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消息扩散,梁山贼首人人自危,暗流涌动

换源:

  阎老三山寨火并,刘昂取而代之的消息在梁山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

“啥?老赵带着三百号喽啰前去偷袭,被全歼?”

“不止如此,那山寨下山攻破桥家坞堡一座,俘虏七百官军,还带回一千农奴!”

“嘶!这他娘人口暴涨啊!两千人的山寨,啧啧,梁山这一片哪个寨子能顶的住?”

“唉!怕是梁山地界以后混不下去了。”

差不多的谈话在梁山几十处大大小小山寨内进行。

一个个寨主瑟瑟发抖。

刘昂山寨规模过于吓人。

几百人的规模在他们这里已经算是大寨。

更别说两千人规模的山寨。

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一些人连夜跑路,一些人保持观望。

贼首人人自危。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山贼中间开始流传一条消息。

刘昂山寨给人吃饱饭!

而且还是一天三顿!

努力干活还能升迁,变成班长排长,甚至是连长!

新奇的词汇,以及刘昂山寨中的各种日常描述,让山贼们蠢蠢欲动。

胆小之人暗中拿定主意,趁着夜色偷跑出去,去投刘昂那寨。

改变命运!

胆大的山贼偷偷联络他人,既然刘昂那面能火并,他们为何不能?

做了他们现在的寨主,大家一起带着山寨中的家当去投梁山!

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梁山地界内暗流涌动。

……

咚咚咚。

房门被人敲响。

在刘昂的同意下,徐庶推门而入。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捧着一本竹简的徐庶,更像一个文官。

“大哥。”

徐庶恭敬问好。

“坐。”刘昂跪坐于矮桌旁,伸手招呼徐庶。

“元直贤弟,此间就你我兄弟二人,无需这般拘束。”

徐庶席地跪坐,但却摇头道:“虽独处,但尊卑不能废。”

“大哥为寨主,威严不能失。”

刘昂也不多说,转而问道:“贤弟前来,有何事情?”

徐庶放下手中竹简说道:“大哥,山寨虽然获取五万石粮食。”

“但现在人口增加。”

“农奴连带官兵俘虏,共计一千七百一十二人。”

“加上之前的山寨士卒,每天粮草的消耗都是个巨大的数字。”

“我怕……”

刘昂倒两杯热茶,“元直尽管说便是。”

徐庶说道:“我算一笔帐,按照大哥所言,雇一个村民前来开荒,一天工钱加口粮,便要消耗四十四斤粮食。”

“按两千人算,一日消耗便是七百多石。”

“压力过大啊!”

刘昂摇头,“贤弟,你算的不对。”

“不对?”徐庶打开竹简,前后仔细检查。

“没错啊。”

“我之间用九章算数仔细算过,最后的实际数字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

刘昂说道:“不是两千人,而是至少五千人。”

啪嗒。

徐庶手中竹简跌落在桌上。

短暂的沉默过后,噌的一声跳起。

“五千人?!”

伸出一支手掌五根手指的徐庶,惊的牙齿打颤。

“两千人消耗七百多石,五千人得消耗……”

一时间他有些算不出。

刘昂端起茶杯抿口热茶,轻飘飘说道:“这次雇用的两千村民。”

“他们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奖励。”

“一定会拼命带来更多人手。”

“亲戚朋友等等,绝对会被他们在下次务工的时候带来。”

“五千人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按照这个计算。”

刘昂飞速心算之后说道。

“每日消耗一千八百三十三石。”

“这是最基本的,实际会比这更多。”

“嘶!”徐庶倒抽一口冷气。

“将近两千石?!”

“就算财大气粗的我们,五万石也经不起这般消耗啊!”

“大哥,你可要三思啊!”

“如此消耗连一个月都坚持不到。”

徐庶苦劝。

“有桥家坞堡在前,后续我们再想卧底坞堡,怕是相当难成。”

“如果一个月内无法攻破坞堡,粮尽人心自溃也!”

“贤弟放心。”刘昂摆手道:“先坐下,听我细说。”

激动的徐庶深吸几口气,平复剧烈波动的情绪。

重新跪坐的他,目光盯在刘昂身上。

聚精会神等待对方解答。

“你忘了一件事情。”刘昂正色说道。

“我答应给雇工的粮食,只需要立即给五斤。”

“其余三十五斤,包含自带农具翻倍,以及带他人前来的再翻倍,全部等待三个月之后再给。”

徐庶长出一口气,“我倒是忘了这项。”

“多了三个月时间,我们也好辗转腾挪。”

“不过,压力依旧不小。”

“只不过短期的巨大压力,变成长期存在压力。”

刘昂竖起两根手指继续说道:“第二。”

“梁山更多的应该叫做水泊梁山。”

“河中有鱼,每天可均出半个时辰,命所有人前去捕鱼。”

“收获既是口粮,搭配粮食可以减少一半消耗。”

“唔!”徐庶摩挲下巴,恍然大悟,“我怎么把这个也忘了!”

“第三。”刘昂增加一个手指,继续说道。

“梁山范围内,野生动物比较多。”

“可以让士卒们外出打猎,借机锻炼他们的配合能力,个人作战能力以及体力。”

“更不用说,各种野菜还有其他能吃的东西,在梁山范围内有很多。”

徐庶越听越激动,他连忙从房间中找到毛笔。

一字一句记录下刘昂所说的三点内容。

“大哥真是心细如针啊!”

他一边低头快写,一边感慨道。

“我为什么没想到这么多的细节呢?”

“或许,有时候巨大的差距,就是在这些细节中拉开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