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调教诸葛亮,刘牧的诛心之问!

换源:

  隔着距离,诸葛亮与刘牧遥遥对视。

望着被诸多文武簇拥,立身在人群中心的刘牧……

诸葛亮的心中直发苦。

不止是眼前的场景。

自从他今日出了隆中,进入襄阳城后所看到的一切,无一不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诸葛亮:

这个弑父之人,夺权成功了。

这个昨夜当面威胁自己的人,其以亲族之血践行了自己的道路,开启了自己的霸业。

仅仅一夜之间。

他就用自己的方式,使得其成为了当世有数的诸侯之一。

对于刘牧的成功,诸葛亮不曾有多少震撼。

这种摈弃道义和亲情所换取的东西,永远不是他诸葛亮所追求的。

他推崇的,是仁德的煌煌王道。

从来不是刘牧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道。

当然。

比起他对刘牧所行所为的“鄙夷”……

诸葛亮更恨的,其实是现在出现在刘牧面前的他自己。

因为,他妥协了!

在生死面前,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

他终究是没有活成理想中的自己,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刘牧屈服。

诸葛亮暗暗自嘲。

枉他躬耕隆中之时还常以管仲乐毅自居,这世间几时有过他这样的管乐?

今日之……不,在昨日和刘牧发生的那番对话前,他诸葛亮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将来出仕拜主的场景。

在他的幻想中:

会有一个仁德君主如同昔年的文王求见姜尚一般,对他极尽礼贤。

开创基业的路上,那个明主会对他予以重用,将其视作肱骨之臣,至死不相负。

而他则会如姜尚辅佐文王那般,为那位明主献上三分天下的霸业方略。

纵使明主如文王那般逝去……

他诸葛孔明依旧会如姜尚辅武王伐纣那般,恪守臣子的本分,辅佐少主完成先主未竟的霸业,定鼎天下。

可这一切……

随着诸葛亮恍惚的看向刘牧,他的心神被拉回了现实。

“在这乌泱泱的乱世中,哪里有什么仁德的明主呢!”

“董卓不是,袁绍不是……”

“称霸中原的曹操,眼前的刘牧,都不是!”

“世无明主,苍天又怎么可能会允许堪比管仲乐毅,辅佐主公成就三分霸业的诸葛亮出现呢?”

“那样的诸葛孔明,也许只会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中!”

“或许。”

“在那个世界的诸葛孔明,一生都活的意气风发,他实现了心中的抱负,至死没有任何遗憾!”

“将来功成身退时,他也一定是回到了隆中吧。”

心底嗟叹一声,诸葛亮在同刘牧对视片刻后……

接着。

他的脊梁渐渐弯曲,缓缓的向刘牧行了一礼。

“亮,见过刘荆州!”

“见过,州牧大人!”

这个过程中。

诸葛亮没有抬头。

他怕刘牧趁机看穿他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也怕刘牧当众来一句“原来你诸葛孔明亦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清高畏死之辈,你有何资格昨日谴责于我”。

“刘荆州?”

“州牧大人?”

刘牧听到了诸葛亮对自己的称呼。

几乎是瞬间,他就明白了诸葛亮这般称谓自己的原因所在。

诸葛亮,是你心中的残存的矫情和道德清高在作怪吗?

呵呵!

若是站在这里的不是牧,而是后来避难荆襄的那位刘皇叔,也许现在的你,已经高呼主公了吧!

虽然明白了这一点,但刘牧依旧没有出言讥讽诸葛亮。

很简单。

这样的诸葛亮才有意思啊!

别人熬鹰,他“熬龙”。

如果能把诸葛亮成功调教成他刘牧的形状,打上他刘牧的印记……

那成就感不得拉满?!

如果诸葛亮经受他一番生死威胁后,就对他刘牧磕头拜倒,连呼主公……

说实话。

如此那般没骨气和气节的诸葛亮,他还真不太看的上。

压下心中的恶趣味,刘牧做出了回应。

“孔明,既然来了,那就待会儿一同参与议事吧!”

“对了!”

“以后你称呼牧的时候,称呼我为州牧大人可以,至于刘荆州这三个字……”

“就大可不必了!”

