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县牢房内,一名官兵手持大碗,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着汤饼。
那碗汤饼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和辣油香,瞬间弥漫在整个牢房之中。
被扣押的黄巾贼寇们闻到这诱人的香味,纷纷聚集在牢门前,眼巴巴地盯着官兵手中的食物,口水直流。
“这香味,简直让人无法抗拒。”
“这些狗兵真是享受,我们却只能在这里受苦。”
“求求你们,给我一口吃的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你们这群狗官,快拿来给本大爷尝尝。”
“……”
牢房内充满了各种声音,有愤怒的咒骂,有绝望的哀求,但更多的是对食物的渴望。
这现代方便面的香味,哪里是这些古代人能熬住不眼馋的。
牢房外,林业带领着一队官兵,听到牢内的动静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大手一挥,命令手下将准备好的白粥和肉食抬进牢房。
“军侯大人,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跟随在林业身后的亲兵有些不解,因为他们的主公沈昊并没有明确指示要这样做。
林业瞥了亲兵一眼,解释道:“你懂什么?主公心怀大志,正需要扩充兵力。”
“这些黄巾贼寇虽然被俘,但若能收编他们,必将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
亲兵听后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指着天空,示意林业看某个方向,但话语却未明言。
林业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明白亲兵的意思。
沈昊让他们这些官兵享受如此待遇,显然是有更大的图谋。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全力支持主公,因为沈昊对他们恩重如山。
在林业看来,沈昊此举虽然冒险,但绝对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
他相信,只要跟随主公的脚步,他们一定能够开创出崭新的未来。
“就算主公是要……”说着指向那高远的天际,随即坚定地说道,“我们也必须毫不犹豫地遵从。”
牢房内,林业一行人刚刚踏入,就听到了一个刺耳的谩骂声:“你们这些狗官,若有本事,就给我一碗吃的!”
“军侯大人,您来了。”看守黄巾贼寇的官兵见到林业,纷纷起身,恭敬地打招呼。
“去,把骂得最凶的那个人带出来。”林业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官兵们立刻行动。
没过多久,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被带了过来,跪在林业面前。
“刚才是你骂得最凶?”林业问道。
“呸!你们这些奸贼、恶贼、逆贼!”男子毫不畏惧地回应。
面对这般的贼寇,林业的脸上没有怒色,反而笑了起来。
他要找的,就是这样的硬骨头。
“给他一碗加了肉食的白粥。”林业吩咐道。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散发着肉香的白粥被端到了男子面前。
“来,吃吧。”林业将白粥放在男子面前,男子显然有些惊讶。
“怎么?刚才不是嚷嚷着要吃的吗?怎么现在反而不吃了?”林业笑着问道。
被林业这么一激,男子毫不犹豫地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每一口白粥都甘甜可口,尤其是其中的肉食,更是让他回味无穷。
这是他吃过的最美味的米粥。
很快,一碗白粥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他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边,然后闭上了眼睛,仿佛得到了解脱一般。
“吃了这最后一顿饭,我也算是不虚此行了。”他轻声说道。
双眼紧闭的男子,脸上满是决绝的神情,他心想这碗鲜美的白粥恐怕将成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餐。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预想中的厄运并未降临。
当他重新睁开眼睛时,眼前竟又多了一碗热气腾腾、还加了肉食的白粥。
“这,这是?”男子惊愕地看向林业。
只见林业微笑着站了起来,温和地说:“我家主公宅心仁厚,明白你们都是因生活所迫才无奈加入黄巾军。”
“现在天寒地冻,特意让我们准备了热粥和肉食,希望能为你们驱寒送暖。”
随着林业的话语,外面的官兵们抬着装满白粥的大缸走了进来。
白粥和肉食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牢房内,让所有的黄巾贼寇们都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在官兵的分派下,一碗碗加了肉食的白粥逐一送到了他们手中。
“这……这真的是给我们的吗?”有人颤抖着声音问道。
“天呐,这么美味的白粥,竟然真的是给我们的!”另一人激动地说。
“我……我之前还错怪了大人,真是该死。”有人边吃边哽咽着说。
“如此仁慈的大人,我从未见过。”又有人感慨道。
“……”
整个牢房内,惊叹声此起彼伏,许多人吃着白粥不禁泪流满面。
对他们来说,这确实是一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想到自己之前还曾打算攻城抢掠,而现在这位大人却不计前嫌,给予他们如此厚待,他们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沈昊充满了感激。
见时机成熟,林业也是对着身后的手下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心领神会之下,也是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大人,夜晚寒气大,来,尝尝这热乎乎的汤饼。”
一边说着,一边将放好配料浇了热水闷盖着的碗递到林业的手中。
林业接过碗,揭开盖子,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
那黄橙橙的面饼和上面的肉食让周围的黄巾贼寇们看得目瞪口呆。
其中一名男子更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眼中满是羡慕和渴望。
“咕噜。”
咽了咽口水,黄巾男子谨慎地接近林业,轻声试探:“大人,您每天都吃这样的食物吗?”
