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出发成都

换源:

  关平回到房中,见赵襄正坐在灯下缝补衣物,神情专注。她手中的针线在烛光下闪着微光,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夜的宁静。关平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赵襄察觉到他的目光,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夫君,你回来了。”

关平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襄儿,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赵襄放下手中的衣物,抬头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关切:“我听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心中总是放心不下。你与父亲商议得如何?”

关平叹了口气,坐在她身旁,低声说道:“父亲与马先生正在谋划北伐之事。曹操一死,曹丕虽然自立为帝,但魏国内部必然动荡不安。这是我们难得的机遇。”

赵襄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北伐之事非同小可,夫君定要谨慎行事。我不求你能立下大功,只愿你平安归来。”

关平握紧她的手,目光坚定:“襄儿,你放心,我会小心行事。此行不仅是为了匡扶汉室,更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早日安定。我会竭尽全力,不让父亲和荆州百姓失望。”

赵襄轻轻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说道:“我知你心有大志,只是心中总忍不住担心。你虽武艺高强,但战场无情,万事务必小心。”

关平轻轻搂住她,柔声道:“襄儿,我答应你,定会平安归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府中的事务,等我回来。”

赵襄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强忍着没有让它落下。她伸手轻轻抚过关平的脸颊,柔声说道:“时辰不早了,你快歇息吧,明日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

关平应了一声,起身吹灭了灯烛,躺在了床上。赵襄依偎在他身旁,两人并肩而卧,虽未多言,但彼此的心意早已相通。

曹操病逝和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伤心,许靖和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刘备邀关羽、关平回成都参加登基大典

关平站在书房的窗前,手中捏着刘备传来的书信,眉头微锁,眼神凝重。信中的字迹虽清晰,却掩不住那一丝焦急。他将信折好,转身看向坐在一旁的马良,语气沉静:“马军师,主公召我与父亲回成都,参加登基大典。此事重大,不知你有何看法?”

马良放下手中的茶盏,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思:“关将军,主公邀您与关公回成都,固然是为了登基大典,但恐怕还有更深层的考虑。如今曹操已逝,曹丕自立为帝,天下局势更加复杂。主公此举,或许是想借您与关公的威望,稳固蜀汉的根基。”

关平点了点头,走到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不过,荆州乃蜀汉的门户,绝不可有失。若我与父亲一同前往成都,荆州的防务该如何安排?”

马良微微一笑,眼中透着自信:“关将军不必忧虑。廖化乃沙场老将,忠心耿耿,可留守荆州,负责城防。赵将军常年驻守襄阳,对当地地形、民情了如指掌,由他镇守襄阳,必能保一方安宁。至于其他事务,我可协助廖化处理,确保荆州稳如泰山。”

关平闻言,心中稍安,但仍有些不放心:“军师,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曹操虽死,但曹丕野心勃勃,不可不防。若有变故,军师可有应对之策?”

马良捋了捋胡须,神情从容:“关将军放心,荆州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即便有敌军来犯,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况且,主公已在益州站稳脚跟,荆州与益州互为犄角,曹丕若敢轻举妄动,必遭两面夹击。”

关平听了这番话,脸色缓和了许多:“有军师坐镇,我自可安心前往成都。不过,此行路途遥远,军师可有什么特别交代?”

马良正色道:“关将军,此行虽是参加登基大典,但也是向天下展示蜀汉实力的机会。您与关公乃蜀汉的肱股之臣,务必在成都期间谨慎行事。至于荆州,我会与廖化将军密切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关平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决断。他转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回信,交给一旁的侍从:“速将信送回成都,告知主公,我与父亲即刻启程。”

侍从接过信,恭敬地退了出去。马良站起身来,拱手道:“关将军,此行务必小心。待您与关公归来,我们再共商大计。”

关平回礼道:“多谢军师。荆州就托付给你了。”

马良微微一笑:“关将军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关平离开书房,径直前往关羽的卧房。关羽正坐在床前,手持一卷竹简,神情专注。听到关平的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平儿,有何事?”

关平走到关羽身前,恭敬地说道:“父亲,方才收到主公的来信,邀我们回成都参加登基大典。我已在信中回复,即刻启程。不知父亲可有其他吩咐?”

关羽放下竹简,微微颔首:“主公相召,自当遵命。只不过,荆州乃蜀汉门户,不可无人坐镇。你与马良商议过了吗?”

关平点头:“马军师已安排妥当,廖化将军负责城防,赵云将军继续镇守襄阳,军师则统筹全局,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关羽捋了捋长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马良此人,足智多谋,有他坐镇,荆州无忧。你办事越来越周到了。”

关平躬身道:“父亲过奖了。此行路途遥远,父亲还需多加保重,孩儿已命人备好了车马,明日一早便可启程。”

关羽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声音低沉而坚定:“平儿,此次回成都,不仅仅是为了参加登基大典,更是为了向天下展示蜀汉的实力。你我父子,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让主公失望。”

关平郑重地点了点头:“父亲放心,孩儿定会谨记父亲的教诲。”

关羽转过身,拍了拍关平的肩膀,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平儿,为父年事已高,此次回成都,或许是你独当一面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莫负了为父的期望。”

关平感受到父亲手掌传来的力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意:“父亲,孩儿定不负您的期望。”

关羽微微一笑,转身坐回床前:“好了,你去准备吧,明日一早便要启程。”

关平应声退下,走出房间时,心中已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此次回成都,不仅是他与父亲展示蜀汉实力的机会,更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刻。

回到房中,赵襄正整理行装,见关平进来,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夫君,听闻你们明日就要启程去成都?”

关平点点头,走到她身旁,轻声说道:“是,父亲与我一同前往。此次路程较长,你要留在荆州,照顾好自己。”

赵襄放下手中的衣物,握住关平的手,眼中带着一丝不舍:“夫君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只是你们路途遥远,务必多加小心。”

关平微微一笑,伸手抚过她的发丝:“襄儿,荆州的事务我已安排妥当,你若有任何问题,可随时找马军师商议。”

赵襄点点头,依偎在关平肩头,轻声说道:“夫君,我会等你平安归来。”

关平轻轻搂住她,目光坚定:“襄儿,你放心,我定会平安归来。”

翌日清晨,关平与关羽一行整装待发,马良与廖化等人前来送行。马良上前拱手道:“关将军、关公,一路保重,荆州事务就交由我们了。”

关羽微微颔首,目光如炬:“马军师,廖将军,荆州就托付给你们了。”

马良郑重其事地点头:“关公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关平翻身上马,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洪亮:“诸位,荆州就拜托你们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