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尘埃落定

换源:

  伴随着王家家主王玥被捕,这场针对豪门氏族的清扫行动算是彻底结束。

白城,这座曾经被豪门氏族笼罩的城市,终于迎来了新的曙光。

此刻,官府内灯火通明,官吏们忙碌地整理着收缴上来的地契、人契和欠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期待。

接下来的几日,官吏们沉浸在计算收获的喜悦中。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财和契约,眼前的财物足以抵得上白城十来年的税收。

而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农奴的数量竟然高达十七万,这些农奴散布在各个地方,为那些豪门氏族辛苦劳作。

李绍伦在整理完这些材料后,急忙送去给赵康过目。

赵康看着眼前的卷宗,心中也颇为震撼。

赵康的眼中闪过一丝窃喜。十七万农奴的解放,不仅意味着系统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些新解放的人口将为龙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他深知,这么多人吸纳进龙城,将会大幅刺激龙城的工业发展和基础建设,使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看完堆积如山的卷宗,赵康将其放置一旁,目光转向李绍伦,正色道:“李知府,这些财物就留在白城,用于接下来的城市发展。而那些被解放出来的人,我打算将他们送到龙城去。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李绍伦一愣,对于财物留在白城他并无异议,但听到要将所有人迁往龙城,他不禁面露难色,眉头紧锁:“主公,这么多人一次性迁走,恐怕会有些不妥吧。”

赵康把玩着手中的茶杯,目光坚定:“李知府,有些事情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龙城也是需要发展的。”

李绍伦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赵康态度坚决,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对方的决定。

他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既然主公已经决定,那下官自然会全力配合。只是迁移这么多人,需要周全的计划和安排。”

见对方不再拒绝,赵康再次露出了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这点你大可放心,运送的队伍早就已经安排好了,你无需担心。”

李绍伦听后,心中的顾虑稍微减轻了一些。

赵康继续说道:“至于白城接下来的安排,先维持原样,尽快恢复通商。这段时间你要尽量去安抚那些商队,让他们知道白城的安全和稳定是有保障的。”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后续的安排会有人和你对接。”

李绍伦点点头,表示明白。

“那么,下官就先去忙了。”李绍伦站起身来,向赵康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见李绍伦离去,赵康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材料,也准备离开白城。

这次回龙城,他将独自一人,因为林武接下来还要肩负护送十七万人口的重任,而赵曦则被安排在了白城。

尽管李绍伦能力出众,但赵康对白城这些经过清洗的人仍心存顾虑。

若不留下一个最亲近的人在这里坐镇,他难以安心离开。

屋内的东西繁多,他收拾得格外仔细,因此进度颇慢。等他终于收拾停当,已是傍晚时分。

赵康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已逐渐昏暗。他随手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品尝。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赵康闻声回头,只见赵曦正静静地站在门口。他笑着回应:“你怎么也还没睡?”

赵曦走到桌前坐下,轻声说道:“没事干,就在这里等着你。”

赵康闻言笑道:“既然二姐你这么闲,以后不如就帮我看好白城如何?”

赵曦闻言,面色微微不悦。

她本就不喜欢这些繁琐事务,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她早已渴望回到龙城。

她嘟囔着嘴,有些气恼地说道:“我才不要呢。这里的事情不是都已经结束了嘛,我还留在这里干嘛?”

赵康自然了解自己二姐的脾气,他走到赵曦身旁,轻声劝道:“二姐,城内有人在议论我们不该将白城的人迁走。但你很清楚这些人对龙城发展的重要性。这件事我不得不做,也必须要做好。”

赵康望着屋外的月色,神色惆怅地继续说道:“二姐,帮帮我吧。白城也很重要,我需要有个人能帮我盯着这里。”

赵曦虽然仍有些不情愿,但看着赵康疲惫的脸庞和恳切的眼神,她心中的不满渐渐消散。这几日赵康几乎无眠,即便是身体经过系统奖励的强化,此时他脸上的眼窝也已微微凹陷,黑眼圈十分明显。

这让赵曦心疼不已。

作为姐姐,她终究无法拒绝弟弟的请求。于是她不耐烦地说道:“行了行了,我答应你就是了。但是你要答应我,以后你那里搞出什么新奇的玩意,第一时间要给我送一份!”

见姐姐答应下来,赵康顿时喜笑颜开:“别说一份,十份都可以啊!”

赵曦翻了个白眼,假装生气地说道:“行了,你这个人真是的。”

说罢,她转身走向门口。但即将离开时,她还是不放心地转过头来叮嘱道:“今晚早点睡,瞧你那眼睛。”

随后便转身离去。

赵康愣愣地站在原地,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走到铜镜前看了看自己疲惫的模样,不禁哑然一笑。

“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他自言自语道。

这一夜,赵康的睡眠格外踏实。

在经历了连日来的忙碌和高度紧张的思考之后,他终于能够放下一切重担,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当他的头轻轻挨着枕头,疲惫的身体仿佛得到了解放,立刻进入了深深的梦乡。

四周回荡着他平稳的鼾声,显示出他睡得多么沉稳。

这一夜,他甚至没有做梦,只是纯粹地沉浸在无梦的深度睡眠之中。

赵康实在是太累了。接连数日的算计、规划,让他的大脑几乎一刻不停地在运转。

这种高强度的思考对他的精力是极大的消耗,但他却从中找到了一种乐趣。

他享受于在复杂的局势中寻找出路,在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最终达成目标的过程。

尽管这种感觉让他疲惫不堪,但赵康却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