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刘协赏吕布,王允引危机

换源:

  小皇帝刘协确实懵懂无知。自董卓废掉刘辩,将他扶上帝位以来,刘协一直如同一个人形的盖章工具,几乎从未真正自主地决定过任何事情。

如今,司徒王允一心匡扶汉室,既然他都这般提议,小皇帝便决定好好地封赏一下吕布。在刘协心中,王允是忠诚可靠的臣子,他的话自然值得听从。对于刘协来说,他对朝政之事了解甚少,也不清楚该如何驾驭群臣。在这关键的时刻,他只能依靠王允这样的忠臣来指引方向。

于是,小皇帝开始思索该如何封赏吕布。他知道,吕布是勇猛无比的战将,若能得其忠心,对汉室的稳定将大有助益。然而,他也担忧过度的封赏会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但一想到王允的建议,以及吕布在铲除董卓过程中的功劳,刘协最终还是决定给予吕布丰厚的封赏,希望能借此稳住吕布,为汉室的复兴增添一份力量。

至于具体该如何封赏吕布呢?小皇帝刘协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那便是询问王允。毕竟,小皇帝自己确实毫无头绪,他一直以来都只是个被董卓操控的傀儡,对于封赏之事毫无经验。他想着,自己不会不代表别人不会呀。而司徒王允一心匡扶汉室,见多识广,肯定知道该怎么封赏才最为妥当。

于是,小皇帝刘协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王允。王允微微垂首,略一琢磨,心中便有了主意。他深知,对于吕布这样的猛将,单纯的金银财宝或许已不足以打动他。之前已经商量好,将梅坞的所有金银财宝,连带兵马粮草全部给予吕布,那么现在剩下能封赏的便只有官位了。

很快,吕布的官职便被确定下来。他被任命为奋威将军,此职赋予了他极大的军事权力与威望,让他在朝堂之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吕布还被赐予假节之权,这意味着他在执行任务时拥有如同皇帝亲临般的权威,可自行决断诸多事务,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行动力与决策力。仪比三司更是彰显了他地位的尊崇,其礼仪规格可与三公相媲美,足见朝廷对他的高度重视。进封温侯,使得吕布不仅在官职上荣耀加身,更在爵位上获得了极高的地位。温县作为他的封地,为他带来了丰厚的财富。而与王允共同执掌朝政,更是让吕布一跃成为权力核心的人物之一。

王允在封赏完吕布之后,一位大臣提出了那二十万西凉士兵该如何处置的难题。王允对这些西凉士兵可谓恨之入骨。想当初,董卓带着他们四处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董卓胆敢挖皇陵,而这些士兵便肆无忌惮地挖百姓的坟。在王允看来,若没有这些士兵的追随,董卓断不可能有今日挟持皇帝的嚣张行径,所以他认定这些士兵乃是罪魁祸首。但二十万之众,又不能全部诛杀。于是,王允想出一个看似“仁慈”的办法——就地解散。这意味着国家不再供养他们,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可这帮西凉士兵又岂能轻易接受这样的安排?他们在战场上拼杀许久,如今突然要他们解甲归田,回去种地,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他们既没有种地的意愿,也可能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资源。被遣散后,他们的未来一片迷茫,心中必然充满了被抛弃的感觉和无助的愤怒。

王允在处置西凉士兵的问题上,确实欠缺周全的考虑。这些士兵从西凉一路辗转至洛阳,再到长安,个个身经百战,战斗力非同一般。若能得到妥善安置,对于匡扶汉室无疑会有巨大助力。然而,王允却因心中仇恨,选择将他们弃之不用。

此时的西凉士兵群龙无首,虽对王允的决定不满,却也未做出过激反应,只是赖在军营中不肯离去。而吕布却看到了机会,他趁机将这些无处可去的西凉士兵悄悄接纳过来,大约接纳了十万人左右。毕竟吕布也不能公然与王允对着干。

吕布接纳十万西凉士兵后,加上自身的并州军团,手中兵力达十五万左右。随后,他前往梅坞,将那里的金银财宝及各种粮草全部运出。接着,吕布向王允提出要去洛阳查看,毕竟洛阳曾是皇都,看看有无重建可能。王允听后十分高兴,连连催促吕布快去。于是,吕布带着兵马离去。

与此同时,王允接到了四封信,寄信之人乃是董卓之前的四位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王允看过信后,恨恨地丢掉手中信件,怒声道:“天下谁都可以赦免,唯独你们四人绝对不可赦免。”王允的这一决定,无疑为日后的局势发展埋下了隐患。他对这四人的坚决不赦免,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强烈反抗。而吕布此时带着十五万兵马前往洛阳,也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多变。未来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汉室的命运也在这风云变幻中摇摆不定。

这四人得知王允对他们的处理方法后,心中皆是惴惴不安。他们已经知道了王允不会饶过他们,性命堪忧。思来想去,四人商议决定逃跑,带上金银细软和值钱之物赶紧逃离此地。毕竟此时王允手中的兵马尚未将他们包围,他们还有逃跑的可能。几人仔细商量着出逃的路线,正准备散场之际,角落却传来了哈哈的笑声。四人立刻停下动作,齐刷刷地看向发出笑声的方向。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

李傕听闻这笑声后,怒不可遏。他本就因王允要杀他们四人而焦头烂额,此时竟还有人敢嘲笑他们。他本打算找到此人,一刀将其剁了。然而,当他看清此人后,却躬身行礼问道:“贾先生为何发笑?”此人正是贾诩,贾文和。贾诩从角落里站起身,缓缓走了出来,说道:“我笑你们自寻死路。你们可还记着牛辅?牛辅乃可是董卓的女婿。在他得知董卓已被杀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卷着金银财宝出逃。然而,在他出逃的路上就被人杀了。所以,我现在提出牛辅这个人,就是告诉你们。你们若逃跑,也会和牛辅一样活不了。”这四人听了之后,面面相觑,低头不敢说话。李傕又问道:“贾先生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贾诩的出现,仿佛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他们又不确定贾诩是否真的能为他们想出一条生路。毕竟,王允的决心已定,要想改变局势绝非易事。但他们也明白,此时除了依靠贾诩的智慧,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毕竟他们四个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逃跑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