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挖墙脚的孙坚,坐不住的袁绍1/5(求鲜花啊拜托各位!)

换源:

  二月十五,孙坚赶到洛阳。

老远就见到一个矮个子眯眯眼的家伙带着一帮人朝自己走过来。

“文台兄!”

曹操大喊,

“恭喜文台兄破鲁阳杀华雄!”

“真是大功一件啊!”

“曹某久仰大名了!”

孙坚赶紧下马行礼,说道:

“孟德兄的大名我也是早就听说过了的。”

说完,看向站在曹操一旁的年轻人,说道:

“早就听说曹将军身旁有一位年轻人,”

“计败徐荣、诈取李肃,又神机妙算,救了王匡、虎牢关,”

“前几日又设计大破胡轸,逼死刘艾,”

“孙某神交已久,想来就是这位吧。”

郭昂淡淡一笑,说道:

“正是区区在下。”

在韩当等人震惊的目光中,孙坚竟然当即大礼参拜:

“若非先生调动华雄,”

“我孙文台恐怕至今难破鲁阳,”

“而且此番能够成功斩了华雄,”

“也多亏了郭先生的计策。”

“郭先生助我成此大功,”

“请受孙某一拜!”

郭昂赶紧说道:“孙将军快快请起。”

“雕虫小技罢了,当不得如此大礼。”

等到孙坚起身,身后的韩当问道:

“孙将军,此人就是祝我们攻下鲁阳,伏杀华雄的郭先生?”

孙坚点点头:“不错!”

韩当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竟然如此年轻?”

“神机妙算,良平之才啊!”

“果然英雄出少年!”

韩当更是向郭昂告罪,说道:

“此前我韩当无知,以为先生是欺世盗名之辈,”

“甚至还曾对先生出言不逊。”

“如今看来,确实是我韩当小觑了天下英才了。”

一旁的朱治试探道:

“曹将军能得郭先生相助,”

“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啊!”

曹操眯着眼笑道:

“不敢不敢,曹某哪里有这样的福气呢。”

“曹某至今未能拜郭先生为谋主,如今只是请先生看在大义的份上来帮我参谋罢了。”

郭昂一愣:难道曹操没有意识到朱治话里的试探之意吗?

朱治闻言果然大喜,与孙坚相视一笑,

就见孙坚对郭昂说道:

“郭先生此前运筹帷幄,随千里之遥仍然能料事如神。”

“孙某不才,愿拜先生为谋主,”

“言必行、计必从!”

“荣辱共之,福祸共之!”

“还请先生务必助我一臂之力!”

郭昂心中一叹,果然啊,孙坚就是存了这个心思在这里。

只是……

郭昂还是拒绝道:

“感谢孙将军抬爱。”

“只是在下才智浅薄,至今也不过就是一介区区文书罢了。”

“我何德何能可以成为破虏将军的谋主呢?”

孙坚听了,大急,说道:

“孙某确实是钦佩先生的智计。”

“还请先生应许。”

一旁的朱治还顺便端上来一盘金锭。

看的身后曹洪眼睛都直了。

郭昂苦笑一声,看到曹操没有任何表示,只能向夏侯惇示意。

夏侯惇确实是个厚道人,见到郭昂在人情方面不好推却,于是站出来说道:

“孙将军远道而来,将士疲累,”

“我家主公已经为孙将军划好了营地,就在我军营地旁边。”

“孙将军不如先过去扎营,休整片刻。”

“晚间主公为您准备了接风宴。”

“至于此事嘛,”夏侯惇看了看那盘金子,“此事不急于一事。”

“郭先生也需要时间考虑嘛。”

孙坚听了,虽然沮丧,却也觉得有道理。

他与朱治对视一眼,也看出朱治同意的意思,于是说道:

“既然如此,还请郭先生再多做考虑。”

郭昂只能赶紧点点头。

就在双方都要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来对曹操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消息,曹操当场脸色一沉。

孙坚注意到了,问道:

“孟德兄?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曹操听了,笑了一声,说道:“恰恰相反,”

“是个好消息。”

“因为和董卓的决战随时可能开始,”

“为了防止我们实力不足,盟主袁车骑刚刚来到大营中。”

“如今诸侯都往那边走,去见袁车骑。”

由于和袁术关系如今关系极差,导致孙坚对姓袁的都没什么好印象,

但是袁绍终究盟主,风评也一向比袁术要好太多,

孙坚闻言,与朱治商量片刻,说道:

“既然盟主来了,那我们也不能不见。”

“否则岂不是太过于失礼了。”

“孟德兄,不如你我一同前去。”

“我带上君理(朱治字),至于扎营之事,便交给德谋等人就是了。”

曹操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便让元让协助你们扎营。”

“郭先生,不如随我走一遭,再去见识见识那位袁盟主!”

郭昂笑了笑,说道:“自然是要去的。”

……

大帐中,袁绍正在问许攸:

“河内那边没有问题吧。”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

“这段短短半日间,你都问了三遍了!”

“本初你尽管放心。”

“逢元图果而自用,让他自己待在河内对付王匡,正是人尽其才!”

袁绍这才放心下来,随即又叹道:

“没想到啊,我在河内枯坐,连个王匡都收拾不了,”

“可曹操却接连立下了大功,竟然直接打到了洛阳城下!”

“这让我这个盟主的面子往哪搁啊!”

许攸有些无奈,说道:

“本初你又这样瞻前顾后了。”

“咱们不是早就计划好了嘛,你还真想着讨董?”

“本来就是来兼并这些诸侯的。”

“真的讨董成功了,那么多天子公卿压到你头上,难道你就舒服了?”

“待会儿诸侯到来,把调度诸侯的权力从曹孟德那里夺回来才是正经!”

袁绍点点头,眼中再度露出精光:

“子远所言确实是金玉良言。”

“若非子远,我几乎又要陷入犹豫不决得状态了。”

许攸苦笑一声。

素来与袁绍相知,许攸如何不明白自家上司的心思和性格?

无非就是眼看着曹操打了几场胜仗,眼看着名气越来越大,

而自己还在河内寸步未进,以至于如今坐立难安。

许攸劝道:

“昔日高祖与项王争霸,”

“高祖败多胜少,项王几乎气吞山河,”

“然而垓下一战,便奠定了汉室四百年基业。”

“由此可见,赢了多少场不重要,赢下最关键的一场才最重要。”

“愿主公效高祖之志,不可沽名学霸王!”

袁绍闻言,立刻起身说道:“我袁本初在此立誓,”

“若能成高祖之功,必不负子远!”

“若能立下一番基业,子远、元图便是我的张良、子房啊!”

许攸哈哈大笑,拱手道:

“既然如此,就且让我设计为主公解决霸王的范增好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