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闪电如巨龙般撕裂漆黑的天幕,紧接着,一声炸雷般的巨响,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震碎,刹那间,世界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关平悠悠转醒,只觉得脑袋仿佛被重锤狠狠敲击过,又似灌了铅一般沉重,嗡嗡的响声在耳畔不断回荡。他艰难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随风猎猎飘扬的旌旗,刀枪如林般林立,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浓重血腥味,那股刺鼻的味道直钻鼻腔,让他几欲作呕。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身体,触感冰冷坚硬,哪是什么熟悉的战术服,分明是一身厚重的盔甲。就在这时,一个粗犷且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在他耳边炸响:“少将军!少将军!军师有请,速速前往中军帐!”
关平瞬间愣住,“少将军?军师?”这都是什么情况?他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最后的记忆,只记得自己正在执行一项绝密任务,突然一道电流袭来,然后就失去了意识……难道,自己穿越了?
关平的心脏猛地一缩,穿越这种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中的情节,竟然如此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他慌乱地环顾四周,那在风中肆意舞动的旌旗,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士兵们身上的盔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每一道光芒都像是在提醒他,这一切并非虚幻。他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盔甲,样式古朴而厚重,与他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三国时期的盔甲一模一样。
关平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那颗慌乱的心平静下来,然而脑海中却如同一团乱麻,无数的念头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涌来,让他根本无法理清思绪。
在几个士兵的簇拥下,关平脚步略显踉跄地来到了中军帐。他缓缓掀开帐帘,只见帐内气氛紧张压抑。一个身高九尺的武将正对着一个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斥候咆哮。那武将,胡须长二尺,脸如熟透的枣子般通红,嘴唇似涂了胭脂般艳丽,丹凤眼微微眯起,卧蚕眉紧蹙,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正是关羽。此刻,关羽怒目圆睁,手中的马鞭狠狠抽打在地上,厉声喝道:“废物!探查个敌情都探不明白!于禁大军究竟到了何处?!”
那斥候吓得面如土色,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关平心中“咯噔”一下,这身盔甲,这称呼,这场景,还有那标志性的美髯公……不会吧?!真的是关羽?!
几乎是在瞬间,大量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关平的脑海。219年7月,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我靠,真穿越了!还穿成了关羽的儿子,关平?!”关平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了。想他堂堂21世纪的特种兵王,在少林寺苦练十年银枪,执行过无数次生死任务,历经枪林弹雨,没想到一朝穿越,竟成了三国时期的人物。他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毫无准备;喜的是自己竟然来到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还能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并肩作战。
关键时刻,关平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让自己镇定下来。就在这时,关羽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关平,眉头微微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平儿,你今日为何如此畏缩?往日的果敢都到哪里去了?”
“畏缩?开什么玩笑!老子可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特种兵!”关平心中暗自怒吼,但眼下这情况,根本解释不清啊!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急中生智,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父亲,孩儿昨夜夜不能寐,遂观星象,见汉水之上星象异动,隐隐有不祥之兆,恐对战事不利,故而心神不宁,还望父亲勿怪。”
关羽微微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汉水异动?莫非是天意示警?”
“好险!糊弄过去了!”关平暗暗松了口气,心中不禁吐槽:“这古代人就是迷信!”
这时,那斥候终于缓过劲来,结结巴巴地汇报:“报……报告将军!曹操派于禁七路大军来救援襄樊,不足月余就将到达襄樊!”
关羽听罢,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曹仁小儿,龟缩不出,待我整军,本将军定要踏平樊城,让曹操知道我关羽的厉害!”
关平深知,历史上的关羽就是因为轻敌,才导致了最后的败亡。如今自己既然穿越而来,自然不能让悲剧重演!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地说道:“父亲,孩儿以为,襄樊之战的关键,不在于樊城,而在于荆州!”
关羽一愣,眼中满是疑惑:“荆州?荆州乃我军后方,固若金汤,能有何不妥?”
关平心中暗道:“不妥的地方多了去了!傅士仁那家伙,贪生怕死,迟早要坏事!还有那东吴的孙权,野心勃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并未直接说出口,而是委婉地说道:“父亲,孩儿以为,应当加强与荆州各地守将的联系,安抚人心,以防……”关平故意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关羽,没有把“白衣渡江”四个字说出口。他知道,现在说出来,关羽未必会信,反而会引起怀疑。
“以防什么?”关羽追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关平抬头看向关羽,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以防有人趁虚而入!如今我军主力在此攻打襄樊,荆州兵力相对薄弱,若有人心怀不轨,后果不堪设想。”
帐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关羽深深地看了关平一眼,仿佛要将他看穿,似乎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许久,关羽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平儿,你长大了,如今竟有如此远见卓识,为父深感欣慰。”
关平心中暗笑:“废话,老子都四十岁了!”
