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几日不见,却像是换了人。
假的吧!
王允刚要质疑刘辩的身份,荀攸已骑马来了。
一身薄甲的荀攸略有狼狈,
但他那张俊美的脸在夜色和火光中格外显眼。
刘辩一眼就认出他了,不由喊道:
“荀侍郎!”
荀攸曾做过黄门侍郎,乃是天子近臣,对刘辩自是熟悉。
荀攸楞了一下,才辨认出一身甲胄的竟然是废帝。
他急忙翻身下马,跪拜道:
“参见殿下,微臣有要事禀报,李榷郭汜掳走了皇帝。”
刘辩略微一愣,立刻问道:
“往哪个方向去了?”
“东门!”荀攸略微迟疑片刻,道。
刘辩立刻大喝道:
“杨奉、胡车儿,随我去救回皇帝。”
杨奉等人立刻应和,招呼精骑随着刘辩追去了、
荀攸和王允则愣在原地,还有些发愣。
好半晌之后,王允才道:
“那……真的是弘农王?”
荀攸点头:
“应该是没错了,只是没想到他在马上竟如此英姿。”
听出荀攸话中的欣赏,王允不由哼道:
“荀侍郎对旧帝情义很深啊。”
荀攸看着王允那张乌漆嘛黑、有些滑稽的脸,道:
“何以见得。”
王允哼道:
“京城有三个东门,你却没有告诉该追哪个东门。”
“你是故意不说,让弘农王追不上皇帝。”
“皇帝追不回来,那弘农王就能主事了,甚至旧帝能重做皇帝。”
荀攸没吭声,只是看着战火蹂躏后的京城街道,眼神晦涩。
王允颇有些生气:
“你放任皇帝落入董卓之手,有失臣子本分。”
“是!”荀攸应了一声,转头看向王允。
火光正好照在他俊美如仙的侧脸,给另一边脸庞留下了几分阴影,颇有几分煞气。
荀攸口气幽幽:
“若是皇帝还在京城,董卓必来强攻。”
“到时候弘农王这几千人根本挡不住。”
“王司徒你说,城破后,京城世族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王允没吭声,他太清楚董卓会如何了。
他会杀光京城世族,血流成河。
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该放弃救援皇帝。
王允义正言辞道:
“侍君唯忠,岂能怕死乎?!”
荀攸看着满脸灰却也固执的王允,叹道:
“若士大夫都如王司徒这般,何至于此?!”
“何至于皇帝被掳走?”
“何至于让董卓篡权?!”
“何至于……”
荀攸忽然不想说了。
而王允却无言以对。
荀攸继续道:
“还有这次起事,我们事先约定有族兵上万。”
“可最后呢?只有四五千人。”
“若非弘农王救援及时,我等休矣。”
王允看了看周围,只见自己带来的族兵死伤无数,
其中还有自己很喜欢的侄子。
悲痛和疲倦瞬间涌上心头,王允有些承受不住,颓废的倒在了地上。
“快扶王司徒回去休息。”
荀攸忙让人把王允弄回去休息了。
这时,郑太赶来道:
“郭汜李榷走时候还烧了粮仓。”
荀攸脸色平静,道:
“城中粮食多在世族家中,粮仓那些不过九牛一毛。”
只是……要想让世族们把粮食拿出来,恐怕很难啊。
刘辩这次带了九千军,还要招募新军守城,粮食消耗恐怕也不小。
荀攸顿时觉得有些头疼。
但无论如何,都要让世族们捐粮食了。
而此时的刘辩也很头疼,因为他追到中东门之后,才得知郭汜李榷没从这里走。
城中乱兵不少,抓了人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走的上东门。
杨彪形容有些狼狈的赶来阻拦:
“郭汜李榷骑兵速度快,怕是追不上了。”
刘辩有些犹豫:
“不追了吗?”
其实,刘辩也不怎么想追,因为肯定追不上了。
况且,京城距离虎牢关不过百余里,追逐途中若碰到董卓回援,那就完蛋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迅速募兵防守京城。
否则董卓反攻而来,如何抵挡。
但自己身份尴尬,若放弃追救皇帝,容易被人诟病。
杨彪也深知这个道理,他道:
“殿下可派遣杨奉带兵去追,大张旗鼓,速度却不用太快。”
身边的杨奉立刻懂了杨彪的意思,带着五百兵去追去了。
杨彪再次道:
“殿下需要快速接管城中防务,另外去接应王朗和韩暹的步军。”
“并且让杨奉韩暹等留在河东的军队来京城。”
“那胡珍还有数千精骑,他也可能反攻京城。”
“所以,我们时间紧迫。”
刘辩顿时松了口气,因为杨彪所说正是自己担忧的。
如今,有杨彪愿意支持自己。
那接下来的政令就好说了。
刘辩立刻派人去找王朗、袁隗,让他们带族兵守京城。
自己则集合两千骑兵,准备去接应王朗军。
袁隗等人赶来后,问:
“殿下集合骑兵是去救援皇帝吗?”
不等刘辩回应,杨彪便道:
“已派大将带精骑千余去救皇帝了。”
“殿下集合骑兵去堵截胡珍军、接应更多兵来京城。”
袁隗等人虽不再言语了。
但刘辩看得出来,很多大臣对自己不去救皇帝的行为有些不满。
刘辩当机立断,道:
“不~我要带兵去救援皇帝。”
“接应王朗军哪有皇帝重要。”
杨彪错愕片刻,便明白刘辩是要演戏了,他立刻配合道:
“京城兵少,若无王朗的七千步军,我们守不住京城。”
“况且,胡珍大军很可能会绕过王朗军来攻京城。”
“殿下的骑兵出城,才能在城外牵制。”
孤城难守的道理大家都懂。
大家也明白京城真的需要七千援军,
所以,当牵扯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袁隗等人便没那么坚决了。
况且,众人见弘农王镇定果敢,不似之前那般懦弱,
便觉得这样的弘农王掌京城也是不错的。
所以,有人道:
“既然已派人去追皇帝了,那殿下的军队还是去接应王朗吧。”
刘辩没立刻答应,而是故作犹豫。
“皇帝乃是我至亲弟弟,我们从小一块长大,感情深厚。”
“如今,他有危险,我岂能不管。”
大家见刘辩这认真的样子,不由有些担心了。
恰在这时,有斥候来报:
“胡珍大军杀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