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荆州防务,精心布局

换源:

  关平与赵襄、关银屏用过午膳后,便吩咐亲兵备车,亲自送二人回府。马车缓缓驶过江陵城的街道,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声响。赵襄掀开车帘,目光柔和地望向窗外,关银屏则靠在她身旁,闭目养神。关平骑马跟随在马车旁,神情平静而坚定。

到了府门前,关平翻身下马,亲自搀扶赵襄与关银屏下车。赵襄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几分温柔:“夫君不必亲自送我们回来,军务繁忙,你该去处理正事了。”

关平点头,语气温和:“送你们回府是应尽之事,稍后我便去军营巡视。”他说着,轻轻拍了拍赵襄的手背,眼中满是关切,“你与银屏好好休息,晚上我再回来陪你们。”

赵襄轻轻颔首,目送关平翻身上马,朝着军营方向离去。关银屏拉着赵襄的手,笑道:“大哥对嫂嫂真是体贴入微,看得我都羡慕了。”

赵襄莞尔一笑,捏了捏关银屏的脸颊:“你这丫头,尽会打趣我。”

关平一路疾行,很快来到军营。营中士兵见关平到来,纷纷挺直腰杆,肃然起敬。关平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随即开始巡视军营。他走遍各个营帐,仔细检查士兵们的装备与士气,偶尔停下脚步,与士兵们交谈几句,询问他们的生活与训练情况。

巡视完毕后,关平回到府中书房,案上已摆满了近日的军报与文书。他坐下身来,翻开一本兵书,目光专注,神情肃穆。书房的烛火微微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正在此时,关羽推门而入,手中握着一卷地图,神色凝重。他走到关平身旁,沉声道:“平儿,我来与你商议荆州防务。”

关平起身,拱手行礼:“父亲,请坐。”他接过关羽手中的地图,摊开在案上,目光迅速扫过地图上的标注,眉头微皱,“荆州地处要冲,水陆交汇,防守难度不小。”

关羽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声音低沉:“正是如此。我近日观察曹军动向,发现他们在长江沿岸的船只数量大增,似有图谋。若不加强水军训练,恐怕难以应对。”

关平沉吟片刻,目光坚定:“父亲所言极是。荆州水军确实需要加强训练,尤其是水战阵法与船只操控。我建议立即拟定新的水军训练方案,并派专人监督实施。”

关羽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轻轻拍了拍关平的肩膀:“好,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你是水军出身,对水战颇有心得,务必尽快落实。”

关平郑重地点头:“父亲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关羽离开后,关平立即开始拟定新的水军训练方案。他笔锋如飞,将水战的要点一一列出,并详细规划了训练的内容与时间。夜幕降临时,他的方案已初具雏形。

翌日清晨,关平带着拟定好的方案,亲自前往码头监督水军训练。江风拂面,带来一丝湿润的凉意。码头上,水军士兵们已整齐列队,等待关平的指令。

关平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声音洪亮:“今日起,水军训练将采用新方案。众将务必严格依照计划执行,不得有丝毫懈怠!”

士兵们齐声应道:“诺!”

训练正式开始,关平亲自下场,指导士兵们操练水战阵法。他的动作干净利落,示范时如行云流水,士兵们纷纷露出敬佩之色。

正午时分,一名亲兵急匆匆跑到关平身旁,双手呈上一封信:“将军,襄阳赵将军寄来家书。”

关平接过信,打开一看,是赵云亲笔所写。信中详细描述了襄阳的近况,言明一切安稳,并询问关平在江陵的情况。信末,赵云还附上了一包襄阳特产,作为送给关平的礼物。

关平看完信,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他提笔给赵云回信,笔锋流畅,字迹工整。信中,他详细汇报了江陵的防务与自己的近况,并表达了对岳父的关心与问候:“岳父镇守襄阳,务必保重身体。江陵一切安好,请勿挂念。”信写完后,他亲自挑选了一些江陵特产,命人打包送往襄阳。

处理完这些事务,关平抬头望向远方,江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初升的太阳。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满是坚定与自信。

“继续操练!”他转身对士兵们大声下令,声音在江风中回荡,久久不息。

关平转过身,目光扫过正在操练的士兵,高声喊道:“弓弩手准备!”

士兵们迅速列队,搭弓上弦,瞄准江面上的靶子。

“放!”关平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出,划破空气,精准地命中目标。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一名年轻的士兵面前,指着弓弦说道:“拉弓时,要注意手臂的姿势,力量要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箭的准度。”

年轻士兵认真听着,不住地点头。

关平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好练,将来必成大器。”

说罢,他继续巡视,不时纠正士兵们的动作,耐心讲解要领。

江风吹拂着关平的战袍,猎猎作响。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更显英武不凡。江面上波光粼粼,水鸟不时掠过,发出清脆的鸣叫。远处,几艘商船缓缓驶来,为这片繁忙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活力。

训练持续到傍晚,士兵们都已精疲力竭,但士气依然高昂。

关平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和责任感。

“今日辛苦了,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他语气温和地说道。

士兵们纷纷抱拳行礼:“多谢将军!”

关平转身离开,身后传来士兵们热烈的讨论声。

回到府邸,关平径直走向书房。书房内,烛光摇曳,书桌上摆放着几本兵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