着周公子进了里间。
里间不大,却是明亮别致。周公子领着全忠甫一进屋,里间的人便都站了起来。这时周公子连忙介绍:“俺们B市新上任的秦市长,刚刚从中部的省份调过来的”。
周公子介绍全忠的时候,还是做了些准备的,除了大谈老秦喜欢官商一家外,就是表示全忠抓经济也相当有一套。
尤其对管理方面,该同志很有一套,深谙平衡的道理。末了,不忘再加一句,“秦市长可是家父力荐过来的呢”。
呵呵,周公子这话显然不是说给秦全忠听的,他这是给现场的客人听的呢。这在全忠正在犹豫究竟回不回答周公子,以表达不忘恩情和谢意的时候,那厢突然有个声音帮他解了这个围。
“您好啊,秦部长”,能叫他秦部长的,分明是故人。秦全忠回头一看,感觉非常面熟,就是叫不上名字。
人家认识你,可你却叫不上名字,这情况,大抵有些尴尬。就在秦全忠努力回忆间,对方道:“俺是张金富啊”,言语中虽然有些激动,可也有点失望,算是对刚刚全忠没能认出他来的一点反应吧,不过这语气里还有一丝丝的怯意。
张金富这么一提示,外加那一丝的怯意,秦全忠瞬间便从回忆中苏醒了过来。刚刚要不是对方露出怯意,他才不会想起当年可就是自己和老廖亲自处分的张金富啊,现在可好,这小子,如今已经西装革履,站在自己面前了。
“秦哥,原来你们认识啊”,周公子颇有点惊讶的样子,“那这位张总俺就不多介绍了”,说着他便把手伸到另一边,“这位是刘总,刘常乐,俺以前刘叔的大公子,俺的老发小,现在是张总的手下,京都国际通信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说完便示意来者递上名片。
好家伙,秦全忠接过二人的名片,琢磨着这公司的名头,“京城来的”,全忠问,看这名号,通信电子,应该是跟高精尖新产业持勾的了。
看到这里,全忠把头望向周公子,那眼神里分明道:“你小子,消息还蛮灵通的么”。原来,早在秦全忠离京赴B市前,老首长周金水就告诉他了,近来国家可能要针对发达城市,实施以高精尖新产业为主的产业转型战略,B市可是这次转型布局的重点城市。
周公子见全忠把目光投向自己,便笑了笑,并未作声。老秦想,他知道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周金水是他爸爸,哪有儿子不知道老子的事情的。
其实那日周金水在交待秦全忠的时候,就跟周公子透露了国家的政策信息。信息这东西,就像情报一样,谁先知道了,谁就掌握了先机。
周金水这个同志,可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他可知道情报这东西的价值。他提前透露给儿子,是希望他从这次国家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大赚一笔。
虽然金水是位高级干部,可谁会拒绝金钱的诱惑呢。何况,国家这个产业转型的政策,早晚都要公开的呀,自家人早点知道,既不违法也不犯法,无非就是提前知道,早点行动罢了。
再说,B市虽然是开放的最前沿,可还是有太多企业,生产力低下,产品跟不上时代,不能和国际接轨,所以转型需要早点的布局,金水提前把这个政策告诉自己儿子,这是让他儿子先试水呢。
呵呵,拿自己的儿子当试验品,这可是一种献身精神啊。所以各位看官,您可别怪周金水泄露了政府机密。当然,你秦全忠同志,也不要对老首长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半点的存疑。
想到这里,看着周公子笑,全忠也跟着笑了。俺估计,这应该是两个人经过眼神沟通,达到思想沟通的最佳默契吧。
秦全忠和周公子,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且两个人的经历各有各的不同,可他们对B市这块土地的发展,却有着相同的见解和追求,这有一大部分的原因缘自周金水,另外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B市这块肥肉,对他们的诱惑实在大得不要不要的呀。
想到这里,还是秦全忠这里先开了口,其实有心理学家早就说过了,谁先开口,谁就妥协了。
话说民国初年,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两个人第一次碰面,互相都不开口说话,就这样僵持最后,眼见天色不早了,段祺瑞终于熬不住了,率先说了话,在气势方面明显站在了黎元洪的下方。
其实俺们从表面上看,全忠乃B市一市之长,是城市的最高管理者,外加B市人民的父母官,这可是妥妥的实力呀。可背后,他却是被老首长周金水给牵着的呀,金水不力荐他,有他的现在么,过去老一辈的人就喜欢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周金水,可就是他秦全忠的挖井人啊。
不过全忠刚到B市时间不久,明面上,市里的工作情况,有政府的人介绍。可实际上,B市的这些人事关系、情感渊源,还有社会背景,这些隐形的资源,还需要跟着周公子多熟悉熟悉,多掌握掌握。
所以看现在这情势,秦全忠可是有很多地方得由着周公子呢。就说眼前这两位来客的,不必开口问,只需看名片,就晓得是京城里来的。这京城,可是周公子他爹金水的地盘,指不定他们就是领着周金水的圣旨来的呢。
但愿周金水俩父子是给俺老秦挖的是井,可千万别挖坑呀,全忠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