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潜龙在渊

换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益州易主已有多年。百姓们早已将刘璋抛之脑后,政界和军中也迅速完成了以刘备为核心的重组。

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立下功劳的,背弃刘璋转而支持刘备的,以及在刘璋投降后加入刘备阵营的,都得到了丰厚的封赏。刘封因功被封为副军将军,比起前世那个副军中郎将,可谓是天壤之别。

“哎呀呀,这升迁速度,不愧是老板的儿子。”辛伍调侃道。

“少胡说八道,这都是我凭实力挣来的。”刘封反驳道。

“呵呵,现在都会用流行语了,不错嘛。”

对于辛伍时不时冒出的网络用语,刘封早已见怪不怪。他一边和辛伍闲聊,一边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然而,与刘封的悠闲不同,成都的议事厅里却是日复一日的激烈交锋。这一切,还要从刘备在接受刘璋投降后,破格提拔的两名令人大跌眼镜的人物说起,他们就是刘巴和许靖。

辛伍曾经提到过的许靖,是一位经历颇为坎坷的人物。他正是那位给曹操等人品评人物的许劭的堂兄。

然而,与他那名满天下的名声不同,法正却评价他“徒有虚名”,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刘备却偏偏对他青睐有加,任命他为左将军长史,以此来招揽更多的人才。

“这就像‘战国策’里,那个买千里马骨的故事。”刘封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那个国王派人花高价买千里马的骨头,结果那些养马的人以为国王真的求贤若渴,纷纷带着自己的千里马前来投奔的故事,对吧?”辛伍兴奋地说道。

“哟,没想到你还挺懂的嘛?”刘封有些意外。

“嘿嘿,郭隗真是聪明,用一堆没用的骨头就换来了那么多千里马。”

“……唉,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郭隗买的不是马骨,而是用这个故事说服了燕昭王,让他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

“……”

与许靖不同,刘巴对刘备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当初,刘巴奉曹操之命前往荆州时,就曾力劝刘璋阻止刘备入蜀。后来,刘备占据荆州后,他又远避交阯(今越南北部)。直到刘璋投降,他才不得不归顺刘备。

刘备正是凭借着这种不计前嫌,广纳贤才的气度,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能人异士前来投奔。

“问题是,短时间内涌入的人才太多了吧?”辛伍问道。

“光把人才招揽过来还不够8,还要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还要安抚益州本地的豪强势力,这其中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刘封解释道。

“是啊,能在短短几年内就理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诸葛亮的确有两把刷子。”

刘备的名声固然重要,但益州毕竟是刘备原本占据的荆州南部两倍大的势力范围。更何况,刘备获得南郡等荆州南部四郡的时间,距离他夺取益州也才过去没几年。这就好比一个人,还没消化完上一顿大餐,就又吞下了一块更大的,不闹肚子才怪。

然而,诸葛亮却在短短三四年内就完成了这一切,其能力可见一斑。

“更厉害的是,他在这期间还一直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辛伍提醒道。

“哈哈哈,这次没事,前世这个时候,我可是没少和人起冲突。这次我低调行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刘封自信地说道。

益州的根基尚不稳固,这正是前世刘封最为自负,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的时期。但另一方面,那也是他身边聚集了最多人的时期。

在益州派和荆州派,以及豪强和非豪强的对立中,刘备长子的身份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一旦成为派系斗争的中心,无论刘封是否愿意,都会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继承人之争中,最终只会重蹈前世的覆辙。

因此,刘封选择了闭门谢客,主动断绝与那些拥有政治资源的人来往。当然,他偶尔也会和马超、庞德、庞统、张任、郭准等关系较好的人聚一聚,但由于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交情,所以也没人觉得奇怪。

“庞统先生算是诸葛军师那一派的,而且除了打仗,他对其他事情也没什么兴趣。真不知道他那脑袋里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辛伍说道。

“马超将军虽然名声在外,但他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大。他朋友不多,又是凉州人,再加上和那些异族关系密切,所以很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刘封解释道。

“所以说啊,你就是太谨慎了,小心谨慎过头就成‘家里蹲’了。”

“‘家里蹲’?”

“就是宅男,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两个人走了进来。刘封刚才光顾着和辛伍聊天,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靠近。那两人看到刘封的样子,也不禁摇了摇头。

“公子,您又在自言自语了?小心隔墙有耳啊。”其中一人说道。

“你这家伙,怎么跟公子说话呢!”另一人连忙呵斥道。

不过,他的语气并不严厉,所以被训斥的那个人也只是翻了个白眼,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

看着眼前这两个人,刘封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你们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公子!”

看着眼前这两个值得信赖的伙伴,刘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忽然想起三年前,自己与他们初次相遇的情景。

刘璋在成都投降,将益州牧的印绶交给了刘备。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混乱却远未平息。益州各地仍然残留着不少效忠刘璋的势力,而那些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豪强们,也都在观望局势,伺机而动。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争斗不休的时候,刘封知道,自己该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