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杀

换源:

  刘渊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双拳紧握,他在想着破局之法。

龙城的火器确实厉害,这点他不得不承认,手底下的士兵还未接地,便倒成一片。

但是他很确信,所有武器都是有缺点的,赵康手底下的火器不可能是无敌的,一定会有他的缺点。

这么大的威力,这么远的射程,那么它就不可能一直这么射下去。

只要自己这边顶住,那么一定能等到这个机会。

到时候龙关的城墙可就和空了没什么区别。

他还在想着该如何消耗龙城的火器,但是周围的其他的将领的喧闹声打破了他的思考。

“刘统领,你快点拿个主意啊。”

“刘统领,难道你就要这样看着士兵死亡?”

“刘渊!你该不会是想要让我们和龙城相争,你坐翁收利吧!”

这些声音吵得刘渊无法思考。

他重重的拍了下桌子,咆哮道:“都给我闭嘴,现在立刻给我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战事已经打响,现在我才是最高指挥,若有异议者斩!”

刘渊的气势很足,一下就唬住了这些酒囊饭袋。

现在全军的调兵令牌全在刘渊手里,刘渊要杀他们还真没人可以阻止。

在众将离去后,刘渊沉着地向副官下达了命令:“传令全军,分批次减少进攻部队的数量,并命令工匠们加速赶制沙袋和大盾,为全军装备上。”

他的决定来自于短暂的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龙城的火器虽然威力巨大、射程远,但在穿透人体方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刘渊的这一策略调整不仅减少了进攻部队的伤亡,还能有效地消耗对方的弹药,显示出他作为沙场老将的睿智与果断。

战场上,赵康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联军的变化。

他们的进攻势头虽然减弱了,但变得更加稳健、有序,不再像起初那样猛烈而无序。

尸体划出的分界线逐渐从200米推进到了100米,越来越多的敌人装备了盾牌,他们三四人一组,举着带有沙袋加固的大盾,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

这个消息对赵康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之前可能有些轻视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智慧与韧性

然而,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他参与的战争有限,遇到如此顽强的敌人确实是第一次。

但赵康并未因此慌乱,他迅速调整策略。

林武立马下令,龙城军队有序后撤一段距离,将之前布设的雷区暴露出来。

当联军看到龙城军队后撤,士气一度有所回升,然而随之而来的爆炸声却再次将他们打回现实。

雷区的地雷和龙城的掷弹筒不断地收割着敌军的生命,同时也为龙城火器的保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和无法突破的防线,刘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即使他手下有六十万大军,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哪怕是把这附近的沙土树木都砍光,也难以走到龙关城下。

如今损失已经达到了八万之众,刘渊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撤退的事宜。

这场战争对于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一场无法胜利的战斗,他需要为剩下的士兵负责,为他们寻找一条生路。

他做出了让自己难以接受的决定,撤军。

他纵横沙场几十载,在南漠的沙与血中拼杀出来。

他刘渊不是没败过,也不是没有撤退过。

可如今这种情况是他第一次遇到,除去一开始面对的阻击部队外整个联军三十万人,没有斩获一名敌人,单方面的被人屠杀。

一天的时间就死了八万人,哪怕杀猪也没杀的这么快。

“太憋屈了,实在是太憋屈了!”刘渊愤恨地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挫败感。三十万大军,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这是他从未想过的结果。然而,现实残酷,他必须面对。现在还有二十余万人,如果再不撤退,恐怕连这些人都难以保全。

刘渊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向副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的声音无力,却坚定:“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命令迅速传达,大军开始迅速调整姿态,有序地向龙关外撤离。离开前,刘渊再一次望向龙城,眼中充满了不甘和遗憾。

城墙上的赵康看到联军开始撤退,立刻下令追击。龙城大军全面出动,数百辆越野车呼啸而出,紧追不舍。

刘渊见识过这些越野车的威力,他果断地安排一部分部队留下阻击,为大军的撤离争取时间。然而,就在他们艰难地撤离到龙关中部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

军队前进的前方突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连环的爆炸声响彻山谷,震撼人心。

在刘渊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孟佰盛率领的伏兵已经开始了猛烈的射击。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联军陷入了混乱,他们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然而,刘渊此刻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他只知道,必须尽快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竭尽全力地呼喊着:“全军不许退,继续向前突围!”

然而,在这混乱的局面下,他的指挥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军队中充斥着各种声音:哭喊声、嘶吼声、咒骂声,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

整个联军已经乱作一团,士兵们陷入了恐慌和无助之中。

前有孟佰盛率领的伏兵猛烈阻击,后有赵康指挥的龙城大军紧追不舍,在这狭窄的山谷之内,刘渊和他的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吾命亡矣。”刘渊心中充满了绝望,这是他此时最真实的想法。

这时,他的亲卫冲破重重混乱,来到刘渊身边,急切地说道:“还请将军迅速换装,带我们突围出去!”然而,刘渊仿佛没听见一般,只是痴痴地看着被屠戮的大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悲哀与绝望。

他并非没有听见亲卫的话,而是他已经彻底绝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能怎样突围呢?他看着四周混乱的场面,心中明白,这次战败已经成为定局,而他,作为联军的主将,也必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即使身处绝境,刘渊也并未完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