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生意拓展第一步

换源:

  在屋子修缮期间,苏晴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了解八桥镇,以便更好地把握当地市场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她带着仆人在镇上四处转悠,观察和了解当地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

苏晴首先到了八桥镇的商业区域漫步,她的目光锐利,细致地观察着每一家店铺的客流和商品。她注意到,尽管首饰店的顾客不多,但那些年轻女郎对首饰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她们的选择受到了经济条件的限制。

她走进了几家首饰店,与店主和顾客进行了交谈,了解到镇上的居民更倾向于购买实用且价格合理的饰品。苏晴意识到,她可以通过提供设计新颖、价格适中的绣品来吸引这些年轻女郎,同时也能为她们提供一种更高品质的选择。

苏晴还注意到店铺里面零星散放着一些用于节日和特殊场合的装饰品,这说明当地居民在这方面有着需求。她计划设计一系列适合节日佩戴的绣品,如节日头饰、胸针和挂饰等,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节日需求,也能提升她们的日常装扮。

等到苏晴离开商业区域,到达一街之隔的餐饮区域,她立马就发现食物在八桥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午时了,但各家餐馆和小吃摊前依然排着长队,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热情不减。

她想到,如果能够将绣品与当地的特色美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实用的物品,还能够增添餐桌上的文化氛围。苏晴计划设计一系列与当地风味相呼应的绣品,比如绣有当地特色图案的餐巾、桌布、甚至是餐具垫,这些绣品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于美食的享受,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苏晴还考虑到,可以通过举办烹饪课程或美食节活动,将绣品与美食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多的顾客。她可以与当地的餐馆合作,为他们提供定制的绣品,或者在节日庆典中推出限量版的绣品,以此来吸引顾客。

此外,苏晴还计划在她的绣品中融入更多的地方特色,比如使用当地特有的布料、颜色和图案,以此来吸引对本地文化感兴趣的顾客。她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她的绣品不仅能够成为实用的生活用品,还能够成为传播当地文化的载体。

苏晴决定采取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评估八桥镇的食店,以便找到最适合合作的店铺。她知道,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包括食物的口味、服务质量、店铺的环境、顾客的反馈以及店铺的地理位置等。

苏晴带着一众仆人,亲自品尝每家食店的招牌菜和特色小吃,从食物的新鲜度、口感、味道搭配以及创新程度进行隐秘的评分。

同样服务员的态度、响应速度以及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苏晴的关注重点。

甚至还有店铺的清洁程度、装修风格和整体氛围也在苏晴的考察范围内,没有出色的外在环境是不能吸引到顾客的,尤其是绣品作为一个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干净尤为重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八桥镇的食店,苏晴将仆人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确保能够覆盖镇上的大部分食店。她给仆人们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评估清单,要求他们记录下每家食店的详细信息。

第一组:负责考察镇中心的食店,这里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潜在客户最多的地方。他们关注食店的客流量、菜单的多样性以及食物的口味。

第二组:前往镇上的老街区,这里有许多传统的食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他们评估食店的传统特色和顾客的忠诚度。

第三组:探索镇上的新兴食店,这些食店可能提供创新的菜品和现代的就餐体验。他们考察食店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第四组:关注镇上的小吃摊和快餐店,这些地方虽然规模较小,但往往有着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性价比。他们评估小吃的受欢迎程度和潜在的合作机会。

在亲自进行评估并综合了大家的评价之后,苏晴发现最令他们满意的并不是八桥镇上最大的酒楼,而是一家位于镇子边缘、规模适中的小店。这家小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吸引了苏晴和她的仆人们的注意。

小店提供的菜肴都是当地传统的家常菜,口味地道,深受居民喜爱。店主注重食材的新鲜度,每天都会亲自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伙计态度亲切,对顾客的需求响应迅速,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店内装饰简洁而温馨,桌椅摆放得宜,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与镇上最大的酒楼相比,这家小店的价格更加亲民,性价比高。小店在居民中有良好的口碑,许多顾客都是回头客,这也证明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苏晴认为,这家小店的这些特点与她的绣品生意的理念非常契合。她希望能够与这样的商家合作,将绣品与美食相结合,为顾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

苏晴在工作间修缮完毕后,从客栈搬入了自己的新居。她并没有急于开始谈判,而是选择先静下心来,专注于设计工作。她知道,一个精心设计的绣品图案不仅能展示她的技艺,还能作为谈判的重要依据,增加合作的成功率。

在新居的工作间里,苏晴首先研究了小店的特色和顾客群体,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她希望通过绣品图案传达出小店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其次是收集各种与小店相关的元素,如当地的传统图案、特色食材、历史故事等,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之后苏晴绘制了一系列的草图,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绣品设计中。她不断试验和修改,直到找到最满意的设计方案。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后,苏晴传信家里拍一个技术不错的年轻绣娘来辅助完成绣品样品的制作。她精心挑选材料,用精湛的技艺将设计转化为实物。