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李开说话,店小二就上来禀报:
“客官,有位州牧府来的人想要见您!”小二对李开说道,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对于州牧府来的人,李开不想怠慢,于是说:“好,我马上下楼见他!”
“哎,好嘞。”小二应声下楼。
糜衡对李开说:“州牧府的人我都认识,我也去。”
“好!”
二人来到楼下,糜衡率先对一个年轻人打招呼:“孙君安好!你也来找李君吗?”
“正是正是!糜兄安好!”
对方又拱手对李开说:“李君安好。在下是孙延,从事中郎孙乾之子!”
只见眼前的男孩十七八岁,模样清秀文弱。
李开拱手道:“哦,在下就是李开。幸会幸会!”
李开略知三国历史,他知道孙乾是最早跟着刘备起家的旧臣之一。
孙延用十分崇拜的眼光看着李开说道:“李君可知,我刘皇叔对您的周刊十分喜爱,想亲自见您一见,所以特命我前来邀请!不知可否能赏光?”
李开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赚大钱必须背靠大佬,如果能傍上刘备的大腿,那渠道就广了!还能拿刘备给自己的周刊做背书,品牌溢价可以直接拉满。
李开高兴地对孙延说:“这个自然!我也很想拜见一下刘皇叔呢!”
……
于是李开便跟着孙延去了州牧府。
只见一个面如白玉,两耳垂肩的中年男人,正笑盈盈地站在书房门口看着自己。李开想此人就是刘备了吧。
和刘备并肩而站的,还有一个身高八尺,手执羽扇的年轻人,应该就是诸葛亮了。
“在下李开,拜见刘皇叔!拜见诸葛军师!”李开作揖道。
“李君免礼、免礼!请进,请进!”刘备扶起李开,抚着他的后背,热情地招呼李开进他的书房。
刘备亲自给李开倒了一杯茶,和颜悦色地说:“孤看过李君撰写的周刊,当真好文采啊!特别是你写的那首《春望》,州牧府上下无不惊叹啊!”
诸葛亮也对李开拱手道:“我觉得李君之才,不亚于三曹啊!”
“哪里哪里,诸位过奖了!只是在下的一点愚见罢了。”李开连忙摆摆手说,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必须谦虚,谦虚才有朋友。
听得李开这么说,刘备果然更高兴了,他看着李开说:“李君过谦了,过谦了!从李君的文章来看,你对天下大势也有颇有见地啊!不知对我大汉未来有何高见?”
按历史记载,此时的刘备正准备西进,攻取益州吧。
“我建议刘皇叔西进,攻取益州!”
只见诸葛亮和刘备闻言都颇为惊讶,这是诸葛亮在隆中时跟刘备讨论的战略,他们想不到李开也有这个远见。
不过两只老狐狸装得还挺淡定。
只见诸葛亮摇着羽扇,好奇地问道:“不知李君因何提出这个建议?”
李开露出一个职业性的微笑道:“哦,我根据目前的天下大势预判的。”
刘备也好奇地问:“快说来听听,你是怎么预判的?”
李开回想了一下前世的三国演义说:“目前的形势是曹操新败,元气大伤,而我方和孙权正联手抗曹,操只得退据江北。”
刘备和诸葛亮闻言同时点了点头。
李开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我听说益州牧刘璋昏聩,刘皇叔若是不取益州,孙权和曹操也会对其虎视眈眈,益州迟早不保。
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刘皇叔去取。”
诸葛亮一脸惊讶,对李开赞许道:“我曾在隆中时就给主公规划过,想不到李君也有如此见识!”
“哪里哪里,诸葛先生过奖了!”
刘备闻言,激动地握起李开的手说:“李君之才,真是世所罕见呐!可以和孔明比肩了!”
“不敢不敢!诸葛先生是皓月当空,而我不过是萤火之光,嘿嘿。”李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诸葛亮笑着对李开拱了拱手,表示客气。
刘备又对李开说:“听闻李君不仅文采了得,还是墨家巨子的弟子,今日能见到李君,孤真是三生有幸啊!”
李开闻言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没想到跟当铺老板随口胡诌的话也在荆襄传开了。他本来只想赚点钱花花,这下变成墨家弟子了。
墨子相当于后世的理工科,制作攻防器械水平一流,而此时曹操的攻防器械是三国之中最厉害的。
如果自己真的是墨家弟子,那就是这个时代最抢手的人才,高官厚禄指日可待啊!
