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僵局

换源:

  三黑衣人见他如此执拗,也不再多言,齐齐暴喝一声,手中兵刃直刺而来。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苏南坡猛然抽出腰间的电珠枪,对准三人连射三枪!

只听噼里啪啦三声巨响,三黑衣人顿时被电得浑身发抖,跌倒在地,抽搐不止。

原来这神秘电珠枪对付初阶修士专有奇效,让他险胜三人。

确认三黑衣人已无力再战后,苏南坡这才长出一口气,扶着两母女快步下山。

刚要离去,尚书女儿在一时激动中,鼓起勇气上前吻了一下苏南坡的面颊:“多谢公子救命之恩!”说完又赧然低头,脸红如霞。

苏南坡也有些害羞,但心下高兴不已。他脸上一红,对小姐抱以欣慰的目光。

就在苏南坡救出两母女准备离开之际,其他内捕和刑部衙役也终于赶到。他们将伏地不起的三名黑衣人捆绑起来,准备带回刑部讯问。

谁知这三人虽已被电伤,但好歹也是初阶修士,体内真气尚存。就在将近城门之前,三人突然催动全身真气,爆发出超常的力量,竟硬是挣断了绳索。“想捉我们?痴心妄想!”三黑衣人冷笑,飞身跃上树冠,向山下逃去。几名捕快赶紧展开追击,但这三人身法敏捷,很快就在林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苏南坡虽对三人逃脱感到遗憾,但当前最要紧的是将两母女安全送回皇城。于是他连忙搀扶着她们坐上马车,在内捕护送下匆匆赶回刑部衙门。一路上,尚书夫人和女儿不住向苏南坡表达感激之情,誓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次日,刑部在堂上召开紧急会议,就此案件展开讨论。

苏南坡首先汇报了救出两母女的经过,以及母女所陈述的遭遇。

接着,一名内捕站出来汇报:“昨日在刑部后门的垃圾桶中,发现一张揉皱的纸条,上面写着威胁文字。”

说完,他呈上那张皱巴巴的纸条,纸上赫然写着:“你的夫人女儿在我手中,交出河道工程账本,否则性命难保。”

“看来绑匪的目的极为明确,想要获取工程账本。”尚书沉声说,“工程财务情况涉及重大利益,他们谋这账本,必有所图!”

“似是在河道工程完成后,想掩人耳目洗黑钱之举!”苏南坡接口道。

“工程财务账本必须保全,决不能落入歹人之手。”尚书下达训令,“苏御史,你全权负责此案,务必查明真相!”

就在大家研究账本下落之时,长公主府上的一名代表突然发言道:“各位,在下有一个疑问。既然绑匪已经掳走尚书夫人和女儿要挟尚书交出账本,为何还要害死尚书本人呢?”会场静默了片刻。这的确是一个关键的疑点。

这时,苏南坡缓缓站起,沉声说道:“长公主代表提出了一个极为敏锐的问题。在下略有想法,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得到尚书的点头许可,苏南坡继续说道:“在下猜测,除了绑匪之外,背后还有其他势力也觊觎这个账本。而尚书本人正是这些势力所忌,所以除掉尚书可以让账本更易落入他们手中。可以说,尚书的死,极有可能是另一个势力所为,目的就是夺取账本。”

全场哗然。苏南坡的推测让这个疑点立即得到合理解释。

“苏御史分析甚是合理。”尚书称许道,“账本背后牵扯的利益如此巨大,难保不会引来更多势力觊觎。我们必须查明这些势力的底细,整治此案!”

就在大家推理此案之时,天华宫的女修士飘然走进会场。她面向刑部尚书恭敬禀报:

“大人,之前逃脱的违规使用符咒的修士,我们终于在外围山野中找到了他的尸体。但此人并非我们最初判断的天月宗弟子,而是隶属风云堂的人。”“然而此人已死,无法对其身份作进一步询问。风云堂也矢口否认他是该派人马,无法查明真伪。如今证据不足,只能就此结案。”

全场哗然。原本锁定的嫌疑人就此消失,让这个案件再次蒙上一层迷雾。

刑部尚书皱眉点头:“既如此,我们也只能按女修士说法处理。多谢仙子传达此事,您辛苦了。”

天华宫女修士遵礼退下。而苏南坡心中则对这个解释保留怀疑。

他隐隐感觉,风云堂的反常反应,以及天月宗全然推脱责任的做法,都透着一丝蹊跷。

苏南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要找出下落成谜的河道工程账本,这无疑像大海捞针一般困难。账本可能已经被销毁或转移,很难重新寻获。

另一方面,虽然天月宗和风云堂都有嫌疑,但要查明两个大派的内幕也极其艰巨。这两个势力势力庞大,苏南坡要在其中找出证据,难上加难。两者都存在极高的难度和风险。目前的线索太过罕薄,而这两个方向又都难以突破。

苏南坡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苦思冥想,仔细推敲每一个线头和可能性,希望能找到破局的突破口。

按照规矩,苏南坡来到武王府通报案件最近进展。

他先是描述了救出两母女的经过,以及母女对遭遇的描述。然后继续汇报了会议上对账本下落和其他势力参与的猜测。

武王静静听完,只是轻声“哦”了一声,然后拍拍苏南坡的肩膀:“辛苦你了,年轻人。这案子进展甚好,你办得不错!”

