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找来自己的女婿兼首席智囊,就是为了给自己下一颗定心丸。
“我若是废少帝而立陈留王,文优你看此事可行否?”
李儒先是面露惊色,随后捋着胡须跟着董卓坐下,细细思虑了起来。
“公欲借废立之事以扬威,倒也是个好主意……”
看李儒脸色似有不妥,董卓只得和盘托出自己所思所想,我自己现在面临的难处。
“我久在西凉,这朝中之事如何能于极短之日树立权威,立于当朝,我想无过于废旧帝,立新君之举了。”
董卓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既然袁家那些人不跟我们玩儿,那就废了袁家拥立的皇帝,拥立属于自己的傀儡皇帝,然后重新开始分配中央朝廷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
让李儒过来,就是看看哪些人可以拉拢,而哪些人不行,这需要他给出一个简略的范围和判断。
“好!既如此那就废旧立新!此当可获二利。”
“文优尽可试言之。”
“昔日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接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杰,今日主公效法先人,必定名垂青史,此一利也。”
“嗯……这二呢?”
“此番救驾大功,使公威著群臣之上,此时公若立新君,谁敢不从?新君既立,公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以谋天下,此二利也。”
听完李儒言毕,董卓赫然起身,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哈……屁话!竟是一些虚言!”
“事到如今,你我还有何退路?文优?”
见此李儒不装了:“既如此,儒这里倒是有几人可供主公参考。”
“哦?!说说看。”
“第一个宗正刘艾,他一生只想学习淮南王刘安飞升成仙,对于皇室并无多少忠心,且其寿命将终,已无多少时日可活。”
“主公手中不是有一份得自古商的祭神秘法吗?此法虽然残暴血腥有伤天和,需用身份血脉高贵之人,炼化其一身气运、血肉和修为以成丹药……”
“老夫倒是舍得,只是这高贵之人……?”
很显然董卓对于延长寿命,也是一样很是渴望,毕竟此位面自周朝灭亡,不知是何原因,修炼增加的寿命只有很少很少。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早早夭折,另一个战死在了与凉州胡羌的战斗中,眼看年龄越来越大,还是没有新的儿子诞生。
这也就算了,家中的弟弟和几个侄子也不争气,诺大的家业靠他们只能说吃枣药丸,一生奋斗出来的家业总不能便宜外人吧?
“……”对此李儒心知肚明。
“拥立新君,有人要上来自然就有人要下去,拥有新天子之人自然要上来,这谁要下去,那就要看谁站在主公的对立面了~”
“到时候,挑选一些有威胁的和没有什么大靠山的……嗯?”
说着李儒左手扯住又手的衣袖,用右手在董卓面前虚空划出一个圆来。
“嗯?!……继续。”董卓眼睛微微眯起,一道杀气四溢的寒芒闪过,冰寒幽寂的两团幽蓝火焰从中喷涌而出。
“第二个人是太保剑圣王越。”
“他?”
“对,就是他王越天资卓越实力早早就已达到这片天地可容纳的极限,可就是突破不了,他想了也试了各种方法。”
“最后他发现这些个所谓的禁法,秘法之类的通通没用,以至于他蹉跎数十年。”
“本来他都要放弃了,要不然也不会去开馆收徒,还什么人都交,只要有钱就行。”
“但据我这些时日探查洛阳各势力情报时偶然发现,他前几年突然投拜各世家大族门下想要出仕为官。”
“是因为他得到了一种新的秘法,大致就是用大汉帝国的国运为自己铺平通天大道。”
“正所谓给谁当狗不是当呢?主公只要立下天道誓言许诺到时候,允许他去大汉龙脉截取一份国运……”
“好!如此胜算可再加两成,那少帝身后那个紫阳老道?”
听完第二人董卓连连拍手称赞,大声叫好,眼中那野心的火焰更加高涨。
“这个好办,先帝既然已经离世,他欠皇室的人情自然也就算是还完了,允诺他一份国师之位,外加解除对道教的打压即可。”
“如此将少帝身边的这三根支柱搬开,后面自然就好办了,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不是一个关西,一个关东齐名吗?现在袁家如日中天,眼看就要更进一步,他们杨家就这么甘心?不怕被打压,以致家名没落?文官之首给他杨家!”
“当然为了制衡,关东世家也要拉拢,听说大儒蔡邕,此时赋闲在家,他不是想修史以图更近一步吗?也答应他!”
“就算因此投效主公的人不多,但总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在野贤人,正所谓千金买马骨,更何况他门下弟子亦是遍布大江南北,值得。”
“妙啊,妙~”
“最后……”
“最后怎样?!”
李儒有些迟疑,看着董卓殷切的目光,有些不知该怎么说:“最后…最后就是这吕布……”
“吕布?这还不好说?他乃我在并州的旧部,这不就更好办了吗,前面那些都给了,再多给出去一些又有何妨?!”
董卓哈哈一声大笑,听完李儒的分析只感觉胜券在握,对吕布这个昔日麾下的毛头小子没怎么在意。
“……好!如此大事成矣~”
(总有一股不祥的预感……难道是我最近太过劳累了?吕布…吕奉先……?)
“大事成矣?”
“大事成矣!”
“喔?好!好!好!大事成矣!!!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董卓哈哈大笑觉得一切尽在我手志得意满之时,李儒迟疑片刻后还是出言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降温。
“主公,儒还有一言。”
“哦?文优尽可讲来~”
“只是这件事还有一害。”
“还有一害?!”董卓脸色一僵,被李儒整得颇有些不快,嘻嘻,不嘻嘻jpg。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