根据对历史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器械水平,也无非就到自己前世所学的高中几何、物理等知识嘛,毕竟自己可是见识过全世界科技爆发的知识呢。
于是李开觉得承认就承认吧,你们也拆不穿我。
“嗯,我墨门隐居避世已久,但是我想为刘皇叔尽一份绵薄之力,所以就求了巨子出山来了。说实话,我也是仰慕皇叔仁义之名已久!”李开认真地说道,很想傍上刘备这条大腿。
刘备闻言,眼里放出了兴奋而激动的光芒。
他捋了捋山羊胡须道,喜怒不形于色地对李开说:“哎呀!想不到李君是为我刘备而来,真是我刘备之幸,我大汉之幸啊!既然如此,李君可愿栖于我州牧府?”
刘备让李开住到州牧府,意思很明确,就是做他的员工。
于是李开学着古人的样子,站起身拱手道:“我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嗯嗯,多谢李君襄助!”刘备高兴地扶起李开。
诸葛亮也对李开拱手道:“还望李君与在下以后能相辅相成,匡扶汉室!”
“一切听命于诸葛军师!”李开对诸葛亮说道。
“哈哈……”刘备高兴地笑着,还命人给李开收拾了一间阁楼,请李开搬过来。
……
李开身为穿越者,还预判了刘备取西川一定能成功,哄得刘备高兴得不得了。
诸葛亮和孙延听了李开超前的言论,也是对他另眼相看。
由于知道李开是墨家弟子,诸葛亮还跟他请教了连弩的改进。
李开看着诸葛连弩,用他的眼光来看这个东西并不复杂。诸葛亮谦虚地请教道:“请问李君,这个连弩可有能改进的地方?”
李开思索了一下说:“诸葛军师,你可知道弹簧这个东西?”
诸葛亮摇了摇头,露出好奇的目光。
弹簧是十八世纪欧洲人发明的,李开灵光一闪,他打算用弹簧改进一下诸葛连弩。
见众人疑惑,李开简单地解释道:“弹簧是个简单的蓄能器,可以临时存储能量,然后瞬间释放出来。所以我觉得用在连弩上可以发挥很强大的作用!”
“可否为我们演示一下?”诸葛亮迫不及待地说道。
“好,我需要一根纤细的铜丝来演示。”
孙延找来了一根细铜丝,李开借用了刘备的毛笔,在笔杆上把铜丝绕城了螺旋状。
取下铜丝后,李开在众人面前把铜丝轻轻拉开,然后又压紧,说道:“这是弹簧的基本结构,如果用铜钢合金,一体成形,那么把它拉开之后,它会自动缩回去!”
诸葛亮轻摇羽扇,默默地思索了一下其中的原理,然后说:“果真如此!像这样精妙的弹簧放到连弩上,拉开之后它就会自动缩回去,那我们的连弩将提升百倍之力啊!”
刘备捋了捋胡须,也跟着惊叹道:“墨家当真了得,如此简单明了的构造,却蕴含着无限智慧啊!”
“是的!主公不妨炼制铜钢合金的弹簧试试,制作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李开了解螺旋压缩弹簧,原理非常简单,只要用弹性比较好的金属就可以制作出来,还能批量生产。
刘备高兴地说道:“好好!还请李君帮忙设计监工,我让工匠们都听你指挥!”
“好,请主公放心,我一定能制造出合格的弹簧!并且能批量生产出来!”
“能得李君襄助,何愁大业不成啊!哈哈……”刘备笑道。
“多谢主公赏识,我定当竭尽全力!”
孙延十分激动地说:“自从武帝罢黜百家之后,世人已经很少见过墨家弟子了,想不到如今还能见到李君这样的墨家人物!”
“是啊是啊!我刘备三生有幸啊!”刘备高兴地说道。
几人说这话,天已经擦黑。
刘备已经命人去酒店把李开的东西都搬进了州牧府,他让李开今晚先早点休息,明日再举办晚宴介绍给大家认识。
李开跟着王掌事去了明德馆,这是专门给谋士住的阁楼。
进门之后,李开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典雅舒适、古色古香啊!不对,古色古香这个词怎么怪怪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