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血?
什么玩意?
下一刻,刘辩就顿悟到:自己的血可以代替真龙血。
皇族便有真龙血脉!
意外学了仙术,刘辩更高兴了,对杨奉和李乐也更热情了。
而俩人看出刘辩的真心实意,归附心也更强了。
俗话说的好:情感是相互的。
即便是智商不高的贼寇,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心。
“两位将军可愿意留下参加宴会?”
寒暄之后,刘辩向俩人发出了邀请。
杨奉和李乐对视一眼,都有些踌躇。
而杨彪和王朗等人则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刘辩顿时明白了:杨彪等人不欢迎杨奉留下。
不过,这也算是不给刘辩情面,毕竟他已开口邀请了。
这场面就有些尴尬了。
好在杨奉也很懂事,他推辞道:
“敌军未去,还需警戒。”
“我跟李乐的兵擅野战,就留在外面防御吧。”
杨彪趁机道:
“有劳两位将军了,我们会把粮食军属,送到城外。”
杨彪这话抢在了刘辩前面,这就有点越俎代庖了。
刘辩虽然未说什么,但已有些不爽了。
因为这关乎自己威仪。
但自己又的确身在杨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刘辩亲自把杨奉李乐送到城外,临别时还道:
“凉州兵凶悍,两位将军小心。”
杨奉李乐感动不已,当场表示誓死护卫。
刘辩又勉励他们一番,才返回了城中。
只是,刘辩知道,光勉励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切实的利益。
尤其是对于短视的贼将来说,需要有眼前的利益。
杨彪作为沉浮宦海数十年的老臣,
自然更明白这个道理,他道:
“殿下,微臣家中还有些财物。可拿来赏赐给杨奉、李乐。”
王朗担心刘辩脸皮薄,不好意思要杨彪的财物,便附和道:
“杨奉李乐乃贼兵,想要他们臣服,必须官职或者财物。”
“如今殿下并无什么官职可赏,便只有财物赏赐了。”
刘辩点头:
“两位爱卿说的不错。”
然而,他话锋一转,又道:
“但财物赏赐未必能打动人心,况且董卓更给出的财物和官职更多。”
“试想一下,若是这时候董卓用重金拉拢杨奉、李乐会如何?”
杨彪和王朗闻言,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显然,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威胁。
杨彪当即跪在地上,请罪道:
“老臣糊涂,竟没想到这一层,殿下英明睿智!”
杨彪是发自真心的感叹。
王朗佩服之余,更愧疚道:
“老臣也没能为殿下分忧,实在无能。”
“而且,刚才我等对杨奉李乐无礼,恐会促成他投向董卓。”
刘辩忙拉起俩人,道:
“你们二人都是内政肱骨大臣,不擅谋士之策也应当。”
杨彪和王朗心中愧疚之余,对刘辩也越发敬佩了。
杨彪担心道:
“杨奉李乐有五千兵,能决定此次大战的成败。我们该如何稳住他们?”
刘辩等得就是这句话,他故作为难道:
“其实,要安抚杨奉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只是会让杨大人受些委屈。”
杨彪微微一楞,旋即明白了:
“殿下是想……我承认杨奉是杨家后人?”
刘辩坦诚点头:
“当然,杨大人若是为难,可以另想办法。”
杨彪只犹豫了一瞬,便道:
“不为难,只是接纳一个族人,就能解殿下烦恼,值得!”
“况且,若能收编河东贼军,我杨家也算是立下一功劳。”
刘辩知道杨彪有点不可以。
毕竟杨家这种清流最看重名声。
让杨奉这种贼人入族谱,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为了刘辩,杨彪甘愿受委屈。
这让刘辩意识到:杨彪言行虽有时会有所僭越,但他是真为自己着想。
刘辩屏退了左右,冲着杨彪行了大礼。
杨彪诚惶诚恐的跪下,劝阻道:
“殿下万不可如此,折煞微臣了。”
刘辩认真道:
“我感谢杨大人仁义宽厚,愿意接纳杨奉,解我危局。”
“另外,是向杨大人道歉。”
“其实,我在召杨奉来的时候,就打算让你收他入族。”
“因为我知道,杨奉肯定会来,而您迫于局面也会收他入族谱。”
这一番话说完,杨彪却老怀欣慰了。
不仅因为弘农王跟自己坦诚相待,
更因为弘农王的这份心计!
只有谋略果敢并存,方为帝王。
否则,要一废柴何用?!
杨彪哈哈大笑:
“苍天有眼啊,我汉室有望啊!”
刘辩再次道:
“我想拜大人为老师,不知大人可否愿意?”
帝师?
哦~不!现在是弘农王师!
但杨彪就是有种要做帝师的感觉和荣耀。
自己怎么会不愿意?!
杨彪激动的浑身颤抖:
“好!好!”
刘辩急忙行了拜师礼。
杨彪高兴之余,当即派人去请了当地族老,想让他们做见证,收杨奉入族。
为了显示隆重,杨彪还让人设了香案祭坛,并且亲自撰写杨奉的族志。
另一边,杨奉和李乐回到军营之后,冷静下来的他们有些愤愤了。
李乐哼道:
“竟然只给我们都尉之职?!此外别无赏赐。”
“你我二人皆是几万人的主帅,按道理也应该封个将军。”
“他这是打发要饭的呢。”
“要我说,不如投了董卓,他肯定给我们更多。“
这时,李榷的使者恰好来了:
“只要两位将军归顺,便赏赐黄金万两,另封两位做扬威、扬武将军!”
李乐大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