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孙策的愤怒,鼓馁旗靡的江东【第五更】

换源:

  审配之言。

响彻千秋万载殿内外。

书写殿中记录的伏德,刘晔都惊诧望去。

他们入洛阳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人拒绝天子的招揽征募。

“罢了。”

“你去吧。”

刘协起身,朝殿外走去。

审配的选择,在他的预料之中。

袁绍要死,冀州附逆之人要死,既然审配做出选择,他也不必留有惜才之心。

还是那句话,大汉十三州不缺少跻身庙堂的俊杰。

“诺。”

审配作揖应下。

莫名觉得心中空落落无比。

好似,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怎么也把握不住。

翌日。

朝廷遣使发往北方。

调停冀幽战事,宣诏青州刺史人选。

凛冬的寒气,彻底弥漫在北方山河,连南方都不曾避免。

小冰河时期的严寒,让人忍不住蜷缩在家中,避免失温冻死。

扬州,江东。

同样进入休兵期。

征讨山越的孙策,自领会稽太守班师丹阳。

“什么?”

“公瑾入朝了?”

孙策披着战甲,惊怒不已的看着周尚,寒声道:“天子不过一傀儡,你为何不阻止。”

“孙伯符。”

周尚眸子微冷,淡漠道:“某是朝廷任命的丹阳太守,而你是自领会稽太守,你在质问某吗?”

“不敢。”

孙策脸色胀红,拱手致歉。

同为袁术帐下文武,他们的地位截然不同。

周尚是表举朝廷的太守,来江东都督军政事。

他则是征战江东各郡平定山越,并自领官职,有本质区别。

“哼。”

周尚拂袖道:“不止是公瑾被征召,鲁子敬也被兵部征召入朝,洛阳有令,削减天下兵马,你还是发文询问一下袁公路,看他如何处理!”

“明白了。”

孙策转身扶剑朝府外走去。

会稽,偏远一隅,近乎与世隔绝。

他对于朝廷,对于荆扬等地的事情还不曾了解,需要问过驻守丹阳的人才能做出应对。

“伯符。”

“周尚如何?”

府外,江东众将纵马等候。

“舅舅。”

孙策跃上战马,阴鸷道:“公瑾被征召入朝,某征会稽之时,到底发生了何事?”

“入朝为仕了?”

吴景眉头紧蹙,叹道:“天子东归洛阳,重整朝政,还颁布诸多政令,清肃天下各州,还开辟新制,立镇国府节制天下兵马,第一道政令便是削减州郡卒武,兖州重归朝廷执掌,曹孟德添为军制令,工部侍郎。”

“嘶。”

孙策倒吸了口冷气。

吴景继续道:“不止如此,豫章太守华歆也被征召入朝,如今豫章太守还在空缺。”

“天下大变。”

“洛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策脚磕马腹,回首瞥了眼太守府,决然道:“某表舅舅你为丹阳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立刻遣兵包围丹阳太守府控制周尚!”

“主公。”

“莫要擅动啊。”

吴景脸色巨变,惊悚不已。

“不。”

孙策抬手止住,沉声道:“传国玺在袁术手中,某要派遣人前往洛阳朝见天子,请扬州牧。”

“主公。”

吴景苦笑道:“陛下已经下令还政刺史,大汉没有州牧职,而且传国玺恐怕不在淮南了。”

“嗯?”

孙策微微一震。

吴景解释道:“数月前,张绣攻伐汝南,突然一夜之间便撤军前往洛阳,而后被尊为大汉王师第四军团将领,前往三辅征讨西凉旧部,恐怕传国玺已经被陛下所取。”

“呼。”

孙策迷茫的看向天际。

他征讨会稽不过数月,怎么好似人间换了颜色。

吴景作为他的舅舅,自然知道传国玺的事情,这种猜测也极有道理,不然张绣不可能洗白,成为王师统领。

“主公。”

“天变了。”

吴景指了指苍穹。

纵马随行的江东诸将心有戚然。

他们从袁术帐下脱离,追随孙策征讨各方,是为了在江东立下基业,不是俯首称汉臣。

如今天子重铸威势,江东也被波及。

未来的路极为渺茫,一时间不知道何去何从。

“舅舅。”

孙策目光凶戾,冷声道:“对于朝政文书,不知荆州,还有淮南如何做的?”

“观望。”

吴景叹道:“刘表,袁术都没有做什么,不过兖州,徐州,恐怕司隶都在执行新政,其他地方就不清楚了。”

“不必思虑。”

“你们安心赴任。”

孙策扬起手,果决道:“某会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前往洛阳朝奉天子,请扬州刺史,并且为大汉征讨不臣者袁公路,想必陛下不会拒绝。”

“主公。”

吴景告诫道:“天子要削减天下兵马。”

“某知。”

孙策侧目道:“江东山越未平,逆臣未除。”

“主公。”

“朝廷有政令。”

“安民,落户,开荒。”

吴景满是苦涩,感觉孙策对朝廷脱节。

不止是异想天开,还对于各种政令一无所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