苏南坡敏锐地察觉,武王的反应过于淡然从容,与这个多疑缜密的老臣平日严肃刁钻的性格不同。

武王似乎对账本下落并不过分在意,也没有过多询问案件细节,就称赞了几句便结束了谈话。

这种轻松自然的态度,让苏南坡心中警铃大作。他隐约感觉,武王似乎早已对案情了如指掌,只是有意装出一副不甚关心的样子。

这增强了苏南坡之前的猜测—武王极可能卷入了这起案件的幕后利益纠葛,所以对细节讳莫如深。

就像苏南坡所料,尽管各方面费尽心思,但那本工程账本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怎样也找不到了。

三王、长公主都派人重新检查过自己负责的区域,确保账本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而互相交叉检查后,也没在其他区域发现账本踪迹。

然而苏南坡明白,这种检查也无法完全排除账本被提前转移的可能。

负责不同区域的各方势力,都有机会在案发前先行将账本重新藏匿。表面上的调换检查,无法完全证明账本不曾流入他们手中。

所以即使多方搜查都一无所获,苏南坡还是怀疑账本的下落并非毫无头绪。

很可能某些势力早已将账本转移所在,只是表面上装作一无所知。

想要找出账本,似乎只能从这些势力入手,逐一审视他们是否存在隐瞒账本行为的动机。

在随后的一次会商中,案件出现了奇怪的转机。

三王府的代表突然表态,认为这已成为一起难以破获的无头案,建议各方不必再过分执着,先行撤掉人手,静候新证出现。

长公主府的代表也附和了几句,表示继续搜查只是徒消人力,不如暂缓进一步调查。

即使苏南坡详述了自己的猜测和疑点,在场的各方却似乎毫不在意。

武王摆摆手,语气轻松地说:“既然线索已断,我们也只能先停下来了。静观其变吧。”

尚书明显松了一口气,也赞同道:“各位说的不错,我们也无需强求。暂时悬着也罢,朝廷不会追究的。”

苏南坡震惊地看着众人的态度突然转变,急切建议道:“案情远未明朗,我们不能就此放弃!”

但众人已经兴致缺缺,纷纷站起身来准备散会。

苏南坡心中十分诧异。各方的反应似乎在刻意回避继续调查,生怕案情水落石出一般。

可为何明知案件未解,他们还能轻描淡写地选择放弃?难道案件背后牵扯的利益交织,已经让他们不再敢深究真相?

苏南坡沮丧地离开会场。他终于意识到,政治的阴影已经笼罩了这个案件,真相恐怕永远也不会大白于天下。

苏南坡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各方的反常态度,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掌握了内情和真相。

他们之所以表面上故作蒙在鼓里,甚至主动要求关闭案件,实则是因为案情的进一步调查将会牵扯到他们本身。

三王府和长公主府之所以态度突变,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账本下落心知肚明。

他们不想案件继续审查,只是害怕自己的参与被揭发出来。

乃至武王也是一样,之前的反应已经昭示了他很可能早就卷入案件核心利益。

至于刑部尚书,他也出于政治现实考量,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一推理过来,他们的种种迹象都似乎暗示着同一个事实——相关各方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案件的幕后利益分配。

现在反过来主动蒙混过关,也不过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计算。

苏南坡终于意识到,这个案件的真相,恐怕隐藏的秘密远比他能想象的多得多

在案件陷入僵局之时,苏南坡仍时常去探望尚书夫人和女儿。看到她们身心受创却得不到公道,苏南坡的心中充满了愧疚。

“真希望能为二位报仇雪恨,但办案受阻,在下无能为力。”苏南坡自责地说。尚书女儿抚上他的手,柔声安慰道:“公子已尽全力,我们不怪你。”这份体恤让苏南坡更觉内疚。他知道这个案件的真相就在咫尺,却无法挣脱政治的枷锁。

往日里,他以为只要找到真凶和证据,就可伸张正义,让他受惩罚。

但现在他终于明白,真理和真相在复杂的政治权力面前,是何等的脆弱不堪。

它们就像微风中的烛火,轻易就会被强权的阴谋所吹灭。正义与公理,也会在种种利益面前黯然失色。

这是苏南坡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案件的结果,有太多复杂的因素可以左右。

他不能再天真地相信正义就能够战胜一切。这个残酷的案件让他走向成熟,也让他明白还有太多现实需要面对。

这次挫败的调查经历,让苏南坡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明白,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社会里,光凭正义和真理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决定一件事情结果的,是各方背后的权力和实力。他以前总是相信,只要找到真相和证据,就足以将犯罪者绳之以法。

但现在他知道,证据和事实也会成为权力谈判的砝码和牺牲品。在边际利益的计算下,真相往往是第一个被舍弃的。

这次事件让还在成长的苏南坡,对这个世界有了更为成熟的认识。他开始理解权力的重要性,明白在这个大局游戏里,单纯的正义是难以立足的。这种心态的转变,标志着他从一个纯粹追求真理的青年,成长为明白现实规则,懂得运用权力的政治家。

这次查案使他苦涩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也让他在政治智慧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