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曹操韬光养晦,发布求贤令

换源:

  赤壁的熊熊大火,烧碎了曹操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

曹军战船在火海中化为灰烬,士卒伤亡惨重,曹操率领残部狼狈北撤。

一场惨败,让整个北方陷入了萧条与恐慌之中。

昔日繁华的邺城,如今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铺大多关门歇业。百姓们面带愁容,行色匆匆。

曾经热闹非凡的酒肆,如今门可罗雀。

偶尔有几个顾客,也是唉声叹气,谈论着赤壁之战带来的灾难。

然而,曹操并未被失败击垮。

回到邺城后,他痛定思痛,决心重振旗鼓。

为了恢复北方的元气,壮大自己的实力。

曹操颁布了《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此令一出,在北方掀起了轩然大波,士人阶层一片振奋。

那些原本因出身卑微、品行瑕疵而被埋没的人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纷纷收拾行囊,奔赴邺城,渴望在曹操麾下一展身手。

一时间,邺城的客栈、馆舍人满为患。

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对《求贤令》的议论。

一日,曹操在丞相府大宴群臣。

酒过三巡,曹操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豪迈地道:

“一次赤壁战败,算得了什么!北方的基业仍在孤手中。”

“孤要让天下人知道,孤不会就此倒下!”

贾诩连忙起身,恭敬地道:

“丞相英明神武,此次战败只是一时之挫。”

“如今颁布《求贤令》,广纳贤才,北方重振指日可待。”

“假以时日,丞相必能成就大业,统一天下。”

曹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但随即,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长叹一声:

“只可惜,当初没有听从先生休战养民之计。”

“孤贸然发动赤壁之战,才导致如今的局面,有负先生的良苦用心啊!”

赤壁战前,贾诩肃然拱手,向曹操进言: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

“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这以经济固本、政治抚民、军事威慑南土的谋略,极具前瞻性。

只可惜,曹操急于统一天下,未纳此计。

贾诩谦逊地笑了笑,拱手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况且当时局势复杂,做出决策并非易事。”

“如今丞相能及时反思,调整策略,实乃北方之幸,天下之幸。”

曹操端坐在雕花檀木榻上,左手按剑,右手执着酒爵,仰头豪饮,酒水顺着胡须滴落。

酒过三巡,他目光如炬,扫视在座的诸位谋士,开口问道:

“荆州之地,如今是何态势?”

荀攸起身,双手抱拳,神色恭敬:

“启禀丞相,刘备借得荆州南郡,孙刘联盟愈发稳固。”

“如今荆州百姓渐安,军备也在不断扩充。”

曹操手中的酒爵顿在半空,微微皱眉,重重叹了口气。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

他统一天下的计划受阻,心中难免存在些许不甘。

荀攸稍作停顿,话锋一转:

“不过,老臣近日收到密报,荆州刺史刘琦不甘寄人篱下,已南下岭南自立。”

曹操原本阴霾的脸上瞬间云开雾散,不禁抚掌大笑:

“哈哈!刘备自诩仁义,一心想笼络人心。”

“如今连刘琦都离他而去,他脸面该往何处搁?”

“诸位试想,刘备费尽心思才在荆州站稳脚跟。”

“刘琦这一走,荆州内部必然人心浮动。”

“孙刘联盟看似坚如磐石,实则各怀鬼胎,刘琦此举,说不定会让他们心生间隙。”

程昱笑了笑,点头附和:

“丞相所言极是,刘琦带走一部分兵马与物资,刘备的实力必然受损。”

“且岭南路途遥远,刘备鞭长莫及,想要夺回控制权,谈何容易。”

荀攸沉思片刻,接着道:

“刘琦初到岭南,立足未稳,刘备与孙权说不定会趁机发难。”

“我们可坐山观虎斗,待他们两败俱伤,再挥师南下,定能事半功倍。”

曹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不错!传令下去,密切关注荆州与岭南的局势。”

“派细作混入其中,收集情报,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众谋士齐声领命。

曹操重新坐回软榻,端起酒爵,又灌了一大口酒。

酒液下肚,他心中的谋划愈发清晰。

刘琦南下自立,是上天赐予他的绝佳机会。

只要把握得当,不仅能打破孙刘联盟的制衡,还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