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终于肝满了曹操的好感度

换源:

  司空府。

议事大厅。

这一次,曹操是真切的听清楚了。

正因为听清楚了曹笔的话,他心中才隐隐有些生气。

怒其不争。

在他看来,曹笔或许是为了附和曹昂之言,又或许是胸无韬略,才会顺着曹昂的话说。

但不管如何。

这么说都让他极为失望。

正要开口,一人忽然走了出来。

“二公子也觉得大公子之计可用?”

“可用,当然可用!”

曹笔笑着看了一眼询问之人。

鬼谋郭嘉。

也是曹操的知心人。

在场的人里,最懂曹操的当属郭嘉。

所以郭嘉这么问,一定是曹操的想法。

果然。

曹操也止住了话头,看向了他。

“兄长之言,实乃上上之策。”

“一则我们按兵不动,可以保存实力,趁机壮大自身。”

“二则袁术残暴不仁,等其败亡,我们再以天子名义,名正言顺的占据扬州。”

“兵不血刃拿下扬州,还不是妙计吗?”

曹笔的话落下。

曹昂微微仰头,面有傲色。

但郭嘉等谋士的脸色却是怪怪的。

怎么感觉二公子看似在夸,实则是在阴阳怪气呢?

“不过……”

果然。

众谋士对视一眼,就知道二公子还有下文。

他们立刻洗耳恭听。

“只是不知道兄长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是许昌城里的献帝是天子,还是寿春城里的仲皇帝是天子?”

“父亲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今天子在手,却对谋逆之人视而不见,今后又如何号令群臣,如何兴复汉室江山?”

曹笔两句逼问,立刻让曹昂脸色一白。

是啊!

他只想到了自身,却未考虑到天下人。

“说得好!”

郭嘉身前,一名中年儒士走了出来,铿锵有力的应道:“袁术悖逆谋反,我等身为汉臣,自当携剑击之。”

颍川荀彧。

“二公子所言甚是,嘉附议。”郭嘉也是拱手应道。

其余文武,更是重声求战。

曹昂苍白的脸色又白了几分,但居然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转身朝曹笔行了一礼。

“二弟思虑深远,为兄自愧不如。”

“受教了。”

靠!

没想到曹昂来了个光速拜服。

不仅削弱了方才献策错误的影响,而且还展现了其谦逊的品性。

看得前方的荀彧连连点头。

显然。

对荀彧这样的大儒而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子轩,你既认为应当攻伐袁术,那你心中可有良策!”

好在,此时曹仁走了出来,冲曹笔问道。

“还是二叔人好啊。”

曹笔笑着看了一眼曹仁,挤了挤眼睛,然后就看向了曹操。

“敢问父亲,若是攻伐袁术,有多少兵马,多少粮草?”

曹操答道:“先锋步卒五万,后军十五万,其中十二万步卒,三万骑兵,总计二十万大军。”

“粮草也够大军食用半年。”

曹笔一听,微微摇了摇头。

曹操和荀彧,郭嘉等人对视了一眼,才问道:“如此安排,莫非有不妥之处?”

曹笔点点头:“寿春城高墙厚,城内兵马十二万,粮草足以支撑一年,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半年时间,未必能攻破寿春。”

“更何况,北有袁绍,东有吕布,父亲二十万大军出兖州,此二人,难免不会有别的心思。”

曹操点头:“此事我已有计较,袁绍在攻打幽州公孙瓒,吕布数次败于我手,晾他也不敢对我用兵!

“话虽如此,但也不得不防。”

曹笔神色凝重的建议道:

“父亲可让天子写信给袁绍,督促袁绍拿下公孙瓒,以平当年刘虞之怨。”

“袁绍得到天子书信,便可获得刘虞曾经的旧部和百姓支持,如此一来,就会全力攻打幽州,无心南下。”

“至于吕布,倒也简单。”

“徐州士人陈珪陈登父子,此二人素有大志,便是刘备也未能让二人折服,更何况是吕布!”

“父亲可遣人去收买二人,离间吕布和陈宫,令吕布无暇对我们用兵,而且父亲今后要取徐州,这二人也可作为内应。”

曹笔一番叮嘱,听得曹操连连点头。

“如此,便可万无一失。”

曹操笑道,“还是子轩你思虑周到。”

荀彧和郭嘉也是心生敬佩。

曹笔心中笑笑,面上却是神态自若,看向了曹操:“父亲,后患已除,可以安然用兵了,不过我建议等一个月再出兵。”

曹操神色不解:“为何?”

荀彧和郭嘉也露出好奇之色。

曹笔笑道:“每年江淮一带年半时分,皆有暴雨,而寿春地处淮水,地势低洼,极易引水。”

“父亲三月出兵,可在沿途挖掘壕沟,待五六月暴雨至,便可引水入城,虽不至于淹没寿春,但足以令城内积水成河。”

“积水时间大致能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此一个月,寿春无清水可用,若是擅用污水,必定惹来下痢,致百姓,士卒劳病,届时父亲再趁机攻打,或有奇效。”

寿春地处江淮一代,每年六七月都有梅雨。

梅雨一下便是十天半个月不停歇。

便是在后世,特大暴雨下来,城中都会积水,更何况是古代地下水利不怎么样的情况下。

到那时。

城中取水的水井,池塘都会溢满而出,混杂各类杂物,常人喝了,不生病才怪。

“你竟还知天象?”

“不仅知天象,还能加以利用。”

大厅中的文武听完后,全都是一脸的惊叹状。

最后,曹操大笑着起身,满脸都是骄傲:“我儿大才啊。”

“哈哈哈,好!”

“就依子轩所言。”

“我正好借这一个月时间,先稳住袁绍,然后再派人去收买陈珪,陈登父子。”

曹操看着曹笔,越看越是喜欢。

叮……

曹操的好感度来到了98%。

一次加了这么多,是曹笔没想到的。

就差2%就能满。

见状。

曹笔打算趁热打铁,先把曹操的好感刷满了再说。

“孩儿还有话说。”

“还有?”

曹操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还有多少惊喜要给他,连忙笑道:“你且说来。”

曹笔拱手道:“孩儿有骑兵三千,日夜训练,名为背嵬军。”

“愿为先锋,拔得头筹,已壮大军声威!。”

嗡!

这番话掷地有声,令人热血沸腾。

便是曹操也有些激动,大笑着从身后取下了挂在一旁的佩剑,走下来交到了曹笔手中。

“令!”

“我儿曹笔为先锋,统兵三千,先征袁术。”

众文武悉数拱手。

“诺!”

“叮……恭喜宿主,曹操好感度已满!”

不仅如此。

大厅之中,文武的好感度都是蹭蹭的往上涨。

好几个都超过了90%。

曹笔喜滋滋的接了曹操的佩剑,满脸的笑容根本就停不下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