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听闻萧钰走,曹操怒盖饭

换源:

  “什么?你说俭让挂冠而去?”

许都司空府中,曹操正端着一碗米饭,进午食,却听到心腹谋臣程昱来报。

砰!

一碗米饭,猛然倒扣于长案之上。

曹操喘着粗气,眼神之中闪烁阴狠凶光,似乎要择人而噬。

若是一般小兵,恐早已被曹操气势所摄,哪怕是心腹谋臣程昱,此时也觉些许寒意笼罩。

他们这些近臣更加知道萧钰在曹操心中地位。

萧钰作为最早跟着曹操的谋士,从十二岁便开始给曹操出谋划策,谋划天下,以至曹操如今雄踞北方。

纵然后来曹操身边谋士如雨,也未有一人,有萧钰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哪怕萧钰曾当众与曹操争辩,几次将曹操气的头疼欲裂,喊出吾誓杀汝的话来。

萧钰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从未有过改变,甚至为了补偿他,曹操直接上书请封萧钰平北侯爵位。

萧钰封还不受,就算如此,曹操也是赐下优渥钱财,以养家室。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操重新将米饭装进碗内,满脸不可置信。

“俭让与我,心心相惜,历经大小战事,数不胜数,怎会弃我而去?”

“主公,昱闻此言,也是不信,可后有人亲眼所见,萧钰一家过了城门,投南而去。”

说到此处,程昱面上似乎有些犹豫。

“而且,而且……”

曹操放下手中碗筷,抬眼看着程昱。

“嗯?”

程昱立马拱手说道。

“而且,萧钰走时,还将徐庶母亲一同带走,似乎,似乎是投新野刘备去了。”

“啊!”

曹操离案而起,目光似择人而噬。

“他怎么敢!!!”

就在此时,荀彧手持一封帛书,快步走了进来。

看着大堂之中二人的样子,想来是萧钰挂冠而去这件事,已经让曹操知道了。

要说所有谋士里面,跟萧钰关系最好的,便是他荀彧了。

两人的性格有颇多相像,都有一股子书生气,主张让曹操少造杀戮,施以仁德,如此天下方才归心。

这次接到萧钰离去的消息,也让他颇为吃惊,有人传来两封帛书,一封是写给他的,另一封就是让他转交给曹操的。

在看到写给自己帛书上面的内容之后,荀彧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直接将写给他的那封帛书付之一炬。

哪怕这个举动会引起曹操的猜疑,他还是不想此信让其看到。

做完这一切,他才匆匆赶来司空府。

“主公,这是萧钰留给主公的一封信。”

“念!”

“主公,此乃私信,外人怎可观瞧?”

荀彧态度坚决的摇了摇头。

在一众谋士中,能够劝诫曹操的,除了挂冠而去的萧钰,剩下的也就是他和郭嘉了,只不过现在郭嘉卧病在榻,连起身也难。

曹操一双锐利眼睛,死死的看着荀彧,片刻之后,才从其手中接过帛书。

原以为萧钰写给他的书信之中,会是如何文采斐然,可将书信打开之后,发现帛书上面写的,竟如民间俚语一般的白文。

“明公,当你看到这封书信之时,想来我已经离开了。

当初,我与明公相识于草莽,流落于江湖,现在想来,那段日子虽然困苦,可却是最开心的日子。

那时候,所有人围绕明公身侧,朝着一个目标用劲,方才有了如今成就。

可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分道离心的呢?好像就是在初平四年,明公不顾我劝解,执意要屠徐州的时候。

明公,你我相交十多年,是知道我的,我阻止你屠城,并不是为了虚名。

而是这些生在战乱之中的百姓已经很困苦不幸了,又有什么理由,再来遭受如此无端屠杀呢?

没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成就明公的威名而遭受屠杀的,那些倒在血泊之中的平民与我,与明公一样,有血有肉,有妻儿老小,人总会死的,但绝对不应该是被人无端屠杀的。

再后来,明公屠雍丘,二屠徐州,屠邺城,如此种种,都让我不住在想,当初选择辅佐明公是否错了!

不管对错,可事情已经发生,道不同不相与谋,请原谅钰的不辞而别。

最后还有一句告诫明公: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萧钰拜上!”

曹操看着手中帛书,脸色阴沉的似乎能滴下水来。

整个大堂,陷入死一般寂静之中,荀彧和程昱二人站在一旁,也不敢打扰此时的曹操。

如此这般,良久之后。

“哈哈哈哈。”

曹操忽然展颜大笑起来。

“萧钰庶子,不识明主,弃明投暗,一愚夫也!

妄想以一书激怒与我,让我不待军械整备,便南下而攻,好让此子立功,以求晋身之阶。

可我怎会相信如此愚陋之计,我偏要等明年军械粮草完备,再南下荆州。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此庶子有何话说!”

听到曹操此话,荀彧和程昱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曹操在暴怒之中,会直接引兵南下。

如今,他们虽然雄踞北方,可连连征战,军械不足,粮草不济,而且那个男人也南下了啊。

一想到要和萧钰对上,两人心中都闪过一丝无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冒然南下,很可能会兵败而归啊。

现在曹操能自己想通,那就最好不过了。

“主公英明,待明年大军一举南下,定会一举成擒!”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

两人刚从大堂中出来,就猛然听到屋内传来怒吼,而后就是一阵打砸之声!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露出苦笑神色。

俭让啊俭让,难道主公真的不值得你来辅佐了吗?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