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监察府建立

换源:

  事务府内部,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宽敞的大厅里,映照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里是整个长安府最为重要的地方之一,负责处理各种事务,因此也是最为繁忙的部门。

此刻,厅内摆放着数不清的书桌,每张书桌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书,有的已经泛黄,显然年代久远;有的崭新如洗,尚未开封。

而在这些书桌前,则坐着一群身着青袍的文书吏,他们或年轻或年老,但都神情专注,埋头于文书之中。

此时,他们正在忙碌地翻阅、记录着。

有的人手指快速翻动着书页,有的人则手持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般书写着什么。他们的交谈声、争吵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首独特的晨曲。

李双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忙碌的身影。

他看到有些人在阅读一些关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件,有些人则在整理和归档这些文件。还有些人在讨论如何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制定某项政策。

他不禁感叹,这里的官员们如此勤奋努力,实在令人钦佩。

与他在白城的经历不同,那里的官员们更注重儒雅和礼仪,每天都会举行朝会和宴会,而在这里的人们则显得更加务实和高效。

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做那些形式主义的事情,而是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这种风气让李双感到十分新鲜。

“李千户,你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双转身望去,只见赵康正微笑着向他走来。赵康一早便来到了事务府,为今日之事做起了准备。

“主公,我昨日甚是疲惫,请主公见谅。”李双有些歉意地说道。

赵康摆了摆手,表示并不介意:“无妨,你昨日刚到龙城,需要些时间适应。现在,让我们开始挑选人手吧。”

说着,他引领李双走向文书吏们的工作区域。

“这些都是他们整理出来的人员档案,你先看看有哪些合适的挑出来,到时候我去带你要人。”

李双闻言,拿起了案上的一份档案查阅起来。

【姓名:李虎】

【龙城,三岔区人士,现于龙城北城区新农村治安所担任纠察队队长。】

【.............】

这档案上,的信息不可谓不详细,基本上看一遍就能得知一个人的履历,从中推断出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主公,咱们这个监察府具体要多少人。”

李双看着档案向赵康问道。

“先招收千人吧,毕竟要对得起你这个千户的名号。”

赵康说得很随意,倒是让李双犯了难,他过往最多就管过几百人,现在就要管理千人,还要从招募开始。

心中抱怨归抱怨,但他干起活来却没停下。

毕竟是给自己招人,他还是很细心的,不消一会,几十人的档案就先被挑了出来。

赵康接过档案检查了一下,这几十人都是文书工作的。

“这些人的履历都是干文书的,适合监察府的工作嘛?”

“回主公,监察府任务范围较大,比起一线人员的数量,这些人才是关键”

听完李双的解释,赵康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想起以前在白城时,李绍伦和李双的配合默契,使得整个城市的管理井然有序。

现在,李双显然也想打造出一个高效的监察团队。

“好吧,既然你这么认为,那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办吧。”

赵康了解了其中路数也不再多嘴,专业的事是要交给专业的来干,至少现在不能出现外行指点内行的情况。

工作既然开展下去了,赵康也就离开了,走之前嘱咐了一下李双,让对方把东西准备好后就派人来通知自己。

龙城的大军还在前进,现在赵康要做的就是先把无线电还有火炮和机械化装备的生产线搞定。

好在这些东西除了无线电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工厂上进行生产,只是需要改变一下生产线就行。

唯独有些难办的就是无线电的制作。

这些东西他并不擅长,但是有人擅长啊。

赵康想到这里,赶忙从系统里取出图纸,跑回家中。

此时家中李岚月正在准备下午茶馆小学堂的教案,赵康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

“岚月!岚月!”赵康大声呼喊着,声音十分急躁。

李岚月听见和起身走出屋外:“夫君何事,怎么这么匆忙?”

见李岚月出来,赵康将手中的图纸展示给对方看。

“岚月,你看这个东西你能理解吗?”

李岚月接过图纸端详了起来。

“此物甚是复杂,夫君你能先和我说一说这是干什么的吗?”

闻言赵康开始解释道:“这东西叫做无线电,可以用来和千里之外的人通讯,只要双方都有这个东西就可以进行交流,这是个初版,只能传输一个信号出去,另一头也只能在同频率接收这一个信号。”

赵康继续解释,李岚月也大致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

随后李岚月用手指着图纸说道:“夫君的意思应该就是由这里产生信号,再由这里放大随后发射出去,随后再由这里接收是吗?”

看着李岚月的双手在图纸上指指点点,赵康也大致明白了这个设备的工作原理。

随后他快速地点头:“对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那我明白了。”随后李岚月顿了顿说道“只是我只了解其中道理,没这个能力制作。”

赵康笑着摆了摆手,表示没有关系,然后接着说:“不打紧,只要夫人能够理解我的想法就行了,接下来的事情都可以交给龙城的工匠们去做。不过,可能还是需要夫人去指导他们一下,毕竟这方面的事情只有您最懂行。”

李岚月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面露难色地说:“夫君,不是妾身故意推诿,实在是妾身离开后小学堂那边无人打理,妾身放心不下啊!”

赵康这才想起,自己竟然忘记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对李岚月说:“小学堂那边没关系的,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想必其中有些人已经具备了进入学院继续深造的能力。这段时间就让他们好好复习吧,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再开始大规模的招生工作。”

李岚月听了赵康的话,低下头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既然夫君自有安排和考虑,妾身也不好再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