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216山炮事件》你是认真的么?(求鲜花,收藏!)”

换源:

  “由于魏国研制萧太傅的火炮,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大火!史称《216山炮事件》,此火先烧死镇西大将军钟会,后又烧死文武百官过半!士兵过千,流离失所者过万!”

我靠,这么狠!《216山炮事件》真不是盖的!

皇上刘禅及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都知道钟会死了意味着什么。

从此恐怕就没了征西大将军一职,不是说无人可用,而是没有胆量,文武百官折损一半,就算在战争年代也没有过如此伤亡!

这才是杀人于千里之外,而且是你们自己杀自己人!

皇上刘禅眼露精光,看向萧远问道:“爱卿,可有此事?”

萧远出列,拱手道:“回皇上,确有此事,只不过……”

“不过什么,继续说!”

“只不过,此计策出自五皇子刘谌之手!”

“哗……”众人一片哗然,五皇子!竟有如此计谋!

刘谌此时也有些懵,跟我真没关系啊!

可他哪能那么说啊,这是老师真给机会啊!

想到这,便出列,与萧远同行,向皇上一拱手,眼睛瞥了下萧远。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双方的意思!

刘禅闻言,满意点头,随后笑道。“哈哈哈!好!好!好!吾儿很好!当然,也不能排除萧太傅功劳!”

一旁的尚书令张燕,像僵尸似的,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出列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五皇子之谋略惊为天人!真乃天佑我大汉!”

“是啊,皇上,天佑大汉!”

只有以太子刘睿为主一些个大臣,脸色阴沉!

“皇上,信还未念完!”黄松林说道!

随后,看着

“可能要告诉皇上个坏消息,经过上次《216山炮事件》,他们总结出经验。后倾全国资源,打造了数十座大炮!”

什么!光禄大夫谯周、太子刘睿、侍郎谯一峰、陈相继等人,差点没笑出声。

这特么不是坏消息,是好消息啊!大大的好消息。

反正对五皇子和萧远不利的都是好消息,什么国家兴亡,他们就一个目的,把萧远、刘谌搞走,发配才好呢!

皇上和一众大臣听了也都紧张起来,这么多火炮!

皇上赶忙问道:“那我蜀国多少火炮啊?”

“回皇上只有两台,您这一台,沓中一台!”

“那……那赶紧造啊!为什么不造呢?再说了,赶紧派人把这玩意拉走,朕不玩了还不行么!”

皇上颤抖着声音,站了起来问道!

只有萧远,老神在在,好像没有听到这坏消息一样!

看皇上如此着急,黄松林赶忙道:“皇上,竹简还没念完!”

刘禅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催促道:“快……快念!”

“火炮数十座,但是,就缺那炮弹!所以,便派探子在沓中营地,四处打探,炮弹如何研制!”

黄松林喘了口气,准备继续。

皇上刘婵以为他又停下吓唬人,便催促道:“念,都念完,不许停!”

应了声是,便继续开口。“好在炮弹贵重,早已被臣放在密室中,任他翻遍了沓中也无济于事!”

“哈哈,好,朕就说,他们造那么多火炮,只会浪费资源,没有炮弹,就是废铁!”

众臣也都松了口气,心说:这黄松林真不是人,念个战报也大喘气!

众人这心,今天是起起伏伏,心脏不好的都得当场躺下!

黄皓就是如此,眼瞅着是要不行了,还在靠

毅力强撑着!

“皇上,还读么?”

“没完么?那继续!”刘婵暗道:我多这嘴干嘛?

“好像找炮弹的分成两伙,沓中这边没有,便去了西山那里,听说造火炮之人就在那!没想到,被他们找到一枚炮弹,并快马加鞭送回魏国!”

这回所有目光都落在萧远和皇子刘谌身上,不过没有过多停留。

因为这书信转折太厉害,还是等念完,再做决断。

“据探子回报,魏国司马昭虽已染病,但还是命人,到处张贴皇榜,寻找方外之人,洞中隐士。”

“据了解是寻得三十左右人,所谓悬赏之下必有勇夫,包括一些洞主,世外高人也都到场,而且还包括一些江湖人士,和魏国周边的高人。”

“炮弹到达魏国的那天,司马昭似无病之人,亲自接见送去炮弹之人,并且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制作炮弹之法!”

众人听到这都紧张起来,不愧是财大气粗的魏国,民间高人,隐士、洞主、都被其请去研究炮弹!

但无一人说话,只是屏气凝神,听着信中内容,对蜀国是利是弊,随后便知。

不过,这炮弹从西山营地处被偷走,谯周、太子几人可是明记在心!

“魏国文武百官无法通晓制作之法,便将招募之人请来,谁知,哈哈哈……这炮弹竟然爆炸,不但将招募之人全部炸死,魏国重臣再次损伤过半,司马炎轻伤、司马昭病危!”

黄林松喘了口粗气,说道:“皇上,念完了!”

不过回应他的是无尽的沉默,当然,沉默的不仅仅是皇上。

这次即使是谯周、太子刘睿、尚书令张燕等大殿内众人,都已沉默!

殿内落针可闻,大臣又死了一半?司马昭病危!

这消息如果是真的,那就是蜀国建立以来最大的好消息了!

先不说司马昭,就说又死去一半的文臣,对魏国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司马昭在病危去世后,那魏国简直就是一团乱。

蜀国城门大开,你让他来打,他都不知道派谁来!

这特么的太牛了,这计策也出自五皇子刘谌?

众人心中想着,不知道是谁,直接跪在地上,喊道:“天佑蜀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蜀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蜀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便是全体文武百官,跪在地上齐吼!

这可比每次上朝时吼的要响亮多了。

有的不少老臣都落了泪了,包括谯周啊,你别看他争争讲讲,他对先帝,对诸葛亮丞相伐魏,那真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