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在办公室桌子上打了盹之后就莫名其妙地穿越了。
醒来后他发现,周围的人都穿着汉服,粗麻布的那一种。
而自己则拿着手机,身上是T恤牛仔裤。
“搞什么?这是穿越了?”
“卖馒头嘞!香飘飘的肉馒头嘞!”一阵吆喝声传入耳中,随之而来一股肉香扑鼻。
“完了,我真饿了,还没有钱!”
李开四下环顾,发现了一个当铺,他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
“掌柜的,麻烦你看看我全身上下有什么能当的?”李开对柜子里面的掌柜模样的小老头说道。
掌柜上下打量了李开一番,还听到李开肚子“咕噜噜”叫了几声。
于是啧啧叹道:“我看客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真是可怜啊!”
掌柜用他的眯眯眼仔细搜罗着李开上下,突然盯在他的手机上说:“这个是什么?”
李开按了下手机开关,突然亮起的屏幕把掌柜吓得往后一跳。
“这是手机!”
“手机是什么?”
李开思考了一下,想到古人对机器的认知都来源于墨家,于是说:“这可是墨家巨子的传世之宝!世间仅此一件!”
“当真!”小老头的眯眯眼突然放大了三倍,眼里全是震惊与兴奋,还有一副蚊子叮上婴儿脸的贪婪。
李开又给掌柜演示了一遍手机里的相册、音乐,掌柜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他不好意思地擦擦嘴说:“当真是宝贝啊!敢问阁下是何许人?”
“我,我是墨家巨子的秘传弟子!你看我这宝贝能卖多少钱?”
掌柜比出了一只手,伸直手指在李开面前晃了晃。
“五百两?”李开想当然地说道。
“不,五十两!”掌柜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道:“嘿嘿,本店现在只有五十两金锭了!”
“你是说黄金!”李开还以为是银子,想不到是黄金,于是他故作镇定地说:“咳咳,那好吧,成交。”
交易完之后,李开跟掌柜打听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这里是荆州城,现在是赤壁之战刚打完,刘备才入主荆州。
“客官啊!既然你是墨家秘传弟子,何不投靠刘皇叔呢?也不至于落得这般田地啊!”
“嗯,有道理!”
……
荆州也是当时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李开找到一家高档酒店胡吃海喝一顿后,又给自己买了三套得体的汉服。
一想到自己是文可以安邦,理可以救国的大学高材生兼新媒体撰稿人,李开就自信心爆棚。
他在州牧府附近租了一间房,买了笔墨纸砚,开始了心中的想法:跟刘备官·商勾结,开办一份周刊。
李开比较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在三国别的不说,做生意绝对是个蓝海市场。
而比贩卖物品更直接、更暴利的生意是,贩卖文字、贩卖消息,甚至是贩卖名气!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此时的洛阳还有个叫【月旦评】的东西,是许氏兄弟创立的,专门用来品评人物。
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就是从这里来的。
很多人为了一句惊世评语可以一掷千金,至少没人敢随便得罪那对兄弟,连袁绍见了他们都是毕恭毕敬的。
当初曹操还为此威逼利诱过许氏兄弟,还得了这句妙评。
经过了三天的思考与整理,李开写出了第一版内容,还给周刊命名为:《兴汉》
周刊暂时分四个版块,为了得到刘备的支持,便在内容中大肆拍了刘备一顿彩虹屁。
第一版:【尚刘】,本期标题是《原来荆州从来都姓刘》。
因为孙权一直说刘备是借的荆州,那么这次便主要宣传刘备是汉室正统,整个天下都姓刘嘛,那么关你孙权什么事呢?
第二版:【时政】,详细说明了一下刘备的惠民政策,宣传一波仁君德政,反正比孙权和曹操做得好就行了。
第三版:【杂论】,李开感怀东汉覆灭,群雄混战。他想象了一下此时人们的情怀,再加上现在是春季,于是偷了一首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乃是千古传唱的五律,杜甫的名篇。
第四版:【征稿】的题目是:《试论买鹿制楚》。
多少寒门士子眼巴巴地想扬名立万,只要周刊卖得好,那么跟月旦评一样,大家都愿意花钱出版自己的文章。
传媒这个行业来钱容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能带风向!
无论是“无冕之王”还是“意见领袖”,它都当之无愧!
李开打听了一下附近的印刷坊。得益于西汉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李开的周刊很快就印出了两百份,一共花了三十两银子。
所谓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李开招聘了两个伙计,给当时荆州的七大贵族府邸各送去了十份,还给州牧府送去了二十份。
这个时期的精神娱乐十分匮乏,所以在拿到周刊之后,大家都会好奇地看上一眼,绝不会像后世的小广告一样到手就扔。
此时的刘备也在随手翻阅这本周刊,
“兴汉,好名字啊!”
当刘备看到第三版的诗时,顿时感动得声泪俱下。
他激动地对诸葛亮等人说道:“国破山河在!国破山河在啊!此诗真是一语道破我的心境啊,真是好诗,好诗啊!”
诸葛亮看了看也不禁赞叹道:“是啊,我看三曹的文采也未必有这个水平!此诗署名李开,也不知他是谁?”
……
两日之后,《兴汉》周刊就在荆州城内声名鹊起了。
以州牧府众人为主的荆州新贵们,以及七大家族为主的老贵族们,都在津津乐道这本周刊。
特别是李开薅来的那首杜甫的名诗《春望》,已经在短短几日传入街头巷尾,让无数人品之动容,感慨万千。
而周刊文章里那些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的文字,则让刘备团队及支持刘备的贵族们拍手称快。
刘备团队最大的投资人糜竺此时正在与儿子谈论这本周刊。
“好一本《兴汉》周刊,咱们刘皇叔与孙权、曹操想比,真乃当世明主啊!”糜竺兴奋地说道。
“是啊父亲!刘皇叔是正统汉室,我们就应该支持他。”
糜竺捋了捋他的山羊胡旭,八字眉微微一颤,问道:“你打听到这本周刊的来源了?”
“是的,周刊是这首诗的作者创立的,他就住在附近的客栈,我们可以去拜访一下这位先生。”
“嗯!若是能跟他合作,印发周刊,我们糜家又可以大赚一笔了。”
身为三国时代徐州的首富,糜竺的眼光总是非常毒辣的。
李开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七大贵族之一的蔡氏家族表面恭维,实则心里恨透了刘备。他们家总觉得是刘备害了蔡瑁,害了刘琮。
此时,蔡氏族长蔡全跟家里的晚辈们说:“此人如此抬高刘备,必不能叫他继续印发此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