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元直北去,大宝备流泪

换源:

  “主公,庶本愚陋之人,幸得主公不弃,既得重用。

而今再不能与主公并肩而战,携同抗敌,当真痛煞我也!”

徐庶眼中有千般万般的不舍,正值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

能在此乱世之中,得遇刘备如此仁德之君,此乃天幸也!

可母亲被曹操囚于许都,他又不能不前往,一方是孝,一方是忠,其中抉择,当真痛断肝肠。

“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备心中实是悲苦万分。

然母子之道,乃是天性,明日一早,备为先生践行。”

“主公!”

……

房门之外,张飞关羽并立,听见屋内之声,两人也神色黯然。

“二哥,今日在城外桃林,那人所言,我亦有心动,此时回想,有万般羞愧于心!”

张飞把住关羽臂膀,神色晦暗难明。

关羽脸色微红,摇头道。

“三弟,你我与大哥桃园结义,三人一体。

以我等三人本事,若只贪图功名利禄,何苦沦落如今地步?

当初我们三人相识之时曾言,仁义当先,共襄汉室。

而今军师前往许都,纵有千万般理由,吾等也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二哥所言,正合我意。”

……

深夜,孙乾悄然入刘备房间。

所言所行,居然与刘备今日于桃林中所遇之人相合。

“公祐(孙乾,字公祐),你可是听了他人所言?”

“主公,莫非另有他人与主公言及此事?”

刘备点点头,将今日于桃林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相告。

孙乾听罢,瞪大双眼,尤其是听到上中下三策,顿时让他觉得刘备今日所遇之人,必是当世高才。

若得此人辅佐,纵然失了徐庶,那定鼎天下,亦有可能。

可又听到刘备已将此人喝斥,一口回绝,孙乾顿时拍腿叹息。

“主公,错失大才矣!”

“此人虽有大才,可言谈举止,诡诈奸邪,还是远离为好。”

孙乾闻言,重重叹息了一声,看见自家主公脸色坚决,便暗下决心。

刘备与孙乾相交多年,顿时意识到孙乾的心思。

“公祐,欲意何为?”

“主公,勿要多言,我自有主张。”

“公祐,你我相识多年,彼此交心,你应当知我意!”

刘备语气,难得严厉了许多。

“主公,乾认为今日主公所遇之人,所言不错。

我将徐庶留下,待来日曹操斩杀其母,我自将其放还。

到时,主公可斩我头,以平其心中之愤,以谢天下之人。”

对于徐庶,孙乾的态度及其鲜明,即使不能留下,也绝不能放任其前往许都。

毕竟徐庶对新野可谓是了如指掌,兼之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到时引兵来攻,新野则必败无疑。

“公祐,你我相交于微末之中,流落风雨,始终不弃,彼此也知心意。

若此次军师不能北去全其母子之道,备立刻自戕,以谢其罪!”

“主公,这……”

“公祐,你先下去吧。”

刘备无力的摆了摆手,他何曾不知道放任徐庶离去的危害。

可他心中始终有一道声音在告诉他,如果以阴谋奸邪之道,成就大事,那么他也将不是他矣!

“主公。”

孙乾重重叹息一声,随后拱手出了房门。

回到自己的院子,望着天上明月,孙乾忽然松了一口气。

如果刘备真是奸邪之人,不行仁义之道,当初在其一无所有之时,他们这些人真的会选择投效吗?

“公祐,有何闲情雅致,在此赏月啊?”

“宪和(简雍,字宪和),我不是在赏月,而是在赏如月一般皎洁的品性。”

孙乾看着来人,笑着说道。

“宪和来的正好,我有一坛美酒,正好以月色佐酒!”

“公祐,如何还有心思饮酒,军师明日就要离去。”

“正是因为如此,更要饮酒!”

……

次日,城外路边长亭,设有薄酒,刘备一行人,送别徐庶。

“备缘分浅薄,不能与先生久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庶才疏学浅,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也不为其献一谋,设一计。”

明主名臣,二者相辅相成,如因外力所分,其中滋味,难以言说。

刘备双眼含泪,略微哽咽。

“先生此去,备也当远遁山林,避祸不出矣!”

输了一辈子的他,在徐庶离去这一刻,已然心灰意冷。

看着刘备,徐庶亦悲痛万分。

“主公,庶去之后,当另求高贤辅佑,共图大业,不可如此灰心丧气啊!”

说完之后,又端起酒盏,看向其他人。

“庶离去之后,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表青史。”

将酒盏中的酒水一饮而尽,随后走到刘备面前。

“使君,今后望多保重。”

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改变,就是身份阵营的变化。

经此一别,众人恐无再相见之日矣!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庶告辞!”

刘备转过身,不敢看徐庶,他怕自己又会忍不住挽留于他。

直到身后的马蹄声渐行渐远,刘备才猛然转身,看着那熟悉,正在远去的背影,痛苦呐喊。

“元直,元直……”

“来人,来人,把这片树林给我砍倒!”

“使我看不清元直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