“来人,备笔墨!”关羽突然说道。
关平心中一动:这是要写信?难道是要写给……“父亲,孩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关平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他凑到关羽耳边,低声道:“父亲,这信,不光要写给荆州各处守将,更要写给大伯!一来告知战况,让大伯知晓我们在此的艰难;二来……”关平顿了顿,再次压低声音说道,“二来,可请大伯派些援兵前来,也好稳定军心。如今我军面临于禁七路大军,若有援兵相助,必定士气大振。”
关羽闻言,虎目一亮,脸上露出赞赏之色:“好!吾儿此计甚妙!来人,速速备纸笔!”
此时,一直在一旁默默聆听的军师马良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将军,少将军此计确实周全。荆州乃我军根基,万不可有失。若能得到汉中援兵,荆州防御必定固若金汤。”
司马王浦也附和道:“将军,少将军考虑长远,实乃我军之幸。还望将军早做决断。”
关平心中暗喜,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既能向刘备报捷,又能借机调来赵云的援兵,加强荆州防御,防患于未然。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吕蒙白衣渡江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荆州兵力空虚,守备松懈。如今自己来了,自然要改变这一切!
关羽提笔写信,笔锋刚劲有力,字字铿锵,将襄樊战况以及自己的战略部署一一写明,并特意强调了荆州的重要性,言辞恳切地请求刘备派兵支援。写完信,关羽将信交给关兴,郑重嘱咐道:“兴儿,此信事关重大,你亲自走一趟汉中,务必将信送到你大伯手中!这一路山高水远,暗藏凶险,你切不可掉以轻心。”
关兴双手接过信,眼神坚定地说道:“孩儿领命!定不负父亲所托!”
关平走上前去,拍了拍关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兴弟,此去汉中路途遥远,你一定要小心谨慎。遇到危险不要硬拼,随机应变。若能顺利见到大伯,将情况如实相告。”
关兴点了点头,说道:“兄长放心,我记下了。你和父亲也要保重,等我搬来援兵。”
关羽看着关平,眼中满是赞赏。自从关平“病愈”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反而变得机智果断,颇有将帅之风。父子二人闲聊片刻,关羽突然提议道:“平儿,你随我来校场,咱们父子二人切磋一番,也让为父看看你这些日子武艺可有长进。”
关平欣然应允:“正有此意,还望父亲多多指教!”
来到校场,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刀身闪烁着寒光,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关平则手握一杆亮银枪,枪尖锋利无比,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两人拉开架势,你来我往,刀光枪影交织在一起,一时间,校场上杀气腾腾。
关羽越打越心惊,他发现关平的武艺竟然精进了不少,枪法凌厉,招式精妙,每一招都暗藏杀机,与自己相比竟也不遑多让。“平儿,你的枪法,何时变得如此精妙?为父竟有些看不透了。”关羽忍不住问道。
关平嘿嘿一笑,故作神秘地说道:“孩儿前几日夜观天象,忽见武神托梦,授予孩儿一套绝世枪法,故而武艺精进。父亲,这可是天赐机缘呐。”
关羽捋了捋胡须,半信半疑:“武神托梦?竟有此事?世间真有如此神奇之事?”
“千真万确!”关平一脸认真地说道,“父亲若是不信,咱们再来过,让父亲好好见识见识这武神枪法的厉害!”
两人再次交手,关平的枪法更加凌厉,招招直逼关羽要害。他的银枪如同一条灵动的银蛇,时而如狂风骤雨般猛烈进攻,时而如细雨绵绵般巧妙周旋。关羽心中惊叹,这小子,莫非真是得了武神真传?他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刀风呼啸,试图抵挡关平的攻势。那刀势如山崩地裂,带着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然而,关平却毫不畏惧,银枪一抖,化作一片密集的枪影,与关羽的刀势巧妙地周旋着。
周围的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为这场精彩的对决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校场的天空掀翻。
“报!将军,赵累将军求见!”一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道。
关羽和关平停下手来,关羽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索:“赵累?他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