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政

换源:

  “王爷,政策虽然好,但是这关乎世家大族的根基,以后恐怕不利于我们发展啊!”荀彧皱着眉头,脸上带着担忧之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知道世家大族的势力庞大,因为他就是世家出身,如果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奋起反击,这对王爷的大业或许会造成难以估量的阻碍。

“非也,臣以为,如今的封地实行这一政策是最好不过的了。”戏志才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之中透着一种睿智的光芒。

“天下最多的还是穷苦百姓,我们的这一政策一出,恐怕就会有无数百姓想投奔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力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

“臣也以为可行。”荀攸面容严肃,他整了整自己的衣物,一脸认真地说,“臣虽然也是世家出身,但是为了王爷的大业,臣愿意亲身去执行这一政策,哪怕是会遇到重重困难,臣也不会有丝毫退缩。”

“臣以为,此事还是先不用着急。”郭嘉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因为这政策一出,朝廷那边肯定会弹劾王爷。所以,这政策还是继续以待天时吧!我们现在应当更加谨慎行事,切不可贸然行动。”

“臣赞同奉孝的想法。”徐庶也是一脸严肃地说道,“当下还是先积攒实力,待天下有变,王爷便可以行王道,到时候就可以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诸位,”刘协站在众人面前,眼神透着一抹深邃的光芒,“你们相信孤就是,不出半年,天下将变,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朝廷如今自顾不暇,根本没空管我们这边的事情。”

“如今我们的地盘还小,暂时比较好实施政策。一旦地盘大了,到时候各种势力交错纵横,想要实行这一政策就难了”

“注意那些流民灾民,他们本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千万不要饿了他们。大力修建护城河,这护城河可不仅仅是一道防线,它是我们的保护圈。这护城河最少也要三百米宽”

“城墙也至关重要,最少也要十五米高。我们以后就算不能主动出击打出去,别人也别想轻易欺负我们。”刘协一脸认真的说道,认真的神情让人感到他话语的分量。

“臣等领命!”荀彧几人躬身说道,态度恭敬而虔诚。

“嗯,对了,如今我们有多少兵力?”刘协问道,视线扫过众人。

“回禀王爷,如今封地内除开卢植将军镇守北郡的两万兵力,就只有黄忠正在操练的五万兵力。”戏志才躬身说道,声音沉稳。

“嗯,记住军队的力量是我们发展的根基,他们冲杀在前线,军队的饮食必须要餐餐有肉。要想让别人为我们卖命,我们就不能亏待了人家。将士们吃饱了才有力量保家卫国,我们才有望成就大业。”

“还有就是肉少了些,不过我们这边靠海,让百姓们下海捕鱼吧!将捕来的鱼做成腊肉,这样既可以为以后行军用粮提供储备”

“让士兵们征战时不用担心吃食,也可以让百姓们多一份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刘协淡淡的说道,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王爷英明。”荀彧几人同声说道,心中对刘协的安排佩服不已。

“你们忙吧!尽量三个月内把事情全部做好,孤先走了。”刘协说完就直接离开了。

“恭送王爷。”几人又同声说道,目送着刘协远去的背影。

看着刘协离开之后,郭嘉看着荀彧说道:“文若,如今我们有多少钱粮?”

“粮食三百多万石,钱二十亿。这可都是王爷治理有方,才有这些积累,不过也离不开我们的苦心经营。”荀彧一脸骄傲的说道,仿佛这是他这个大管家的功劳一般,嘴角微微上扬着。

“还是太少,王爷深谋远虑,有许多宏伟的计划需要我们去辅助实现。我们做臣子的一定要助他一臂之力,诸位,开始实行王爷的政策吧!”戏志才一脸认真的说道,表情严肃而庄重。

“嗯,北海就让我去吧!我在北海待了半年,还算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有所了解,我去最合适。”徐庶点头说道,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

“我也一起吧!我是世家出身,我出面的话会好做一些,我的世家身份或许也能发挥一些作用。”荀攸也是点头说道,眼里透着自信。

“那好,东莱就我负责吧!志才还是继续统筹军队事物,文若还是继续看着钱粮,我们各司其职,相信一定能把王爷的计划顺利推进。”郭嘉淡淡的说道,眼神冷静。

“诸君共免吧!你们离开之前先去黄忠那每人调动三千士兵,如果遇到反抗的,实在不行就只能见血了,不过也不要轻易使用暴力,毕竟都是王爷的子民。”戏志才冷冷的说道,话虽然冷酷但是也有着无奈。

“不要做的太过,我们可以先用半个月的时间和他们先礼后兵,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说不定能解决很多问题,实在不行你们再动手。”荀彧一脸严肃的说道,眉头微微皱起。

几人都是点点头,也是同意了荀彧的说法。

很快,几人就把事情商定了下来,一时间北海郡东莱郡两地到处都贴满了告示,还有衙役负责在告示前给百姓讲述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

“太好了,如此一来,我们家就不用缴那么多税了。”人群中一个百姓说道,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眼睛里也满是期待。

“那些地主老爷们可就惨了,真想看看那些地主老爷如今的嘴脸。”另一个百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还有那些当官的也要缴税,王爷英明啊!”一个百姓说道,言语中充满了对刘协的敬仰与赞扬。

荀彧几人也是没有想到,告示一出,无数百姓欢腾,大势所趋之下那些世家大族就算不愿意也没有办法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