他指的是碗中的汤饼和大块牛肉,这在普通百姓中可是难得的奢侈。
对方居然毫不犹豫地一口吃了好几块牛肉。
“怎么?你也想吃?”
黄巾男子眼中闪过一丝渴望。
林业见状,直接摇了摇头,然后神情严肃地开口补充道:“我家主公有令,只有我们这些士兵,才能每顿都享用这样的美食。”
这句话在空旷的牢房内回荡,如同一个响亮的号召。
原本绝望的黄巾男子眼中突然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立刻跪在地上,急切地说:“大人,我愿意投降!我想当兵,我想投靠主公!”
其他黄巾贼寇也纷纷醒悟,纷纷跪在牢房门前,齐声高呼:“大人,我们愿意投降!请让主公收留我们,我们愿意为主公效力!”
林业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二天清晨。
县衙内。
沈昊正准备激活系统空间中的袁天罡等人。
突然,林业急匆匆地闯入,面带喜色地报告:“主公,好消息,黄巾贼寇已经全部投降了!”
沈昊听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疑惑地问:“这么快?一夜之间,他们为何就决定投降了?”
他就睡了一觉,怎么好端端的,黄巾贼寇全部都想投降了。
林业解释道:“主公,事情是这样的……”他详细叙述了昨晚如何成功招降黄巾贼寇的经过。
听完林业的叙述,沈昊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不由得感叹道:“原来如此,是这几日的伙食起了作用,难怪他们会这么快投降。
随后,林业提出:“主公,黄巾贼寇愿意投军,此事还需您定夺。”
说完,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沈昊的决策。
沈昊摸了摸下巴,开始认真思考。
他明白,虽然黄巾贼寇人数众多,但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不过三千人,而且昨晚的偷袭已经让他们损失了六百多人。
然而,九门县内的官兵数量有限,即使经过招兵,也不过一千三百人左右。
因此,沈昊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黄巾贼寇人数大于现有的官兵数量,贸然将他们加入军队,是否会引发动乱?
正当沈昊犹豫不决时,大堂门外传来了刘伯温的声音:“主公,勿忧。”
他缓步走进大堂,向沈昊行礼。
看到刘伯温出现,沈昊有些意外,因为昨晚他们分别时,他曾告诉刘伯温明日有要事处理,不必来找他。
刘伯温解释道:“主公,我得知此事后,觉得您可能还在县衙,所以特意前来。”
沈昊询问刘伯温为何说“勿忧”。
刘伯温微笑着分析道:“主公,黄巾贼寇首领已死,剩下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只要我们妥善安置他们,就不会引发动乱。”
“不过,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可以考虑将这批黄巾军成员分批编入我们的军队中,观察他们的表现,以此判断他们的忠诚度。”
接着提醒沈昊道:“主公,您是否还记得城外那五千被扣押的老弱妇孺?”
随即,意味深长地说道:“他们都是这些黄巾军成员的亲朋挚友。”
“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接入城中,不仅可以增加城中的人口,还能通过他们来牵制那些黄巾军成员,防止他们生乱。”
沈昊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不由点头称赞道:“伯温,你的这个计策真是妙啊。”
随后,沈昊转向林业,命令道:“林业,你就按照伯温的计策行事,先将三成的黄巾军成员打乱,编入我们的军队中。”
“同时,也要把那些被扣押的老弱妇孺接入城中,以此牵制他们。”
“是。”林业也是双眸发光地看着刘伯温,随即,领命退下。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