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站在城楼上,目光远眺,手中紧握着一柄银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远处,曹军营地的炊烟袅袅升起,隐约可见士兵们忙碌的身影。他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一旁的关兴站在他身侧,神色凝重,正低声汇报着近日的战况。
“兄长,曹军粮道已在我军数次袭扰下断断续续,徐晃军中粮草已显不足。”关兴声音低沉,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忧,“不过,徐晃此人谨慎,若不施以更重手段,恐难逼他退兵。”
关平微微点头,手指轻敲枪杆,沉吟片刻后问道:“暗探那边如何?消息可已传回曹营?”
关兴露出一丝笑意,压低声音道:“暗探已成功混入曹营,徐晃军中已传言赵云将军率两万精兵北上,直指南阳。曹军人心惶惶,士气大减。”
关平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好,徐晃此人多疑,得知子龙将军北上,必然心生恐惧。只要他撤兵,我军便可趁机收复失地。”
他转身看向关兴,语气坚定:“兴弟,你即刻带一千骑兵,继续袭扰徐晃粮道。记住,不必与之正面交锋,只需使其粮道彻底断绝便可。”
关兴拱手领命,眼中闪过一丝战意:“兄长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关平拍了拍他的肩膀,神色稍缓:“务必小心,徐晃此人狡猾,不可大意。”
关兴点头应是,随后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城楼之下。
关平目送他离去,转身望向远处的曹军营地,眼中神色复杂。他轻叹一声,喃喃自语:“此战若成,蜀汉之危可解,然徐晃此人……”
他未再言语,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银枪,目光愈发坚定。
与此同时,曹军营地中,徐晃正站在帐内,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封军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阴晴不定的神色。几名将领站在他面前,神情各异,显然也是被军报中的消息所扰。
“将军,我军粮道已被蜀军多次袭扰,粮草供应已显不足。”一名将领低声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若不尽快解决,恐怕军中士气将大受影响。”
徐晃未立即回应,只是将手中军报反复看了几遍,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沉声问道:“赵云率两万精兵北上,消息可曾确认?”
另一名将领上前一步,拱手道:“将军,消息已多次核实,确有其事。赵云此人用兵如神,若他真率军北上,南阳恐怕难保。”
徐晃眉头皱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心中权衡着利弊:若是继续进攻,粮道被断,粮草供应不足,军中士气必然低落;若是不撤军,赵云若真率军北上,南阳空虚,必然失守。
他抬头看向帐内众人,沉声问道:“诸位以为,我军该如何?”
帐内一时沉默,众人面面相觑,显然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半晌后,一名年长的将领上前拱手道:“将军,不如暂时撤军,固守南阳,待赵云动向明确后再作打算。”
徐晃沉吟良久,最终点了点头:“罢了,传我命令,全军撤兵,回守南阳!”
帐内众人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随即领命而去。
徐晃站在帐内,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低声自语:“关平此人,果然不可小觑……”
随着徐晃的命令下达,曹军开始有序撤退,营地内一片忙碌。远处的关平站在城楼上,目送曹军缓缓撤离,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转身对身旁的亲兵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待曹军完全撤离后,即刻收复失地!”
亲兵领命而去,关平站在城楼上,目光坚定,手中的银枪在夕阳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关平望着渐渐远去的曹军营地,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些。他回身对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张苞说道:“苞弟,此战你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
张苞挠了挠头,憨厚一笑:“平兄哪里话,这点辛苦算什么。能为平兄分忧,末将荣幸之至。”他顿了一下,目光转向远方,“只是可惜,没能与那徐晃交手。”
关平拍了拍张苞的肩膀,“徐晃老奸巨猾,此番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已是大胜。日后机会多的是,不必急于一时。”
张苞重重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战斗的渴望。
一名斥候快步跑到关平面前,单膝跪地抱拳道:“禀报将军,曹军已全部撤离樊城地界。”
“唉,咱们就这么撤了?”一名年轻士兵忍不住抱怨道”
“嘘,小声点!”另一名老兵连忙提醒道,“小心隔墙有耳。”他四下张望了一番,压低声音说道,“上头的命令,咱们做小兵的哪能明白。赶紧撤吧,早点回家才是正经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