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北军步兵校尉高顺得拉拢

换源:

  九月初二,晴朗。

刘辩在侍中种辑的陪同下,西园练箭。

他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儒将一般的男人,居然擅射。

而且还是儒家君子六艺中的古射礼,什么连珠箭,百步之内,百发百中!

知道天子有射箭天赋,马上拉着天子教学起来。

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董卓老贼定然在集聚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杀入皇宫。

天子要是展露一手百步穿杨的射艺,定然能够震慑宵小。

盘点了一番库存后,刘弘和杨彪都不着急了。

虽然很疑惑,先帝为什么储存了这么多粮草,但是宫内五千人马吃一个月完全没问题。

至于王允,被刘辩委派了一个重要任务,去和虎贲中郎将吕布交朋友。

看有没有可能,把他拉拢过来。

这就叫,知人善任!

宫内的刘辩美滋滋,宫外的百官可就苦哈哈了。

西凉铁骑入城,尤其是围堵六百石以上官员府邸,禁止进出。

那些文武百官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武将家里有部曲的,直接流血冲突,文官会来事的塞银子送歌姬。

糖衣炮弹谁能挡,花花世界迷人眼。

这群来自西凉并州的董卓精锐,迅速腐蚀了。

一天不到,有主动有被动,不少地位低下没势力的朝臣家里都遭了灾。

这时候,他们对董卓的怨愤,瞬间大了起来。

原本龙椅上坐的是谁,很多大臣并不关心,都是那些世家当权者的政治斗争罢了。

可是如今董卓这么一闹,天子是受到逼迫了,但由于西凉铁骑军纪涣散,一下子得罪了大多数旁观者。

这也让更多的人,心向汉室,心忧天子。

九月初三,董卓越发的有些焦虑了,宫门前增兵了。

而且送来了第一批流民,刘辩吩咐张辽,来者不拒,全部安排到西园。

“乱了吗?一如历史,董卓还是走上了霍乱京都的老路吗?”

龙德殿中,看着陈洪递过来的情报,刘辩喃喃自语。

洛阳太大,他现在也顾不过来。

但是董卓这盘棋,显然是需要皇甫嵩和朱儁入局,才能盘活。

高高在上的董司空,西凉边鄙的猛将,何曾真的将黎庶太平放在心中。

“陛下,董卓此举,是要耗尽宫内储量,今日收拢流民便已有万人,如果继续下去,恐怕存粮不足啊!”

太中大夫杨彪忧心忡忡,安置流民的事情,刘辩交给了他。

“无妨,杨爱卿对入宫的流民统计好信息,分类安置,如果有一技之长的都尽量吸纳进入我们的力量里吧!

粮食的事情,朕来想办法!”

刘辩想到了他的桃源空间,

他的桃源村如今召唤英雄有刘姥姥、林黛玉、卢植、张辽、吕芳、陈洪、黄锦、杨金水,一共是8个。

按照空间规则,他只需要再召唤两名英雄,桃源村就能升级了。

到底是从杨彪、刘弘、王允、种辑中选定,还是等待气运池召唤,他还没下定决心。

“陛下,这几日我与那虎贲中郎将吕布多有往来,此僚虽然对陛下的封侯许愿很感兴趣,却不愿意背叛董卓。”

王允这几天,受到刘辩的委托,看能否拨乱反正北军五校。

结果吕布一听皇帝要给他封侯就两眼放光,但是让他率军回营,就满脸推诿。

“吕布是个猛将,却不一定是个良将。

河南尹这几日与那北军往来,可有发现忠勇之辈?”

刘辩派王允去接洽吕布,也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如今吕布刚刚背叛丁原,与董卓正在蜜月期,小皇帝又处境艰难,肯投效过来的无不是冒了政治风险的。

“北军五校,依允看来,如今可用者,不过步军校尉高顺,可堪一用!”

王允想起吕布宴请他的时候,北军五校与并州军那些人马,纵情酒色,只有那个步军校尉高顺,从始至终滴酒不沾,更是目不斜视,严谨威明。

“哦?步军校尉高顺?!”

刘辩听了一愣,他没有想到,日后吕布手底下陷阵营的统领,居然出身大汉北军五校!

这可是个忠贞勇猛的人才,三国中高顺曾平定郝萌之乱,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更是与张辽一起连破夏侯惇、刘备。

“这几日,就请爱卿多与那高顺接触,有机会让朕见一面!”

拉拢不了吕布,能够拉拢高顺,也不错。

知道高顺目前,还是大汉北军,更是一个好消息。

被刘辩心心念念的高顺,此刻也正神色复杂的看着宫城。

“陛下连续两日,来者不拒的安置了洛阳流民,有仁君之像啊!”

作为大汉正统北军校尉,高顺对大汉正统的情绪是复杂的,既希望能出一个明君圣主,也厌恶灵帝那样的昏庸无道。

“呵呵,天子懦弱,此举不过取死之道罢了,宫里那点存粮,哪里经得住这样的吃!”

北军中侯李肃,手底下没兵,但却是北军五校的监军,可以说是第一个投靠董卓的北军统领。

他一向也与高顺这几个统兵的校尉,尿不到一个壶里。

高顺没有做声,只是看着络绎不绝到皇宫求活的流民,眼中多了几分光芒。

要是先帝仍在,恐怕也不会管这些流民的死活吧!

洛阳如今的乱象,在很多大汉人士的眼中,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毕竟大汉四百年传承,董卓如今的行为,既不是首创,也不是最过分的。

以往的大汉都扛过来了,这一次谁说得准。

“昏君,暴君,刘辩小儿,安敢如此欺辱我袁家的!

叔父啊!

没想到,你居然死在如此昏君的手上,可怜我袁家,四世三公为大汉呕心沥血啊!”

渤海郡,袁绍终于得到了许攸带来袁槐被杀,洛阳袁家嫡系被灭满门的消息。

顿时痛哭流涕,哀嚎不已,

召集旧部,当即就要大举义旗,诛董卓,废暴君,立新主。

结果刚聚集人马,还没打出旗帜,发布檄文,就接到了董卓司空府送来的渤海太守任命。

袁绍这家伙,当即就赶到渤海太守府,二话不说拿了大印,绝不不提起兵报仇之事。

南阳的袁术,也大体相同,甚至直接打出自己是袁家嫡子,应当继承袁家政治遗产的第一人。

袁绍袁术,一南一北都打出袁家旗号,招兵买马,收拢人心。

曹操到了东郡,一改往日作风,在族内兄弟夏侯渊夏侯惇曹仁等人的相助下,迅速拉起了一支人马,慢慢站稳脚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