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能吃饱饭?要不我们叛变吧!

换源:

  “大人,这白米粥和大肉包子,真是太美味了!”

在城墙外的空旷地带,瘦弱的仆人此刻正手持一大碗,交替着享用着白米粥和大肉包子,吃得非常满足。

一边吃,仆人还不忘向郭嘉赞不绝口地夸赞这顿饭的美味。

听到仆人的夸赞,郭嘉的目光却是落在自己面前的胡辣汤、青菜和大肉包子上。

这样纯净的胡辣汤,即便是他也是头一次见到!

作为一名兖州的知名人士,郭嘉家中自然条件不错。

但在汉朝时期,大米的产出极为有限。

即使是大家族,在平时也多是将面粉加些混合成汤,顶多加入些许玉米粒制成面汤。

要制作如此营养丰富,里面菜品如此繁多的胡辣汤,那汤面还带着些许油花和肉粒,简直想都不敢想。

且每餐都如此,实在是奢侈至极。

这种待遇,通常只有王侯贵族才能享受到!

至于旁边的青菜,那其中使用的油脂更是让郭嘉目瞪口呆。

用来炒菜的油脂,是那一般人根本吃不上的菜籽油。那些青菜刚长出来,就被摘了腌制咸菜,根本没有长出菜籽的机会。

那种等级的油脂,甚至连王侯贵族也不一定能够随意享用,

这样的油脂,几乎等同于贡品级别。

而在这里,竟然可以无限量供应,确保每个人都能吃饱。

对于最后的大肉包子,郭嘉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震惊了。

简单的三样食物,竟让见多识广的他也感到了心神不宁。

吃完手中的胡辣汤、青菜和大肉包子后,郭嘉看着其他仍在大快朵颐的官兵,

心中认为,这江河县的情况,显然有些超出了普通的范畴。

这些粮食,李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在他沉思的同时,李杨已经走了过来。

“先生,如今黄巾之乱未息,李某有一计,希望得到先生的指点。”

“哦?李大人有何高见?”

面对走近的李杨,郭嘉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两人一同走向江河县的一处区域。

跟随在后的林明,带领着五十名官兵,携带着几口大缸,紧随李杨之后。

不久,他们便来到了一个临时设立的灾民安置区。

见状,郭嘉微微挑眉,随即便洞察到了李杨的意图。

“李大人是打算招募难民,将他们编入军队吧!”

“哈哈,奉孝先生果然敏锐。”

李杨被郭嘉一语道破,便笑着点头承认。

这正是他这几天想出的策略。

有了系统的支持,每日能够提供十万份的胡辣汤、青菜和大肉包子,

几天下来,他的储备已经远超需求。

与其让这些资源浪费,

不如将其充分利用。

仅依赖那五百名官兵来提升声望,实在效率太低了!

江河县的官兵虽然不多,然而涌入的灾民却是大有人在!

“要想吸纳这些灾民,其实并不困难。”

郭嘉目光扫过灾民营中的人群,随即转向李杨。

“只需李大人能提供充足的粮食便是。”

确实!

想要吸纳这些灾民,真的不算难事。

只要能给他们提供食物,他们自然愿意听从你的指挥。

“关于粮食,奉孝先生无需忧虑!”

本以为郭嘉会对其他事情表示担忧,听闻只是粮食问题,李杨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

郭嘉审视着李杨,见对方这般信誓旦旦,不禁对此更感兴趣。

如此的胡辣汤、青菜和大肉包子,

即使是地方官吏之子,也难以长期供应吧!

“林明,去,将那些大缸里的粮食展示出来!”

“从这些灾民中选拔壮年加入我们的队伍!”

向旁边的李刚下达了命令,李刚立刻带着笑意行动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供给,李刚已经完全忠诚于李杨。

看着李刚开始组织灾民,李杨则带着郭嘉向县衙前进,把这里的事情交给了他。

关于攻破敌军的策略,李杨还需要郭嘉的进一步建议。

而在灾民营的一角,

“可恶,这个官员周围有官兵护卫,难以下手!”

“张三,别冲动,别忘了我们的主要任务!”

灾民营的偏僻处,几名穿着破旧的年轻男子,正恶狠狠地盯着前方的情形。

李杨的背影,实在让人心生厌恶啊!

听到任务两个字,为首的壮汉,也是咬牙忍了下来!

他们皆是城外黄巾贼寇的线人!

趁着之前城外灾民进城之时,提前潜入!

目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打开城门,让黄巾众人进入城中!

如今城中缺粮!

再等两天,就是他们行动的时刻了!

“发粮食了,有吃的了!”

就在这一群人忍耐之时,看到整个营地,数百人都在兴奋地奔走相告!

其中不少人手中破碗,装满了白花花的胡辣汤,手里还拿着大肉包子!

这一幕让李狗等人都目瞪口呆!

“同乡,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随意拉住一个人,李狗开口询问,得到了让他震惊的答案!

“李大人心地善良,以后我们每天都能享用一碗胡辣汤和大肉包子!”

“听说如果愿意加入军中,每天都能吃饱饭呢!”

这些话像是雷霆般炸开,李狗等人都傻眼了!

难道城中不是缺粮吗?

这些胡辣汤、大肉包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竟然还能吃饱?

李狗身后的一个小伙伴听到能吃饱这两个字,忍不住激动地说道!

“这,这投军居然能吃饱?”

“要不我们考虑投军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