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李双一把撕下自己的袖子。
众人见状,也纷纷群情激愤地撕下了自己的袖子,表示愿意跟随李双。他们信任李双,也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荣华富贵。
在官府外,赵曦的人马与百姓们紧密围攻,但官府的坚固构造让他们一时难以攻入。
官兵们凭借着有利地形,已经给赵曦的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而周围的百姓众多,使得赵曦等人所携带的手雷地雷等重型武器无法有效使用,局势一时陷入僵持。
赵曦心中焦急,若不能迅速拿下官府,一旦城头败退的白城守军退至此处,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巷战一旦打响,他们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将大打折扣。
就在此时,李双带着数十人匆匆赶到。
赵曦看到李双,心中不禁生疑。
他原本应该在城头准备接应林武,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李双,你来这里做什么?”赵曦疑惑地问道。
李双虽然第一次见到赵曦,但对方的气质让他立刻认出了身份。
他恭敬地回答道:“回翁主大人的话,城头已经安排妥当。我想到翁主大人这边围攻官府可能会遇到麻烦,所以带人前来支援。”
赵曦此刻正面临困境,也就无暇追究李双的责任。
他听到李双熟悉官府的路,并且知道暗道可以潜入内部,心中一动。
“翁主,这官府的路我熟悉得很。这里有几处暗道可以潜入到内部。只需您给我些人手,届时我一定带着白城一众官员和知府出来。”
李双对成功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他深知这些暗道。
因为它们曾是白城运送不法之财的秘密通道,他亲自走过多次,对每一条都了如指掌。
面对赵曦的警告,李双表情坚定,他明白自己的立场和使命。
“请翁主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他郑重的承诺。
赵曦见状,便将林冲和王二调拨给李双指挥,自己身边只留下十名伤员,其余四十人全部交由李双带领。
这样的信任与重任,让李双更加坚定了决心。
而在官府内,知府端坐于案前,反复询问传令兵关于战况的消息。
然而,每次得到的答案都让他心情沉重。
他已经开始做最坏的打算,猜测城外的林武可能已经发起攻击,白城沦陷在即。
在这危急时刻,知府命令下人为他披上战甲。
作为白城的知府,他决定亲自上阵,再拼一次。
他自幼熟读诗书,尤其钟爱豪放派诗词,那种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如今,面对这般的情景,他心中涌起了触景生情之感。
或许,战死沙场,与白城共存亡,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壮烈的结局。
知府现在心中惆怅,他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白发长须,随身着战铠,但是也遮不住这股暮气。
回想起少年,他也曾意气奋发,刚上任白城便带人清剿周围的匪患,为白城的商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扶着胡须嘴里嘟囔道。
“铜镜苍颜白发长,豪情已逝梦黄粱。
当年挥剑清匪患,今日持须战袍凉。
岁月匆匆催老去,再次披甲意难忘。
沙场点兵心虽壮,无奈暮气已遮光。”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阵阵砍杀声。
李双已经通过暗道潜入府内,带领人马发起了攻击。府内的官兵一时慌乱,被李双等人打得措手不及。
知府立刻戴好头盔,抽出宝剑,走出门外。他四处张望,只见下人们慌乱奔逃,还能听到那些贪生怕死之徒的哭喊声。
他试图拦下几名官兵,命令他们重整旗鼓再战,但此刻却无一人听从他的指令。
一切都在李双的预料之中。
这些官兵平日里养尊处优,虽然对官府忠诚,但在生死关头,个个都显露出原形。
李双一路过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抓捕那些官员就如同抓鸡仔一样轻松。
不一会儿,知府就被李双带领的人马团团围住。
由于李双下令要活捉这些人,所以众人只是围着知府,没有一人上前动手。
此时,李双缓缓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摘掉头盔,露出面容,对着知府说道:“知府大人,放弃抵抗吧。林将军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城墙的守军早就投降了。念在您平日里待弟兄们不薄,您就别让我们难做了。”
知府愤怒地瞪着李双,嘴角挂着一丝冷笑,骂道:“你这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我平日里待你们如何,你难道不清楚?如今却带着人来反我!”
他紧握着宝剑,剑尖直指李双,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倾注在这一剑之上。
李双面对知府的愤怒,内心并无太多波澜。他平静地看着知府,仿佛在看一个垂死挣扎的困兽。
他深知,这个曾经威风凛凛的知府,如今已是穷途末路。
他缓缓地走上前去,轻轻地拨开了知府的剑。
那动作轻柔而坚定,仿佛在告诉知府: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接着,他反手迅速擒住了知府的胳膊,一扭,知府便痛苦地跪倒在地。
“知府大人,你也别怪我。”李双淡淡地说道,“赵家乃是天命所归,你何必与天命作对呢?你看看这周围,你的官兵们都已经投降了,你还在坚持什么呢?”
知府虽然被制服在地,但嘴里仍在不停地咒骂着。
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愤怒,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公和怨恨都倾诉出来。
然而,李双却全然不在乎这些辱骂。
他站在那里,冷冷地看着知府,仿佛在欣赏一出与自己无关的戏码。
在他的心中,这些辱骂与荣华富贵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他想象着自己未来在赵家的庇护下,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那种生活,是他以前从未敢想象的。
很快,官府内的动乱彻底平息了下来。
李双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押着一众官员走出了官府。
他们被整齐地押成一排,而知府就被安排在中间的位置,显得格外显眼。
他的头颅低垂着,仿佛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
而李双则昂首挺胸地站在他们面前,享受着这一刻的荣耀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