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早晨。
李典早早的带着三千兵马来到了夷陵城外。
一到夷陵城李典便快速下马,朝城门大喊道“城上将士,我乃原曹操帐下大将李典,现已叛出曹营,来投奔刘皇叔!还请通报!”
本来夷陵城墙上的守军看见城门下来了三千兵马,还以为曹操军队打了过来有些紧张,现在一听是来投降顿时松懈了几分,不过还是保持了警惕。
“张三,你赶快去禀报主公!说曹操大将李典率军三千来投,其余人跟我继续戒备,以防偷袭!”驻守夷陵城门的城门校尉连忙让人去告诉刘备。
此时的刘备住在东城区的一处宅院里,正在和诸葛亮和姜泽商议之后的步骤。
就在这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了“报!主公,城外曹操大将李典率军三千来到了夷陵!”
“说是……说是要来投奔主公!已经叛出曹营了!”
“什么?”刘备听见这话连忙震惊的站了起来!脸上充满了震惊。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守卫又重复了一遍“禀主公,李典率领三千军队来到了城外说要来投奔主公,他麾下三千军队并无异样!”
刘备皱了皱眉,随后吩咐道“你先回去,让城门校尉严守城门,我后面自会过去!”
“诺!”
等守卫退下后,刘备朝姜泽诸葛亮问道“在此曹操大军南下之际,李典率军来投,是不是有问题?”
刘备也有些怀疑李典来投是不是阴谋。
“主公我们先过去看看李典的架势和理由再下定论,当然亮觉得有七八成的概率是假的!”
听诸葛亮说完,刘备又看向了姜泽“子约,你觉得呢?”
“在下觉得十成是假的,此番李典来投我想会以兵败会被夏侯惇斩为由判出曹营来投主公,但在此节骨眼上,李典来投未免太过于有疑!”
“并且,李典自跟随曹操以来,虽无太大重用,但曹操也对他甚是不薄,且李典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就算不服夏侯惇自可以去找曹操,不可能这么轻松叛出的!”姜泽很犀利的点出来其中疑点。
刘备听后,也觉得有理的点了点头。
“那……军师,我们别招降吗?”
“不!主公现在以仁义之心立足于天下,若是此刻拒李典于城外,反倒会有损主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名声,我们不但要招降还要对李典更加恩典!”
这么一说刘备更是疑惑了,不解道“嗯?子约怎么越说越让备糊涂呢?既然李典投诚是假,灭我是真,就算会有损名声,但也不能更加恩典吧?”
刘备说完看着姜泽,只见姜泽神秘一笑,“嘿嘿。”
“主公,你可知夏侯惇此人否?”
刘备点了点头,回道“知道,曹操族内兄弟,曹操大将,与夏侯渊并称夏侯二将,很受曹操器重!”
姜泽却摇了摇头,“主公只知表面不知其内,夏侯惇虽强,也受曹操器重,但其在治军方面和行军打仗方面能力一言难尽,其下士卒已经怨声四起!这点我在其手下做事之初就观察到了!”
“所以说!子约的意思是要让主公更加的善待李典和其士卒,趁机策反其士卒,让士卒觉得待在夏侯惇帐下还不如跟着主公?就算到时候李典不投,其士卒投了,李典一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诸葛亮也明白了姜泽的用意,出声惊呼了一声。
这一声吓了姜泽一跳,反应过来后笑着点了点头。
而后说道“确实,孔明想的不错!我确实有这层意思。”
看着眼前两位军师的解释,刘备也懂了个七八,反正就是要策反其下士卒。
“不过孔明有点没想到!”
看着神秘的姜泽,诸葛亮疑惑道“哦?在下还有没想到之处?”
随即灵光一闪,连忙出声道“难道子约是打算引夏侯惇前来?”
“不错!就是将计就计!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假装我们没有识破他们的诡计!到时候秘密安排士卒埋伏,不仅能拔出李典假投之意,还能招降士卒,更能再次重挫夏侯惇大军!”
看着姜泽详细的计划,刘备和诸葛亮再次被震惊到了,刘备本来以为姜泽已经很强,但没想到是无敌!
因为就连诸葛亮也是后知后觉,自己压根没想到,而姜泽自然想到了这么详细的计划,此等脑回路和计谋刘备觉得张良都难比!
“子约真乃神人也!所说计谋神鬼难测!届时我想夏侯惇不败也得败了!”
“先生之才不弱于当年辅佐高祖的张良张子房了!”
“哈哈哈哈,主公谬赞了,在下还远不如张子房!”
看见二人互相吹捧的诸葛亮不免觉得心中一酸,不过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奇怪,子约之才远胜于我,被主公夸难道不正常吗?
所以……我也要更加熟读兵书了!
就这样在姜泽的影响下,诸葛亮打算更加的内卷了。
“好了主公别夸了,再夸在下真的收不住要上天了”姜泽以一个玩笑结束了刘备的夸赞。
“哈哈哈哈,好好好,随军师。”
“那我们现在就去假装招降李典吧!”
“嗯好,主公切记不要展现的太过明显!”
一炷香后。
新野城外。
看着迟迟不来的刘备,李典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
“难道刘备已经察觉我是假意投降?不打算招降了?”
“那程昱先生的计策岂不是要失算了?刘备不会出兵剿灭我吧?”
“看来我得早做打算了!”就在李典沉不住气打算要提前撤离之时,刘备到了城墙上。
“李典将军,真心来降否?”
【作者在此求一波鲜花打赏评价,谢谢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