“因为……”

刘牧“眼神悲伤”的看了一眼后院刘表陈尸所在。

“你这称呼,会令我下意识的想起刚刚逝去的家父!”

“这点,希望你能记住!”

“下不为例!”

话落,刘牧向着州府大堂而去。

望着刘牧步入大堂的背影,在场的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他们从刘牧和诸葛亮的对话中,品尝了出了别样的意味。

可到底是什么,不知晓内情的他们又说不清。

想不明白的众人,在朝着诸葛亮善意的点点头后,便连忙朝着刘牧追去。

院中的众人陆陆续续进入大堂。

最后剩下的,都是与诸葛亮相熟的友人。

“孔明,欢迎你的到来!”

“比起和你成为对手……”

“统以为,还是和你成为袍泽更令人安心。”

庞统开口,对诸葛亮这位好友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卧龙凤雏虽齐名,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相互之间才会知晓对方的本事到底有多厉害。

至少在政务处理上,庞统是自认比不上诸葛亮这个好友的。

“是啊孔明!”

“你入了主公麾下,今后我等想要与你品茗对弈,终于再不用舟车劳顿的去隆中寻你了。”

“改天找个时间,不如我等诸多友人齐聚,一同大醉一场,浮一大白。”

马良,石广元,孟公威随后出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为诸葛亮的到来感到欣喜。

徐庶的表达就简单了。

他轻声道:“孔明,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庶都是你的至交好友!”

说着,性格不喜过于煽情的徐庶,侧头看了眼府堂的方向。

其对在场尚沉浸于故友重逢氛围中的一众好友提醒道:“走吧,我们该进去了!”

“再晚……”

“主公和诸多同僚,该等急了。”

……

州牧府大堂,主位之上。

刘牧扫了一眼最后联诀进来的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其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在环顾了一圈堂内的文武官员后……

他这才朗声道:“诸位,牧得赖诸君辅佐,得以继任州牧之位,心中可谓是不甚惶恐。”

“初掌大权,不知诸君可有教我?”

“若有……”

“望汝等不吝言之!”

刘牧口中说着不甚惶恐,脸上却是没有半点紧张的模样。

这令下方的诸多州府官员见了,心中是忐忑万分。

因为他们不清楚刘牧这话说的,到底是有几分真心。

他们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惹的这位新州牧不喜。

然,总有一些人例外。

几乎在刘牧话声刚落,官员中就有人站了出来。

“禀报主公!”

“在下私以为您当务之急有二!”

“其一,便是老主公的下葬事宜!”

“关乎这一点,您想来应当自有打算,在下一个外人不好多加言说。”

“其二,则是主公您应当尽快派遣使者前往许都,请求天子陛下对您的州牧之位给予正式册封。”

“唯有这样。”

“您的官位才会名正言顺,天下人才会承认您。”

听到有人出声,刘牧朝着说话之人望去。

五业从事,宋忠。

刘牧对此人有些印象,可以称之为江南之地少有的大儒。

王肃(王朗之子),尹默,李撰,以及他那岳丈黄祖身边的江夏从事潘濬,皆曾师从于此人。

其人不但精通律学和经学。

在文学造诣方面,其还与滞留襄阳的大才子王粲私交甚笃定,是一对忘年交。

可惜。

历史上此人的结局不怎么好。

其子参与了建安二十四年魏讽的谋反,牵连之下宋忠本人最终为曹操所杀。

面对着这样一个声名显著的下属,刘牧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先生所言不错!”

“你之所言,正是当下的紧要之事。”

“但先生可曾想过……”

“我等如果仅仅派遣了使者去了许都,天子的册封诏书就一定会顺利的下来吗?”

“诸位可莫要忘了!”

“而今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想要做什么事情,得看那国贼曹操是否点头。”

“再者……”

“如果曹操借天子之手派了个新州牧过来,你们是尊奉牧为主呢?”

“还是听从那新州牧的命令呢?”

说到最后。

刘牧的脸上虽然依旧挂着笑容……

但在场的众人,却是通体感到一阵寒彻。

因为。

刘牧这个问题,一个回答不好……

要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