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刘大耳的托孤重臣

换源:

  处理政务是件痛苦的事,特别是自己还不熟练时那就更痛苦了。

刘辩此时就很痛苦,只是几千人的后勤工作就让刘辩头大,现在的他实在理解不了历史上那些皇帝一天是怎么处理那么多政务的!

“大王,微臣杨业有事禀报。”

“进来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杨业大步走进了营帐之中,向刘辩行了拱手礼后说道。

“大王,今日有一职吏前来投奔,微臣观察此人气度不凡,便特意与之交谈了一番。经过深入交流之后,微臣发现此人确实有着真才实学,绝非那种只会夸夸其谈之辈。因此,微臣斗胆将他带来面见大王。”

刘辩微微颔首,表示对杨业所言之事颇感兴趣。

英雄不问出处,就连那关羽和张飞在遇到刘备之前,不也是以屠猪卖豆为生吗?

想到这里,刘辩心中对于这位尚未谋面的职吏更是多了几分期待。

“那此人现在身在何处?”

“回大王,此人此刻正在帐外候着。”

“好,将他传唤进帅帐来!”

不大会功夫一个男子就来到帅帐,看样子二十岁左右的样子,一身儒士打扮,身穿浅灰色长袍,头裹藏青色帻巾,走路生风,算得上一表人才。

“孤听杨将军说,汝有几分真正的能耐。”

刘辩面带和善亲切的微笑,轻声说道。

“大王和杨将军实在是抬爱了。”

紧接着,他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

“小人听闻大王张贴告示招募兵员,故而舍弃了官职赶来投奔大王,只为能够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此方才不虚度此生啊!”

语罢,这年轻的儒士恭恭敬敬地向着刘辩行了一个庄重的参拜之礼,其言辞之间不卑不亢,尽显从容气度。

刘辩见状,心中暗自对这位儒士的风度颇为赞赏。

无怪乎杨业会主动与他交谈,并将其举荐至自己跟前。

“不知先生如何称呼?此前又在何处任职呢?”

“回大王,小人姓李,单名一个严字,表字正方,乃是南阳本地宛县人士。先前一直在南阳粮曹大人麾下充任文书小吏一职。”

刘辩也没想到投奔自己的居然会是李严!

还是那句老话,懂三国历史的人就不会对李严这个名字陌生,他可是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之一。

历史上的李严不仅精通兵法战略,而且在治理内政方面也是颇有建树。可谓文武双全,也是一个综合性人才。

而历史上他能够得到刘备的托孤重任,诸葛亮也承认过他的能力。足见其能力不俗。

而刘辩当前正面临着缺乏内政型人才的困境,要知道管理好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绝非易事,绝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够轻松胜任的。

这几日以来,刘辩一直为此事烦心不已,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如今李严的到来能够帮助他解决当前的局面。

“系统,为我扫描一下李严的属性。”

“叮咚……系统正在扫描中,分析完毕。”

“姓名:李严

年龄:20

状态:健康

统帅:84

武力:75(77)

智力:78(85)

内政:88(91)

学识:66

魅力:74

所属:-

忠诚:-

装备:-

技能:-”

正如之前所说,李严属于文武双全,没有短板的类型,属于万金油,各方面都能胜任,做不到完美,却也不会出错。

内政能力优秀,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是把好手,还有很不错的统兵能力,成长至巅峰后,统帅武力也能到二流水平。

“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

88的内政治理一个郡地那也是不在话下。所以说,仅仅只是负责数千人的后勤工作对于李严而言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小菜一碟罢了。

在此之后,刘辩和李严两人又深入地探讨交流了许多当前关于内政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李严皆能够应对自如、对答如流,刘辩觉得前铺垫已然做得足够后。

“正方,本王决定册封你为仓曹史一职,由你来掌管军队中的钱粮等各类后勤事务。”

初来乍到,弘农王竟然就将关乎钱粮的重大事宜全权交托给了自己,这份信任让李严受宠若惊,他当即双膝跪地,俯身叩头拜谢道。

“多谢大王对微臣的赏识与提携之恩!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全心全意辅佐大王成就一番伟业!”

“嗯,快快起身吧!”

得到允许后的李严赶忙站起身来,恭敬地立于一旁。

当天下午李严就开始了工作,在他的打理之下,一两天的工夫就把所有事务安排的井然有序。

……

……

南阳郡,宛城。

张咨听完赵尉的禀报之后,顿时怒火中烧,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一挥,便将面前的桌子一下子给清空了。

一旁的下属们见状,纷纷吓得面如土色,连忙齐声高呼:“大人息怒啊!”

张咨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咬着牙说道。

“那弘农王在社旗附近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短短数日之间竟然就已经招募了数千人之多!诸位,你们说说看,面对如此局面,咱们应当如何应对才好?”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贸然开口。这时,郡丞邓州向前一步拱了拱手。

“启禀大人,属下倒是想到了一条妙计,可以迫使弘农王立刻离开荆州。只是……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张咨一听,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哦?快快讲来!”

“董卓已经派遣大军前来讨伐弘农王,而我们则可以为西凉军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他们通过进入南阳境内,这样一来,弘农王必定会选择撤离此地。”

“只不过,采用此计虽然能够赶走弘农王,但同时也可能会引狼入室。一旦董卓的军队进入荆州,恐怕就很难再让他们乖乖离开了。”

张咨咬了咬牙,他深知自己如今已经将刘辩得罪得死死的,一旦落入刘辩手中,那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而把董军引来,如果他们不离开南阳郡,那么自己干脆打开城门向董卓投降算了!

董卓现在手握重兵,权势滔天,若是能投靠于他,说不定在朝廷之中还能够谋得一份不小的官职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咨终于下定决心要赌一把。他用力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就这么办!”

紧接着,张咨迅速安排人手按照之前与邓州商议好的计划行事。只见一名使者身负重任,快马加鞭地朝着董军而去!

……

……

有了李严,刘辩彻底成了闲人,每天早上跟着李君羡练练武,然后读书练习字法!

而招募流民也很顺利,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加之之前黄巾起义,北方有很多流民都向南方涌来。

历史上的袁术就是因占据南阳这富饶之地,才能在前期成为最大的诸侯之一,所以涌入南阳郡的流民也很多。

短短时日,刘辩就已经招募到了三千流民,招募的流民统一由杨延昭统领训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