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王朗觉得如今情势紧急、殿下前途堪忧。
所以,王朗送刘辩到了杨奇府上后,便督促杨奇募兵。
另外,王朗还督促他筹备粮草,修筑城池。
弘农县城高门厚,很适合防守。
王朗又让杨奇下令征调民夫:
“弘农县有人口二十余万,征调十万人来加固城墙、备滚木礌石。”
杨奇体恤民众,婉言谢绝:
“如今秋末,正是忙时,根本征调不了这么多人。”
“况且,弘农县如今仅有八万人口。”
“找不来十万民夫!”
王朗性急且暴,见杨奇拒绝,他当场发飙:
“弘农县没有,就从周边调!”
“此乃保护殿下的大事,岂能推诿搪塞!”
“你杨家四世三公,深受皇恩,如今皇族有难,是不是想坐视不理?!”
杨奇被骂的有些委屈,但也只能忍着脾气解释:
“下官刚才只是解释实情,并非有意懈怠。”
“王大人要民夫,我帮你征调就是了,但人数能不能少一点?三万就够了吧。”
王朗的态度很坚决:
“五万,不能再少了。”
杨奇敷衍着答应了,但也产生了逆反心理。
因为杨奇担心王朗会把弘农县的人逼反。
杨奇打算先少招点民夫,
然后给华阴县那边送信,让杨彪带兵来护卫就是了。
所以,杨奇发布政令:征调民夫一万人。
王朗看到这政令之后怒了,当即带着五十勇士去擒杀杨奇。
刘辩得知此事,急忙带着徐荣赶来阻止。
等刘辩赶到的时候,王朗正准备一剑捅死杨奇。
刘辩情急大喝:
“住手!”
王朗停下了,但情绪依旧激动:
“郭汜回去之后必带重兵来攻。”
“如今弘农县只有守军三千,若不募兵,无法抵挡!”
“这杨奇消极抵抗,应当斩杀,以儆效尤。”
刘辩夺了王朗的剑,有些生气道:
“华阴县距此不过一日路程,找杨家来救便是。”
王朗急道:
“殿下万不可将希望都寄托在杨彪身上。”
“若是他们畏惧董卓,不敢来救,那我们就只能等死了。”
刘辩这才明白王朗为何如此冲动。
因为他不相信杨彪会来救。
但刘辩作为穿越者,知道杨彪忠烈,
历史上,杨家为保护汉帝而得罪了曹操。
因此,曹操杀害杨修,并持续打压弘农杨氏。
这才导致弘农杨氏在之后的岁月中逐渐消亡。
可以说,弘农杨氏是最忠君、且为刘氏皇族殉葬的一族。
这也是刘辩敢来弘农的依仗。
刘辩拉着王朗郑重道:
“我相信杨彪会来的。”
王朗却急哭了:
“殿下身份贵重,万万不可寄希望于一家……”
“微臣坚持做两手准备,弘农县的民夫必须征,兵也必须募。”
刘辩有点生气了,因为王朗太刚愎独断了。
有时候真的会误事!
但刘辩也知道王朗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所以,刘辩不能太过苛责,只能劝道:
“相信我,杨彪必来!”
“与其征调民夫,不如让他们抢收粮食、转移!”
“这样不仅能防止凉州军劫掠,还能坚壁清野,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
刘辩说的情深意切,加上他高达90的魅力影响,
王朗逐渐被劝住了。
杨奇更是感激涕零,叩首拜谢,并坚持扩军募兵。
刘辩趁机道:
“募兵还需训练且花费巨大,不如招募河东的杨奉等人来勤王。”
杨奇目瞪口呆:
“什么?找贼军……”
王朗当即反驳:
“万万不可!”
“关东世族无数,何须贼兵勤王。”
杨奇也劝道:
“是啊,贼兵若有二心,殿下危矣。”
刘辩拉着杨奇和王朗坐下,耐心劝道:
“河东白波贼祸乱多年,急需要解决。”
“而董卓祸乱朝堂,更是我们的敌人。”
“若能让这两股势力拼起来,对我们、对天下都有利!”
王朗和杨奇自然明白这道理了,
而且他们也愿意看到白波贼和西凉兵拼的两败俱伤。
但他们不能看着殿下冒险。
刘辩自觉找到了装杯的机会,慷慨激昂道:
“我以身为饵,若能为天下除一贼,值了。”
“若能为天下除二贼,赚了!”
杨奇和王朗感动的跪地大哭。
殿中的护卫们也感动的纷纷落泪。
刘辩狠狠的装了一把之后,
当即写信给杨奉、李乐、韩暹、胡才四大贼首。
至于四人会不会来勤王?
刘辩觉得八成会,因为历史上四人就在汉帝东归时出兵保护,
并因此而获得了各种将军封号。
贼兵嘛,有了转正的机会,自然是要抓住的。
杨奇则马不停蹄的派人去给华阴县的杨彪送信:弘农王已召河东贼兵勤王,速来!
此时,京城的董卓正在发怒,坐在太师椅上的他庞大如山,吼声如雷:
“哼~刘辩小儿跑去了弘农?”
“自寻死路,既入了弘农郡,便插翅难飞!”
回来报信的郭汜急忙请战:
“末将愿带三千军,夺回弘农王。”
壮猛如狗熊的李榷则道:
“我只需一千军便可逼迫杨家交出弘农。”
董卓略作踌躇,道:
“你们二人带兵四千,活捉刘辩,带回杨彪。”
ps:求鲜花、收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