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分粥

换源:

  九江郡、庐江郡和豫章郡现在属于秦昭管辖。

将来会推行屯田制度。

让他们自力更生。

实现自给自足。

秦昭要做的。

就是开仓放粮。

尽力救济百姓。

这样他可以救更多快要饿死的百姓。

也能赢得更多民心。

相比于那些只知道穷兵黩武的诸侯。

秦昭的举动才是真正仁义的体现!

……

第二天。

秦昭在皖城主持开仓放粮的工作。

大批百姓慕名而来。

他们大多衣衫破烂。

瘦得像皮包骨。

老人、妇女和孩子都一样。

瘦得只剩骨头。

手里拿着破碗。

如果连碗都没有。

秦昭还会让人给他们发放。

在安徽城东边。

粥棚外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秦昭特意派了两百个士兵去维持秩序。

防止有人抢粥。

“别急!一个个来!”

“千万不能挤!”

“每个人都有份!”

秦昭在现场查看施粥的情况。

只见大锅里煮的是稀粥。

上面飘着几片菜叶。

有点鱼腥味。

勉强能填饱肚子。

如果是真正的难民。

肯定不会挑剔这种粥。

不过秦昭却皱起了眉头。

“主公,有什么不对劲吗?”

刘伯温看到秦昭好像不满意。

便问道。

秦昭摇摇头:

“这样的稀粥,别说老人小孩和妇女,成年男子能吃饱吗?”

“这……主公,只要不饿死他们就行,要让他们吃饱,那是不可能的。”

刘伯温尴尬地笑了笑。

这时。

站在一旁的华歆上前说话:

“大都督,我有个事情,不知该不该提?”

“尽管说。”

“我发现有些难民虽然外表狼狈,穿着破烂,但他们看起来精神饱满,不像饥饿的人。”

华歆眯着眼睛说:

“出于好奇,我就让人跟踪了他们。

这些人根本不是真正的难民,他们家境富裕,根本不缺吃喝!”

“还有这种事?”

秦昭惊讶了。

自古以来。

爱占小便宜的人数不胜数。

秦昭现在开放粮仓救济难民。

但就是有些人想趁机捞一笔。

想从秦昭这里免费蹭饭!

反正秦昭是在施舍。

不吃白不吃。

毕竟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这些刁民,该杀。”

陈宫在秦昭身边气愤地说了一句。

然后建议秦昭:

“主公,这种事情必须制止。”

“这些刁民装成难民来领食物,真正的灾民就很难得到援助了。”

“……”

秦昭皱眉说:

“关键是如何分辨哪些人是来混吃混喝的?”

“这……”

陈宫、刘伯温、华歆等人都很头疼。

毕竟。

难民的身份不容易辨别。

万一冤枉了好人。

对秦昭的声誉也会有影响。

陈宫想了想。

提议道:

“主公,不如让难民们互相举报冒领救济粮的人?每举报一个,该难民就能多得一份救济粮。”

“难说。”

秦昭摇头:

“难民们不一定敢举报别人。

反正他们也不会饿死,为了那一口粮,值得冒这个险吗?”

“如果因为举报而被其他人怨恨,导致举报的难民被害,那我不是好心办坏事了吗?”

听到这里。

陈宫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欠妥。

宁做太平时代的狗。

不做乱世中的人。

生在动荡的年代。

法律失效。

街头横尸遍野。

政府早已无法控制。

秦昭思考片刻。

突然灵机一动。

说道:

“有了。”

“华歆。”

“在!”

“你来负责打开粮仓,帮助难民。

从明天开始,让手下往粥和饭菜里加点沙子。”

“遵命!”

华歆立刻答应。

他没想到秦昭还会用他。

而且是重用。

这让华歆感到受宠若惊。

秦昭看中的是华歆的能力。

更是他的为人。

华歆在扬州有很高的声誉。

而且正直清廉。

救灾的官员如果不清廉。

怎么行呢?

华歆对秦昭的好感倍增。

直接跪下。

尊称秦昭为主公。

秦昭也很乐意接受。

让华歆暂时代理庐江郡太守。

全面负责发放粮食的事宜。

“迟智”的陈宫疑惑地问:

“主公,这样恐怕不合适吧。

往食物里加沙子,难民们会有怨言的……”

“怨言?”

秦昭微笑道:

“公台,为了活下去,别说沙子,就算碗里有石头他们也会吃下去。”

“那些冒领救济粮的人,才是真正让人难以下咽的。”

“主公英明!”

陈宫这才理解秦昭的用心良苦。

“咦?”

这时。

秦昭注意到不远处的粥棚中有两个美女正在忙碌地分粥。

她们穿着粗布衣服。

一手拿着勺子。

一手擦去额头的汗。

忙着为排队的难民舀粥。

那不是秦昭设立的粥棚。

而是私人设立的。

以华歆、乔玄为首的地方豪族响应秦昭的号召。

纷纷拿出家中多余的粮食救济附近百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