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留下华佗

换源:

  翌日清晨,关平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前往关羽的房间。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马良从房间里走了出来。马良见到关平,连忙上前行礼:“关将军。”

关平点点头,关切地问道:“军师,我父亲的情况如何?”

马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将军的伤势已无大碍,多亏了华神医妙手回春,如今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关平听到马良的话,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轻轻推开门,走进房间,看到关羽已经坐在床边,神情虽略显疲惫,但精神明显比昨日好了许多。关羽见关平进来,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平儿,华神医的医术果然了得,为父的手臂已无大碍。”

关平走到关羽身旁,仔细打量了一下父亲的伤势,见纱布依旧裹得严实,但已无昨日那股腐烂的气味,心中对华佗的敬佩更深了几分。“父亲,华神医这次前来,不仅救了您的性命,更是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我想,他既然有如此医术,不如留他在荆州,开设医馆,教授医术,造福百姓。”

关羽闻言,眉梢一挑,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便点头赞同:“平儿此言有理。华神医的医术若是能传扬开来,荆州的百姓定能受益匪浅。此事你可与马良商议,务必妥善安排。”

关平应声退下,正巧看到马良站在门外,似乎在等待他的吩咐。关平快步上前,低声说道:“马军师,父亲已同意我的提议,你可愿与我一道,为华神医安排此事?”

马良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同:“关将军早有此意,实乃荆州之福。我方才已与华神医谈过,他对开设医馆之事也十分感兴趣。只是他担心药材供应不足,恐难成事。”

关平闻言,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说道:“无妨,荆州地处长江之畔,物产丰富,药材更是遍地皆是。我立刻下令,命各地官员搜集名贵草药,务必为华神医提供充足的材料。”

马良点头称是,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华神医还提到,若要开设医馆,须有合适的地方和足够的助手。我已命人在城中寻了一处宽敞的院落,可作医馆之用。至于助手,华神医的弟子们皆可胜任,只需再挑选一些有天赋的荆州子弟跟随学习,便可形成规模。”

关平闻言,心中大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马军师果然思虑周全,此事便交由你来统筹。我会下令荆州各郡县全力配合,务必让华神医的医馆和医学堂尽快落成。”

马良拱手应道:“关将军放心,我定会全力办好此事。”

几日之后,荆州城内,一座崭新的医馆拔地而起。医馆门前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华佗医馆”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乃是关羽亲笔所题。医馆内,药香四溢,华佗的弟子们忙碌地整理着药材,准备迎接前来求医的百姓。

关平和马良站在医馆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满是欣慰。关平对身旁的华佗说道:“华神医,此地可还满意?”

华佗捋了捋胡须,眼中满是感激之色:“关将军如此厚待,老夫实在受之有愧。医馆规模宏大,药材充足,弟子们也有用武之地,老夫定当竭尽全力,为荆州百姓谋福。”

关平笑着说道:“华神医不必客气,您的医术若能传承开来,不仅是荆州之福,更是天下之幸。我已下令,命荆州各地选拔有天赋的子弟前来学习,还请华神医多多教导。”

华佗点头应道:“老夫定当不负所托,尽己所能,传授医术。”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男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走到华佗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华神医,在下是荆州城内的药商,听闻神医要开设医学堂,特地前来献上一些名贵药材。”

华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连忙说道:“多谢这位先生,请随我来,老夫正需要这些药材。”

关平和马良相视一笑,心中对荆州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数月之后,华佗医馆已成为荆州城中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每日前来求医的百姓络绎不绝,华佗和弟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医学堂也正式开学,数十名荆州子弟在华佗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医术的精髓。

一日,关平来到医馆,见华佗正与几名弟子讨论医术,便没有打扰,站在一旁静静聆听。华佗注意到他的到来,起身迎了上去:“关将军,今日怎有空来此?”

关平笑着说道:“我特来看看华神医的教学进展。不知这些弟子可还用心?”

华佗点头说道:“这些年轻人天赋极佳,且勤奋好学,老夫甚是欣慰。相信再过几年,他们便能独当一面,造福百姓。”

关平闻言,心中更加满意,接着说道:“华神医,我有一事相求。”

华佗连忙说道:“关将军请讲,老夫定当尽力。”

关平低声说道:“我父亲年事已高,虽身体康健,但毕竟岁月不饶人。我希望华神医能常驻荆州,不仅为我父亲调理身体,更为荆州百姓谋福。”

华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关将军如此信任老夫,老夫岂能推辞?老夫愿留在荆州,竭尽所能,助荆州繁荣昌盛。”

关平深深一拜:“多谢华神医!”

华佗连忙扶起关平,笑道:“关将军不必多礼,老夫不过是为百姓尽一份心力罢了。”

关平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有华神医在,荆州定能更加繁荣!”

华佗微微一笑,拍了拍关平的肩膀:“关将军,老夫定不负所托。”

关平握住华佗的手,诚恳地说道:“华神医愿意留下,关平感激不尽。我已经吩咐马良先生带着您遍寻荆州名贵草药,并出资在城中为神医兴建荆州最大的医馆和医学堂,专供神医使用,也方便神医教导学生。”

华佗捋着胡须,脸上笑意更深:“如此,老夫便安心了。多谢关将军,多谢关将军。”他转身对几名弟子说道,“你们还不快来谢过关将军?”

华佗的弟子们闻言,纷纷走上前,齐声对关平拱手致谢:“多谢关将军!”

关平笑着摆摆手,“诸位不必多礼,我们都是为了荆州的百姓。对了,华神医,您刚才提到的药材,荆州虽然物产丰富,但有些名贵药材还是需要从外地采购。我已经派人去南方各地搜罗,希望能尽快为您备齐所需。”

华佗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关将军果然思虑周全,老夫在此先行谢过。有了这些药材,我们能为更多的百姓诊治,也能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医者。”

关平颔首,接着说道:“华神医,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您是否愿意听听?”

华佗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关将军请讲。”

关平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我打算在襄阳建立一座医学院,专门培养医学人才。您医术高明,又擅长教导弟子,若能亲自担任院长,传授医术,荆州乃至整个天下的医学发展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华佗闻言,神情一肃,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关将军此议,老夫十分赞同。医者仁心,若能培养出更多的医者,救治更多的百姓,正是老夫一生所愿。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得妥善安排,方能成事。”

关平见华佗并未拒绝,心中大定,连忙说道:“华神医放心,我已与马良先生商议过,医学院的选址、建筑、师资、生源,都会一一安排妥当。医学院建成后,您便是院长,负责教授医术,培养人才。我们荆州会全力支持您的计划,绝不让您有后顾之忧。”

华佗捋了捋胡须,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关将军如此看重老夫,老夫岂能推辞?老夫愿为荆州医学院尽一份心力,培养更多的医者,造福天下百姓。”

关平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有华神医坐镇,医学院定能成为天下医学之典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