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的夜雾浓稠如墨,孙武案头的油灯突然爆出灯花。他望着空荡的檀木匣,指尖还残留着抚摸羊皮纸时的粗粝感——珍藏十年的《孙子兵法》手稿,竟在守卫森严的将军府不翼而飞。
“报!亲卫撞开房门,甲胄上还沾着露水,西北角暗哨被人用银针封喉,墙上留有越国图腾!孙武起身时踢翻了青铜烛台,火光中,他瞥见窗棂缝隙里插着半片染血的竹叶,边缘呈锯齿状——那是越国细作惯用的标记。
书房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孙武提剑冲出门,却见三名侍卫倒在回廊下,喉间插着同样的银针。月光照亮其中一人紧握的拳头,展开后竟是半块刻着越字的玉珏。好狠的灭口手段。他冷笑一声,靴底碾过玉珏碎片,既然想要兵书,那便给你们。
三日后,吴国朝堂上,孙武当众呈上一卷崭新的竹简:此书乃臣近日所著,愿献于大王。竹简上字迹工整,记载着十面埋伏火攻水战等精妙兵法。吴王夫差抚掌大笑,却没注意到孙武袖中藏着的,是另一卷字迹潦草的残页——那才是真正手稿的片段。
消息很快传到越国。勾践摩挲着细作送来的兵书,突然将竹简掷于地:这书中所言虽妙,却少了几分孙武的狠辣!文种捡起竹简,目光落在围魏救赵的计谋上,瞳孔骤缩:大王,此计与三年前吴军破楚之策如出一辙,怕是...
当夜,越国细作再次潜入将军府。这次他们避开明哨,却在暗巷中撞见个醉醺醺的老兵。孙将军昨儿个喝多了,说什么真兵书早就烧成灰咯!老兵打着酒嗝,摇摇晃晃指向府中祠堂。细作对视一眼,翻墙而入,却不知那老兵腰间玉佩,正是孙武亲卫的信物。
祠堂内,檀香混着硫磺味扑面而来。细作们点亮火折子,照亮墙上悬挂的《孙子兵法》副本。领头之人正要伸手去取,忽听头顶传来锁链声响。抬头瞬间,数十个装满桐油的陶罐轰然坠落,火苗顺着引线蔓延,眨眼间将祠堂化作火海。
不好!中计了!细作们夺门而逃,却见孙武倚在门口,手中把玩着真正的手稿残页:你们以为偷走副本就能高枕无忧?他身后,亲卫们的强弩已对准出口,箭簇在火光中泛着幽蓝——那是淬了蛇毒的箭矢。
混乱中,一名细作突然抛出烟雾弹。待烟雾散尽,众人惊愕发现祠堂后的假山中,竟出现七个一模一样的密室入口。孙武望着假山,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这正是他根据兵书中虚实之道所设,每个密室都藏着不同版本的兵书,却又都暗藏致命机关。
越国细作逃回都城时,带回了七卷各不相同的兵法。勾践看着铺满大殿的竹简,眉头拧成死结:究竟哪一卷才是真的?范蠡捡起其中一卷,发现字里行间藏着若隐若现的血痕,凑近一闻,竟有姑苏城特有的桂花香——那是孙武书房常年焚烧的熏香味道。
而此刻,吴国将军府内,孙武正在残页上续写新的兵法。烛火摇曳间,他对着虚空轻声道:长卿啊长卿,这以假乱真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话音未落,亲卫送来密报:越国太子已亲自带队,朝吴国边境而来,马车上载着的,正是那七卷真假难辨的兵书。
孙武摩挲着残页边缘的齿痕,突然将笔狠狠掷在砚台里。墨汁飞溅间,他望向越国方向,眼中闪过寒芒——这场围绕兵书展开的博弈,最终将在战场上分出胜负。而那真正的《孙子兵法》,早已藏在比密室更隐秘的地方,只等合适的时机,给敌人致命一击......
越国太子带着七卷兵书究竟有何图谋?孙武真正的手稿藏在何处?这场真假难辨的兵书迷局,又将如何改写吴越争霸的局势?点击收藏,下一章为你揭开战场上的惊天反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