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大火引发的舆论

换源:

  李双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对方继续说道:“我们之所以没有立刻进攻,是因为我家主公心怀仁慈,不愿多做杀戮,所以才选择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听到这里,李双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对方笑了笑,接着说:“但你可以放心,不出几日,这白城就会沦陷。到时候,你将是我们的功臣,你的付出和牺牲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明白吗?”

这番话让李双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相信对方的承诺,但事到如今,他似乎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在商行的小院内,赵曦正与刚才与李双交谈的人细致讨论。

“翁主,这些就是目前白城守军的最新情报了。”那人递上一份详尽的报告。

赵曦的眸子在报告上细细地扫过,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不放过。

随后,她轻启红唇,评价道。

“不错嘛,这份情报相当详细,看来那个李双还确实有点本事。”

属下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如此,李双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百夫长,但他在白城守军内部的人缘出乎意料地好。很多人都愿意与他交谈,分享信息。”

赵曦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那么,你说我们该不该给他点甜头尝尝呢?”

属下略一思索,回答道。

“依我看,给予适当的奖励确实能够进一步激励他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而且,这样做也能让他更加忠心于我们。”

赵曦听后,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那就找个合适的机会,给李双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吧。同时,也要继续保持与他的联系,确保他能够持续为我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下属领会了赵曦的意思,恭敬地行了一礼后告退。

夜里,赵曦独自一人坐在院中,陷入了沉思。

这些天,她一直在思考弟弟赵康近期所作所为的用意。

造反的事情已经明摆着了,赵家如今已然反了。

按照他们目前的能力,即使不说横扫整个大魏,至少也有能力突进皇都,取下那狗皇帝的项上人头。

可是,她的弟弟赵康却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就连攻打白城这样的小城,他都要求尽可能降低伤亡,并且保留地方建制。

对于这种做法,赵曦心中不禁感到疑惑和不解。

她不明白赵康为何要如此谨慎行事,难道他不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赵家就越不利吗?

然而,她也知道赵康并非泛泛之辈,他这样做必定有他的考虑和理由。

只是,她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想法和用意。

“赵康这小子,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说来奇怪,自从她弟弟赵康放弃了对赵茗的追求,他整个人似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那个冲动、热血的青年,如今变得沉稳而深思熟虑。

赵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甚至都比不上赵康的细心。

他对于每一个决策的考量,每一次行动的布局,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周密和精准。

不过即便如此,当姐姐的多少也要给弟弟分担点压力。

几日过后,白城内如期传出了即将开仓放粮的消息。然而,这一消息对于赵曦来说,并不意外。她早已通过李双得知了此事,并且提前做好了周密的布局。

赵曦手底下的五十名精锐早已暗中分布在各大粮仓附近,他们伪装成普通的看守,混入了粮仓的看守队伍中。

这一切都是李双精心安排的,他利用自己在白城守军中的人脉和影响力,成功地将这些精锐安插了进去。

现在,一切都在赵曦的掌控之中。

入夜,当看守们逐渐放松警惕的时候,赵曦的人开始行动了。

他们迅速而有序地在城内各大粮仓附近展开了破坏活动。

火光冲天而起,伴随着滚滚浓烟,白城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由于城墙上需要坚守,城内可用于救火的人手严重不足。

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势迅速蔓延,却束手无策。

大火整整烧了一夜,才被众人合力扑灭。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给白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粮仓被毁,粮食损失惨重,城内居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哎,你听说了吗?昨晚的大火是有人故意放的!”

一位市民神秘兮兮地对旁边的人说道。

“真的吗?是谁这么大胆?”另一人好奇地凑近询问。

“谁知道呢,但肯定是有人想搞乱我们白城!”

第一位市民斩钉截铁地说道,周围的人群也纷纷附和,表示认同。

在城内的另一处,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我觉得这火肯定跟城外的那些叛军有关。”

一位年长的妇女猜测道。

“我也这么觉得,他们肯定是想逼我们投降!”

另一位妇女愤愤地说道。

“你们想的都太浅了,听我跟你们说。”

一个年轻男子尖嘴猴腮,神秘兮兮地插话进来。

“我有个亲戚在官府里当差,他告诉我,其实那场火就是知府叫人放的!”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大惊失色,纷纷围拢过来,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你可别乱说啊,知府大人为何要叫人放火烧了城里的粮食?”

有人半信半疑地问道。

那年轻男子得意地笑了一声,继续说道。

“哪有什么粮食,早就被那些官员私下里卖完了。说什么开仓放粮,其实根本没粮可放。官府为了掩盖真相,所以才自导自演了这场大火来骗我们。”

众人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

男子见状,更加得意了,他接着爆料。

“还有,你们知道吗?从城外搜刮过来的粮食,都被秘密送到了知府的宅子里。他们表面上装得清廉,背地里却中饱私囊,真是可恶至极!”

这番话无疑在人群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人们对知府的信任瞬间崩塌。

赵曦的攻势还远远没有结束,接连数日,城内的舆论持续发酵,如同一股暗流涌动,搅得白城上下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