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孔墨的话,众人不由冷汗直冒。
若真以目前的两万人,无坚城为依靠,直接与装备齐全的黄巾贼在野外交锋。
恐怕将会直接败亡。
朱儁闻言,双眼微微咪起,然后转头问张超道:
“张司马制定计划前有否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张超气恼道:
“回将军,斥候主要打探敌军动向,未有打探敌方数量。”
“请将军莫听黄口小儿胡言,哪有如此容易扩军十万,莫非是天兵下凡相帮不是?”
孔墨继续道:
“将军莫不闻孙子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乎?”
“莫论有否扩军,单原先汝南近六万的黄巾贼,以城之坚,以兵之众,同样非我方可敌。”
“我方去攻打阳翟,以少攻多违背兵法之道,岂非取败之理?”
朱儁单手托下巴,另一只手缓缓敲着桌面道:
“敌军数量增长与否再遗斥候前去阳翟一探便知,无需多言。”
张超连忙起身拱手道:
“是。”
但孔墨却在突然出声道:
“将军大可不必,不知彼何只为取败之理其一,尚有其它请将军听后再作行动。”
朱儁嘴角微微向上扯动,然后道:
“可。”
“取败之理其二,以劳击逸,我方行军半月有余,黄巾贼攻取阳翟后一直休整,再违兵法之道。”
张超听后双眼已经想要喷火地看着孔墨。
但孔墨理也没理他,继续说道:
“取败之理其三,敌方连破数城,挟新胜之威,士气正高涨时,我方欲与之正面交锋实属不智之举。”
“取败之理其四,斥候无一于外侦察,我方对战场的消息掌握不足。”
孔墨说的四个取败之理就如一记记响亮的巴掌,把架空朱儁后,制定作战计划的张超抽得头晕脑涨,眼冒金星。
但依然强行道:
“汝何以得知我军斥候安排?莫不是随意诈骗吾等?”
孔墨听后一笑,然后道:
“现在若有斥候在外查探,我等在官道上骑马飞奔向军营,岂会无人阻拦?”
朱儁听后看向全场,竟然无一人敢出面反驳,马上怒从心火起。
自己作为名义上的主帅,虽被架空,但取胜后自己亦可分得些许功劳,若然战败他们可是敢把责任全推到自己身上的。
于是拍案道:
“马上安排斥候营分三批次,不间断向外侦察敌情!”
一名将军起身,拱手道:
“诺。”
随着那名将军正想退出去时,孔墨再道:
“请将军遗斥候马上探知城內的贼军动向及营地附近动态。”
那名将军点点头道:“可。”
不知他的意思的朱儁回头向孔墨道:
“贤侄既然提出四败之理,又言是为救叔父而来,现在又请派斥候探查情报,不知是否有良策可解此困境?”
“良策不敢言,草民猜测黄巾贼势大,必不会坐等我方前去攻城。”
“而会乘势出击,发挥兵多的优势,与我等野外交锋。”
张超闻言不由再次讥笑道:
“刚才还说黄巾军借以坚城令我等无法获胜,现在又说会出城作战,岂不可笑乎?”
朱儁再也忍无可忍,毕竟这是有可能危及全军生命的事,于是指向两个帐内士族子弟将军道:
“张司马已醉,尔等扶他回营休息。”
两名被点名的士族将军也知道目前情况危急,于是听命把张超架了回去。
看到张超被送走后,孔墨继续道:
“不若等斥候回报时再谈如何?目前大多仅为草民猜测,得知确切情况后再谈对策不迟。”
“可,众将于帐内休息,等斥候回报。”
一个时辰后,一声通传道:
“报!斥候有信息回报!”
“马上进来!”
只见一位风尘仆仆的士卒入内拱手道:
“报告将军,我方发现敌帅波才率军从三面出城,数量或超十万名。”
“并且向我军营地进发,隐有包围之势。”
帐内的众将大惊,朱儁则挥手示意出去再探,然后再看向孔墨道:
“贤侄的猜测正确,敌军正向我方行进,并且人数已超十万。”
“贤侄是否有退敌之法?”
本来趴在桌上睡觉的孔墨被早先入来的陈一点了一下后腰,然后到其耳边细声道:
“公子,快起来!斥候已报公子的猜测正确,将军问你有否办法。”
赶了几天路,本来就疲惫非常的孔墨起来后先喝一口酒,清醒一番后道:
“草民有三策,可帮将军退敌。”
“哦?贤侄细说,若真可行,本战记你为首功。”
“谢将军!下策,将军现在就撒军后退,与黄甫将军合兵一处,然后共击黄巾贼。”
“优势是兵力增多,但敌军依然为自身数倍。”
朱儁想也不想回道:
“此策于我与皇甫将军其后指挥将多有不便,下一策。”
“中策为我军分兵,以步兵夺取阳翟,断黄巾贼后路。”
“其军十数万人,辎重问题严重,一旦后方出事必回头攻城。”
“然后我军再以骑兵对其进行骚扰及协防,只需要保持一段时间,敌军必败。”
“但此策或许对我军伤亡较大。”
朱儁沉思一会儿后道:
“此策可行,暂且先看上策再作决定。”
孔墨点了点头继续道:
“上策同样需要与皇甫将军合作,我军同样分兵两路,先以骑兵诈败后退与皇甫将军合兵。”
“引出一段距离后步卒夺取阳翟,骑兵与皇甫将军后退占领长社,吸引其火力。”
“然后其得知阳翟被占后必定撒军回夺,然后再以骑兵对其进行猛攻。”
“黄巾贼多为乌合民兵,顺风仗可一拥而上,但撤退时被狙击,必定短时间内就大溃败。”
“此策我方损伤当为最小,同时最短时间就可打败敌军。”
朱儁听到后不由拍手叫绝道:
“好你个孔仲麟,看你生得雄壮结实,想不到脑瓜子竟然如此聪敏,世元兄生得个好儿子呀。”
众将听后都不由连忙称赞:
“好计谋,以此良策,我方必定大胜而归。”
朱儁立即下令:
“众将听令,兵分两路,路以我首夺取阳翟,一路以张超司马为首诈败后退与皇甫将军会合。”
在帐中的众将起身拱手道:
“我等遵令!”
连原本被赶走,后又回来的张超也起身道:
“末将遵令!”
然后朱儁就书写一封信说明战法后给到斥候加急送往皇甫嵩处。
安排完一切后,朱儁笑着问孔墨:
“贤侄想回后方或与我一同夺取阳翟?”
孔墨起身,昂首傲立道:
“自然与叔父一同前去夺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