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是最后赶过来的,每次训练,都由他收尾。看到浑浊的河水,叹息道:“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这是东汉张衡的‘归田赋’中的语句。
华胜看了王兴一眼,这人真是读书种子,有了机会,就不能让他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战事之中。
他一边为自救积极练兵,一边为民生艰难而感叹,等着他的就是自己的不顺。
听到华胜练完兵,每天带着士兵去河里玩水,副千夫总算是找到了他的把柄。
他隐忍不发,直到都尉下来检查,挑拨地说道:“华胜这样乱来,会搞坏军中的士气。都是战场厮杀汉,哪来的这种娇贵,如果连个脚臭都不能忍受,怎么面对战场上的死亡。”
千夫长心头火起,以前副千夫下眼药,他还不以为然。一叶落而知秋,这小小的变动,把淳朴的士兵带坏,悍不畏死的风气将荡然无存。
可惜华胜不在面前,不然,千夫长真的会亲自动手扇他几耳光。
他愤怒地说道:“此风不可开,一个百户长,仗着先登之功,常常搞些哗众取宠的花样。军营不能保持严肃森然的气氛,仗还怎么打。“
”都尉大人在此,您看是不是撤了他的百户长,以正军纪。”
见都尉点头,他回头对副千户道:“他们哪个队你比较熟悉,王兴与刘强谁更适合。”
总算如了自己心愿,副千夫装作思考了一阵,然后说道:“王兴识字,如果上到我们这个级别,是可以优先考虑的。但冲在第一线的毕竟是百人队,刘强的武功不错,还是他更适合一些。”
都尉插话道:“那就让他先代理百户长,等打完一仗,没有什么不妥,就给他正式手续。”
华胜得知消息,只是叹息。黄巾中层毫无见识,就不知高层怎么样?
王兴与刚子愤愤不平。王兴还想去找找千户长,说说华胜练兵的辛劳,期望他们更改这糊涂的决定。
华胜心想,抛开刘强他们队,总算有了五十个精兵。他大手一挥,“算了,何必去自讨没趣,听说渠帅张牛角还是个清白人,有机会见到他说说倒是可以。”
刚子问道:“我们还练不练兵。”
华胜苦笑道:“那得看刘强是怎么个路数。不过,一队的练兵不能撂下,王兴你看呢?”
王兴见识了华胜的巨变,心里对他佩服得不得了,“刘强怎么想我不管,百户长,你虽被撤了职,在我跟刚子心中,还是以你为主,这个队都听你的。”
华胜内心一热,他恳切说道:“王兴,如果我料想不错,练兵是唯一保命的机会。别看我们动辄几十万人马,这是做不得用的。遇到了皇甫嵩这样的主帅,一个计谋就可以断送我们这些兵。”
王兴有些不相信,吞吞吐吐说道:“大贤良师的计谋还是不错的,董卓那么厉害的骑兵,都被我们打败了,皇甫嵩难道比董卓还厉害。”
这怎么解释得清楚,能说张角就会死吗?那些信徒还不得把自己生吞了。再说,董卓霸道有余,计谋连王允都胜不过,王允不过是二流人物。打仗这一块,董卓怎么比得上汉末杰出军事家皇甫嵩。
避开这个话题,他沉吟了一下,想起这要了寄身性命的下曲阳之战,历史记录不是太多,步兵能胜骑兵,也是军事史上的奇迹。将来对付官军,他们的资源多,肯定会碰上骑兵,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应付,倒要看看张角是怎么战胜骑兵的。便问道:“当时我是怎么负伤的。”
想起那天的场面,王兴还有些后怕。“百户长,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华胜笑了笑,“闲着也是闲着,怕什么话长话短,干脆从大贤良师起事时说起。”
就在王兴的口述和华胜的脑补中,汉末的一段历史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眼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