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带兵,携裹了李乐军跟我们一块冲杀。”
不得不说,李榷真相了。
若是按照他的计划,搭配李乐的主动,刘辩那边就危险了。
可惜,李榷的计划有个弊端。
那就是谁去冒险、劝降李乐?
郭汜是不会去的,他推辞道:
“李兄嘴巴好使,而且计划是你提出来的,你去劝降李乐。”
“我带兵冲锋。”
李榷犹豫了一会,拒绝了。
因为这计划实在冒险,况且他也信不过郭汜。
大家都是不择手段的一路货色。
信任?
太奢侈了!
况且,李榷也有些怀疑:
“那刘辩未必有我说的这般厉害,敢冒险去劝降。”
“所以,李乐很可能是投降了,他才去慰问的。”
郭汜懒得想了,动脑子太难为他了,他道:
“我们静观其变,或者直接杀上去就是了。”
李榷踌躇再三,道:
“还是请求援兵吧。”
“就说河东白波贼来助刘辩,加上杨彪援军,敌人两万,我们不敌。”
郭汜有点担心:
“对面敌军不过万余,我们谎报军情,会不会被相国责罚?”
李榷目光不善的撇着郭汜,斥道:
“万余?你郭汜侦查清楚了?”
郭汜被看得有些不自在。
其实,麾下斥候侦查敌军数量都是估算,但也差不了太多。
不过,你要较真起来就没法说了。
所以,此时说敌军万余还是两万都可以。
郭汜便示弱的摇了摇头。
李榷接着道:
“我们说敌军有两万,那么相国肯定会派重兵。”
“到时我们一鼓作气的拿下弘农,再杀点贱民充数就是了。”
杀良冒功是凉州军很常用的手段。
所以,郭汜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李榷继续道:
“另外,我觉得相国可能不会继续增兵了。”
“如今袁绍、鲍信等人都逃去了关东,八成是要闹事。”
“相国的兵力还需要防备关东诸侯。”
“所以,跟弘农这边和谈也不一定呢。”
郭汜不由点头:
“对啊,弘农这边都是乌合之众。”
“若是我们强逼,反而让他们凝聚。”
“若弃之不顾,再加以封赏,必会让他们自乱。”
两人统一了意见后,一边派人回京求救,一边带兵后撤十里。
当李乐得知李榷郭汜后撤的消息后,他明白了:
“这俩人是认定我投靠刘辩了。”
“害怕之余撤退了。”
李乐很苦恼,因为自己这算是被迫的投向刘辩了。
且自己还没有挣扎的机会。
“罢了,就去向刘辩示好吧。”
“否则晚了的话,我担心会被弄死!”
李乐被逼无奈的来了杨奉军营。
此时,刘辩已从杨奉这里学到了【箭术专精】。
有了这个远程技能后,刘辩真心高兴,所以跟杨奉交谈甚欢。
等李乐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担心被冷落的李乐急忙进来告罪。
刘辩亲自上前扶起他,安抚道:
“能得将军相助,实乃我之荣幸。”
寒暄之余,刘辩抓着李乐,给他加了三个万能点。
给人加点,这是刘辩拉拢忠诚的独特手段。
但是万能点珍贵,不想在李乐这种庸才身上浪费,
所以,只给了三点。
而这三点也足够改变李乐的心态了。
李乐看刘辩的眼神都变得清澈了不少。
又安抚了杨奉一番后,刘辩才起身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刘辩便将自己存的万能点都加到了箭术上。
结果,【箭术专精】只升了一级。
变成了【箭术大师:箭无虚发、带领弓兵时战斗力加成30%。】
【恭喜宿主箭术提升,力量随之增长20点。】
刘辩恍然大悟:
“因为箭术需要力量,所以万能点加到箭术上后转化成了力量。”
此时,刘辩的力量属性已高达68点了。
刘辩握起拳头,能够感受到自己体内爆发性的力量。
变强了!
刘辩回到弘农县城时,徐荣正在整军备战,热火朝天。
只不过,徐荣觉得弘农情况很不乐观:
“弘农守军和杨家军整备之后得五千人,其中骑兵一千。”
“杨奉、李乐军五千人,战斗力偏弱,且战斗意志不坚定。”
“若是董卓派一万大军征讨,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徐荣曾在董卓麾下任职,所以很清楚董卓军的战斗力。
刘辩这边就算是据城而守,也很难挡住董卓军。
杨彪和王朗也颇为担心:
“殿下不如去往华阴县募兵。”
“我等在此坚守。”
刘辩知道,说是募兵,其实是让自己撤往后方躲藏。
但华阴县距离弘农不过百余里。
且华阴县城不如弘农县城坚固,
若是弘农挡不住,敌军长驱直入,华阴县更挡不住。
与其躲在华阴县,不如在弘农县硬抗,还能鼓舞士气。
所以,刘辩当即拒绝了:
“我会留在弘农,就算战死在弘农,也不去华阴县!”
杨彪和王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敬佩、
他们俩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刘辩的决定没错了。
只是,让刘辩在此冒险,终究于心不忍。
但刘辩却很看得开:
“韩暹胡才还在赶来的路上。”
“加上他们,我们的兵力会更多。”
“而且,董卓未必会来攻击我们,毕竟关东也不安生。”
王朗早就见识了刘辩知人、善谋断,因此深信不疑:
“如此一来,我们倒是暂时安全了。”
“为了消除董卓对我们的敌视,臣可以联合朝中大臣,为弘农王请封。”
所谓请封,不过是向朝廷变相求和的表现。
也就是说,弘农王愿驻守封地,这就是变相的同意董卓了。
这样一来,董卓就会暂时放下弘农王,专心对付关东诸侯了。
不过,京城董卓得知了弘农的情况后,却固执道。
“先灭弘农,消除后患,然后再解决关东诸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