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的这一次突围,随着他的倒下彻底宣告失败。
他就这么的躺在了尸堆里面,周围全都是死去的同僚,他在里面如果不仔细看就同其他的尸体没什么区别。
龙关内,战斗也随着刘渊突围失败而结束,龙城方面开始清点损失打扫战场。
得益于强大的火力,龙城方面在最后只付出了十三人的死亡和七十二人的受伤便取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
落日的余晖泼洒在了战后的土地上,伴随着鲜血一同渗入了这片土地。
当龙城的士兵开始打扫战场,走近这成山的尸堆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在之前究竟做了什么。
残缺的尸体,四处流淌汇集起来成了溪流的血液,燃烧的尸块,恶臭的血腥味,在赤色的黄昏下就如同故事里的修罗炼狱一般。
不少人,哪怕是一些老兵在目睹了这一幕也开始恐惧、呕吐等等一系列的身体上不适的反应。
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即便是林武这种老将军,在目睹之后也感觉到了不适。
但终归是兵家,对此他也只能叹息一声,然后用沉默来安抚自己的内心。
赵康也是如此,若要说这场惨剧的编剧是谁,那他当仁不让。
他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也明白这么做意味着什么。
但这是斗争,是新旧之间的斗争,他不这么做那这把屠刀就会落在他的头上,会落在龙城百姓的头上。
“报告将军,刚刚打扫战场时俘获了一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赵康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那名前来报告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审核好身份,如果是有价值的就带过来见我,其余的就正常收编吧。”
赵康沉声说道,随后转身走进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
不久,一群衣衫褴褛、神情惶恐的俘虏被带到了赵康面前。
这些人都低着头,不敢面对赵康等人,人便是如此,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时,平日里哪怕再能巧言善辩的人此刻也说不出话。
赵康和林武等人,开始打量起眼前这些人,其中有些面孔林武很是熟悉,甚至有一些人在过去还和他当过同僚。
“你们之中,有谁愿意投降并宣誓效忠于龙城?”
赵康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威严与不容置疑。
俘虏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应答。
赵康微微一笑,向刘渊点头致意,“至于手抖不抖,说实话,没有。因为我很清楚我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他顿了一顿,目光环顾四周的俘虏,继续道:“战争,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不杀你们,你们就会来杀我,杀我的同袍,杀龙城的百姓。我并非喜欢杀戮,但为了保护我所珍视的一切,我别无选择。”
赵康的话让周围的俘虏都陷入了沉思,刘渊也沉默了片刻,然后才咬牙道:“赵康,你赢了,我无话可说。但你要明白,你今日所作所为,必将引起天下士人的愤怒。你或许能赢得一时的胜利,但你终将失去人心!”
“人心?”赵康轻笑一声,“刘将军,你错了。我从未想过要赢得所有人的人心,我只需要保护我的人民,保护我的龙城。至于那些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人,他们的人心,对我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那些被俘的士人,赵康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他明白,在这场斗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他并不期望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也不在意那些士人的评价。
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压迫、被欺压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不过是几十万人而已。”
这是赵康心中所想,也是他与那些士人心态上的不同。
这是刘渊永远无法明白的,更是大魏皇帝无法理解的。
他们虽然草菅人命,将普通人的生命视之无物,将大众当作财产,但是这些人却没有赵康这样的一颗野心。
赵康的心态确实与众不同,他能够为了大局而果断做出牺牲,这种决心和魄力在这个时代是罕见的。
他对于生命的看法,并非单纯地以数量来衡量,而是更注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在他看来,为了大业而死,无论是自己还是其他人,都是值得的。
与这个时代因为压迫而死去的人相比,赵康手上的鲜血确实显得稀少。
这并不是说他轻视生命,反之他更清楚,斗争可不是请客吃饭,牺牲与流血是必要的。
战场的打扫工作已近尾声,尸体被整齐地聚集起来,堆积如山,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令人不忍直视。
身穿古老战袍的尸体一具具地摆放在战场的一角,他们的面容静谧而安详,但又似乎带着一丝不甘,仿佛在梦中仍在为荣誉和信仰而战。
夜幕降临,灯光照亮了这片充满哀伤的战场。
孟佰盛站了出来,他负责组织起为这些死者进行安葬的仪式。
尽管其中许多人是敌人,但在孟佰盛看来,他们终究都是流着同样血脉的同胞。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仇恨与敌意似乎都被暂时搁置了。
无论是哪一方的人,他们都曾为了各自的信仰和荣誉而战,如今却共同躺在这片土地上。
在灯光的映照下,孟佰盛带领着众人开始了庄严的安葬仪式。
他们默默地将尸体摆放在木架之上,随后用火把点燃,整个过程肃穆而神圣,众人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送上最后的祝福。
与此同时,赵康独自一人坐在先前的帐篷里。
战争已经结束,现在是时候检查一下这场战争的收益了。
除去大量的铁器以外,总体来看,对于龙城来说,这场战争的物质收益其实并不算丰厚。
战争中消耗的枪支弹药数量惊人,让赵康不禁皱眉。
然而,赵康并不完全依赖这些物质收益。
这场战争更重要的是为龙城争取了生存的空间和时间,同时也为他的将西境其余十三城纳入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